顶点小说网 > 海国月明 > 六十三 三化

六十三 三化

小说:海国月明作者:狷夫不羁字数:2144更新时间 : 2020-03-27 10:00:00
  当然,此等好事怎会漏了露脸不多,实则极为重要的那位梅圃先生。

  吴由端身为道家子弟,虽不能被授予正式官职,郑鸣却也想得周到,索性聘请其担任总兵官幕僚,官名军机参谋,并许愿来日功成之后,为其专门建造修行道观一座,地址可在大明疆土范围内任意选取。

  让人大呼意外的却是匡步仁,此人与庄梦癫一样,无官无职,此时不过布衣之身,却因精通百家学说,更有收复南洋土著功绩,因此也被郑鸣招揽为幕僚,官名外事参谋,享受官派俸禄。

  便是那位人见人嫌的苟能也没被落下,郑鸣专门为其设置一个官职:纪检参谋。

  但这个纪检参谋地位实在不高,不仅低于前面两位参谋,而且比之各厢厢头还要低上一等,无权直接对他们的工作指手画脚,只能充当工作作风和履职尽责方面的监督。

  好在,郑鸣随后又加了一句,纪检参谋有权直接向兵民议事会汇报,这一点已让苟能足够喜出望外了!

  其实郑鸣这一招,完全是从老朱那里偷学而来,便如朱元璋特设监察御史与六科给事中,只授区区七品官职,却有权弹劾堂堂一品大员和皇亲贵胄,从而起到牵制作用,由此达成官场势力平衡。

  郑鸣无意玩弄权术,却也明白权力是最好的毒药,不受监督的权力必会反噬其主,因此才有了这个念想。

  将这套苦心设计出的分工和职位体系解读完毕之后,郑鸣又宣布将没有提到的文武官员薪俸,全部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两成,另外,普通工匠同样加薪一成。

  同时,郑鸣还许愿将尽快研究基于工作性质和职位等级的薪资体系,而且只会在今天宣布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绝对不会降低,并且保证薪俸自今日起,只以白米或白银形式发放,绝不拖欠。

  郑鸣此念并非只为邀买人心,反倒是对明朝官场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出的一个结论。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草根,早年更是饱受磨难,苦日子过惯了,因此登上皇位之后,便将勤俭节约和痛恨贪官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制定出一套饿不死人却也绝对长不了脸的俸禄制度,其重要特点有二:一是低,二是杂。

  至于官员薪俸低到何种地步?

  可以举个例子,朝廷一品大员每月薪俸不过白米87石,正四品的知府24石,到了正七品的知县那里,便只有区区7.5石白米,折合白银还不到二两白银。

  而宋代知县却是30两白银,清朝虽也不高,折合到月,却也有3.75两白银,除此之外,每月却也另有将近2石白米可领。

  由此可见,若在明朝做个只食朝廷俸禄的清官,果真就应了那句老话:驴粪蛋子表面光,脸是露了不少,却也真是遭罪!

  须知,中国古代,官为士族,各有排场,即便不用幕僚师爷,可也总要有一班管家仆役轿夫丫鬟之类的家仆伺候,方才能够体面应对,如海瑞那般穿着补丁衣服,自己扫地买菜的独行侠完全就是个异类。

  事出反常,必有灾殃。纵然朱元璋祭出剥皮萱草这等酷刑,贪官污吏却如田中野草一般,屡杀不绝,到了明朝中期以后,贪污受贿已如洪流滚滚,再难遏阻了!

  若是只是薪俸低点倒还罢了,明朝的薪俸还并不只以白米和白银发放,因为执行实物税制的关系,官员薪俸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收来大米发大米,收来杂粮发杂粮,甚而绢、麻、炭、盐、花椒、柴禾都能发得下来。

  于是每到月底年关,身穿便服沿街叫卖各类物资的大明官员屡见不鲜,几乎成了社会一景!

  若从历史进程角度看来,老朱同志的拍脑门决策初衷虽好,结果却是适得相反,反倒助长不少歪风邪气,并成为引发明朝猝然灭亡的原因之一。

  正是基于这个认识,郑鸣才敢一张口就为所有人上调一到两成的薪资,而且还承诺未来继续提高,就是因为原来的薪资水平实在是太低了!

  而这位洪总管连同他的那些祖先们又都是死脑筋,两百年来一直贯彻大明祖制,从未提高一丝一毫,以至肥了公仓,却苦了下面这些官员军匠,以至人浮于事,效率不高。

  郑鸣此举,不过是兼顾公平,并更好激发所有人的生产和战斗热情罢了,毕竟时不我待,郑鸣等不起,摇摇欲坠的大明朝更等不起!

  人人升官,个个加薪,如此一来,虽然仍有一些窃窃私语不时传出,但总体皆大欢喜,郑鸣觉得这一关算是过了!

  既有加薪升职,便要有更高的工作要求,于是郑鸣随后便将蓄谋已久的第二项决定当场宣布出来:确立未来的工作原则和指导方针。

  内容很简洁,只有九个字:实验化,标准化,模块化!简称三化。

  具体解释起来,实验化就是未来在技术研发方面,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实际试验,得到具体结果,再行评估。严禁拍脑袋,杜绝屁股决定脑袋,更不能无中生有,虚应故事!

  标准化,则是在具体开展工艺制作方面,必须对材质、工艺、工序进行同步记录,务求同一部件用料一致、尺寸无二、工序统一,从而确保质量!

  模块化,顾名思义,尽量多的在相似或有传承关系的船舶、枪械、车辆等方面,使用同一部件,提供通用度,从而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这三个在现代人看来十分易于理解的概念,对这群明末之人却是有些晦涩难懂,郑鸣本也不想多说,可作为眼下当务之急的几项科研工作与三化概念绝然脱不了干系,若是他们弄不明白,即便难关攻克,也难以形成延续和规模,工作效率更难长期高水平状态。

  于是郑鸣只得打起精神,将三个概念掰开了,揉碎了,一一详细讲解,直到口干舌燥之时,才算勉强灌输下去。

  当然,后续开展实际工作时,肯定还会有执行不到位和前后反复等问题出现,郑鸣一点都不奢望眼前这些人立刻就能接收这些四五百年后的生产理念,反而早就想好了后招。

  无非是一次次得耳提面命和不断督促,顺便跟收入职位挂钩就行,这些事都需在此后的具体工作中才能开展,于是会上一笔带过,暂不多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