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海国月明 > 一二四 信鸽

一二四 信鸽

小说:海国月明作者:狷夫不羁字数:2058更新时间 : 2020-04-26 18:00:00
  将鸡与蛋的先后关系捋清之后,郑鸣打算先去找瞿大通和陶老焉聊聊,毕竟,要造玻璃,首先要有原料才行。

  玻璃需要的原料不多,石英砂、石灰、长石和天然苏打,即便如此,还是要靠瞿大通才能解决。

  原料齐备之后,便是工艺和火候的问题了,郑鸣此前恰好看过一份古法烧制玻璃的工艺资料,虽然说得有些含糊,但有陶老焉这位烧制陶瓷的高手在,无非是失败几次和时间长短的问题,郑鸣对此很有信心!

  可还不等出门,樊言众已然找上门来,手里还提着一个竹篾编成的笼子和一个早已钉好的木制小屋。

  不必樊言众开口,郑鸣便知信鸽已然练成了!

  果然,将布帘拉开,笼里装的便是第一对练成的信鸽,樊言众此次前来,便是先来为信鸽安家,令其熟悉环境,然后再将两只信鸽分别带往船湾和炮山。

  如此一来,郑鸣但有需要,只需挑出一只,飞往炮山或船湾送信,不需一刻,便可送到,效率提高百倍不止。

  郑鸣听完介绍,立时选定位置,就让周全与樊言众一起动手,在自己寝室窗外的屋檐下搭起一处鸽舍,令其在此安家。

  周全得令,赶忙搬来梯子,又将木楔铁钉连同锤头一起招来,与樊言众一起动手,将鸽舍钉在屋檐下面。

  一待安装完毕,樊言众打开鸽笼,将那对鸽子放入,关上小门,又将盛放水米的小碗放入进去,然后嘱咐周全,这几日千万不要开门,好让这对信鸽安顿下来,将此处认作自己的家。

  三天之后,樊言众自会再来,带着相应信鸽分别前往船湾和炮山落脚处,再待三天之后,郑鸣就可用信鸽与两处联络了。

  忙完之后,樊言众就要告辞,郑鸣却还有话要说,于是两人相跟着一起走入议事厅中。

  郑鸣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安排下一步工作,总结起来无非三点:

  第一步,尽快为船湾、炮山、海军千户所和陆军千户所配备信鸽,首批各处均需至少配备两只,用以信息来往,基本做到三地重要节点信息畅通;

  下一步,还要为自己继续增加信鸽,因为郑鸣需要第一时间联系到所有兵民议事会成员和各事业部部长,另外还有科技院中的庄梦癫和舰船事业部的副部长公输舸。

  如此算来,至少还要为自己增加十六只信鸽,鸽舍也需按需扩大;同时,也要为这些重要被联络人至少没人配备一对。

  第三步,远景目标应考虑信鸽上船,用以保证海陆通讯和传播信息尽快获取,因此信鸽驯养规模可以进一步扩大,至少建立三百只信鸽的常备规模,但有需要,随时便可增加配备。

  樊言众驯养禽兽虽是一把好手,却是不曾想过还有如此用场,尤其是听到需要的数量之时,樊言众还是被惊呆了!

  但樊言众怎会明白郑鸣的想法,本时空中,无线电技术远未发明,平时送信无非是通过驿站连接与快马接力,便是只以直线距离计算,在理论状态下,以最快的八百里加急军报,从北京飞驰南京也要三天三夜才行。

  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每五六十里就要设置一处驿站,同时不断换用新马,换下的马匹,一经停下,大多要一命呜呼了!

  但山河阻隔,道路崎岖,即便是官办驿道也是多有弯折,马匹更是有优有劣,能够每日跑到五百里已是极限,因此这段道路实则总要耗费五六日才可到达,为此付出的代价更是十分巨大。

  有明一代,为了维持信息畅通,竟在全国开设了1936个驿站,驿道总长高达143700里,服务驿站的人员更是高达三万多人,耗费资财无数。

  更为可怕的是,最终攻入北京城,逼迫崇祯帝上吊的李自成,就是一名被迫下岗的驿卒,下岗原因更是可笑:朝廷无力负担工资了!

  可军情似火,又容不得半点耽搁,既然传统情报传递陷入两难,郑鸣便索性想起了这种更加原始的点对点方式,信鸽传书!

  当然,这种方式并非无人采用,只是驯养信鸽十分不易,非得选好合适鸽种,并能保持代代稳定繁衍,同时还要通晓鸽子习性,付出极大精力精心驯驭方可,这两点缺一不可。

  好在天遂人愿,潜军之中正有樊言众这等精通禽言兽语的稀缺人才,郑鸣本是心存侥幸,只是随口一提,不料却被洪度年满口应承下来。

  命令再下到樊言众那里,此人果真拿出看家本事,在原有几对只供耍玩的信鸽基础上孵化训练,最终得以投入使用。

  虽然还未看到效果,但郑鸣分明便能从这位畜牧事业部部长的脸上看出一分自信。

  欣慰之余,郑鸣却又不得不狠下心来,为樊言众再压一压担子,只因眼前百废待兴,时不我待,每个人都必须拿出百分二百的努力,才能搭得上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

  樊言众虽然暂时无法明白这位钦差大人此举深意,却是任劳任怨,来者不拒,一愣之后,便痛痛快快得答应了下来!

  送走了樊言众后,日头已然偏西,郑鸣便带起周全出门,去寻瞿大通商量一下寻找玻璃原料的事。

  只是去到采矿事业部时,却被告知,瞿大通那日从军政委员回来,第二天便带了几个手下出门,寻找用以制造合金的矿脉去了。

  无奈何,郑鸣只得悻悻回头,顺着原路折返回来。

  一路上,袅袅炊烟带着各种鱼肉饭食的香气从各处徐徐升起,耳边不时传来零零星星的爆竹声,田间少了辛苦耕种的农夫,街巷里却多了不少攒动的人影,个个喜气洋洋,人人面带和气,更有好事之人早为自家孩子换上新做的衣服。

  郑鸣忽然发现,这风下之地的婆罗洲上虽然不见寒冷雪意,过年的气息却是渐聚渐浓,丝毫不比故国家乡少去多少,想来这年节也是一种不愿割舍的纽带。

  正因远隔重洋,他们才越发郑重,格外认真,从而小心维系着,生恐断裂,以免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