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海国月明 > 七十二 软硬兼施

七十二 软硬兼施

小说:海国月明作者:狷夫不羁字数:2046更新时间 : 2020-03-31 18:00:00
  彼时,军舰已有明确分类,大翼如陵军之车,小翼如轻车,突冒为冲车,楼船高耸如山,桥船连接水陆,几如骠骑。

  其中提到的五类战船,便如古代之航母、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与登陆艇,一同构成吴国天下无敌的水师战力。

  再往下来,秦时有“巨舸”,隋代有“五牙”,唐朝“海鹘”劈波斩浪,宋代“飞虎”轮桡翻飞,及至南宋以下,又有闽越福船、西粤广船、浙船、沙船、鸟船之分,各有源流脉系,直至流传至三保公下西洋时,更是发扬光大。

  这番追根溯源,引经据典,将中国木船发展历史概而论之,直听得苏正源两眼发直,脑门上也不知不觉渗出一层冷汗。

  在苏正源的认识中,巡按钦差不过是些只懂道德文章和逢迎圣意的官宦书生,想来五谷难分、四体不勤,却又大多不懂装懂,处处喜欢指手画脚,令人厌烦,却又不敢得罪,一面一道奏章上报皇上,削官罢职事小,充军杀头也不在话下。

  可眼前这位似乎有些不同,只因这人口中所言无一不点在要害之处,且对舰船的所知所解比之自身还要系统全面,若是此人当初选择弃官为匠,成就远非自己可比。

  念及此处,苏正源忽然生出一丝后怕,心中不由暗想道:此人对造船有如此见识,若是自己不予配合,想来便会让眼前这个出身不正的公输舸取代了自己,真到那时,却是有些不好玩了!

  存了这个心思,苏正源的脸色渐渐舒展开来,一抹勉强挤出的笑意自嘴角泛出,见郑鸣已然闭口,正在喝茶,苏正源赶忙开口说道:“圣使……”

  “以后就叫郑会长!”郑鸣却是忽然插了一句。

  “是!郑……”苏正源忽觉有些别扭,“郑会长大人身居高位,日理万机,不想竟还对造船之事了如指掌,实在令小人感佩不已。”

  “哪里哪里,本镇不过只是个眼高手低的赵括罢了,若论造船实物,还要仰仗你们二位部长才行!”郑鸣照例谦虚一句。

  “本来,小人不过是个区区船匠,但有吩咐下来,小人只管照做就是,可是……”

  苏正源看向郑鸣一眼,见郑鸣不动声色,也便接着说道:“可是若依郑……郑会长会上所言,真要对固有船型大动干戈,却是有些难了。”

  “何处为难,苏部长不妨明言。”郑鸣目视苏正源。

  “难处有三!一无样范,无法依葫芦画瓢,即便强行造出,想来也是一个怪胎;二无细部尺寸,若是只以郑会长之言,不免会有偏差;这三嘛……”

  苏正源犹豫片刻,方才说道:“这第三条最是要命,那便是从无这等造船的规矩,郑会长既然熟知造船史纲,必也明白凡是造船,必是师徒相承,口口相传,若依郑会长说法,要将所有尺寸注上,再行画而成图,却是从无这等道理。小人不过想到说到,若有言语唐突,还望郑会长海涵!”

  这番话虽然说得客气,实则句句都有反驳之意,郑鸣自然能够听得出来,而且眼下不过就事论事,有些不同意见也算正常。

  “苏部长所说句句属实,也颇有一番道理,本镇又怎会怪罪。”

  沉吟片刻之后,郑鸣方才开口,“只是,万事万物皆有源头,且问苏部长,隋朝杨素创制五牙楼船之念从何而来?东晋卢循发明八槽舰又师从何人?你可知晓?”

  苏正源未曾想到郑鸣会有此问,一时无解,只得如实回答:“不知!”

  “漫说苏部长不知,便是本镇甚而杨素卢循这两位造船大家也未必晓得,可这船舶布局复杂,总不会凭空而来。”

  郑鸣见苏正源点头,于是接着说道:“若依本镇推测,想来是这二位本就通晓古卷,平日又博览众船,恰逢一个机缘巧合,忽然心动,就此大胆尝试,又经反复验证修改,这才有了五牙楼船与流传至今并也用于福船上的水密舱结构,古人尚有如此魄力勇于尝试,何况身为今人之你我?”

  郑鸣见苏正源目色迷离,不由再补一句:“据本镇所知,福船源头可以上溯至闽地古越人造船技术,随后又吸收三国时吴国舰船优点,至宋朝又集揽全国各地船匠于福泉二州,最终定成福船规制,由此可见,福船自来便是博采众长,代代改进,为何到了今日便又动不得了?”

  苏正源嘴巴张了几张,最后却是无法挤出一字。

  “船工精髓,匠作机巧,固然师徒代代相授,不传外人,可要究其根源,此等经验成法无不出自官办船厂,并非一二人之力能为,既是如此,也当用以报效国家,岂能又因一人荣辱得失而守口如瓶?”

  见苏正源无言以对,郑鸣索性继续往下说去,“更何况,你们都是国家供养的军匠,为国效劳须是责无旁贷,而且本镇并非不知利害的昏官,事成之日,自会论功行赏,不会亏了哪个!”

  说这话时,郑鸣脸色已转严肃,苏正源个性执拗虽然不假,却也晓得厉害,于是不敢再说,只是与公输舸先后站起,各自低头拱手,以示遵命。

  好话坏话都有说过,又在会上为他们提了身份,加了薪俸,郑鸣也便不再多说废话,接下来的两天里,又与公输舸讨论些新舰细节之类的话题。

  谈及船帆样式之时,郑鸣又让周全去把帆缆事业部部长阮密一起请来。

  三人对公输舸提出的船侧翼帆详加论证一番,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可行!

  随后,郑鸣又将西洋横式软帆的材料和大致制作方法讲解一番,特别那些控制船帆的绳索过于复杂,潜军从未采用过。

  郑鸣生怕他们不懂装懂,于是将静索、动索、支帆索、帆椼、帆眼、百折环这些概念,连同他们的构造功能一一讲解出来,同时又对滑轮绞车的融合应用加以强调。

  阮密听完这番事无巨细的论述讲解,便与公输舸一样反应,误以为郑鸣必是一位造船大家后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