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汉末称雄 > 第二十七章 医 学 暑

第二十七章 医 学 暑

小说:汉末称雄作者:枝愧字数:3012更新时间 : 2021-01-26 05:31:32
刘和一家母慈子孝自不必提,第二日一早,刘和就去找许褚和许定两兄弟,带他们先去拜见了荀彧,并让荀彧在幽州和冀州贴招兵告示,这次刘和准备一次性到位招募五万士卒。

        刘和决定取其中精壮五千人,为中护军,专职刘和及麾下各位文臣武将及其家人的护卫工作,虽然他们都有家仆护院,但刘和还是想着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没看徐庶的下场啊。另一方面也不是没有监视的意思,你要是想投敌家人还要不要了。

        再以鲜于银为主将,许定、王门为副将,从鲜于辅的士卒里抽五千人出来为教官,对剩余的四万五千人进行为期半年的新兵训练。

        刘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鲜于银和鲜于辅的士卒已经熟悉了新的训练方式,而王门和许定毕竟新来的,对新的训练方式还不熟悉。而经过太史慈和鲜于辅的实验得知,用新的方式训练出来的士卒,再进行战阵训练要比原来效果好。

        不过这都是规划,现在士卒还没影呢,刘和让鲜于银带着王门和许定先把五千老兵挑出来准备着。

        刘和也替鲜于辅感到不公平,他回来的时候从鲜于辅那筛选走了三千精锐,这次又从他那选走了五千老兵,留下来的还能有多好。

        但是没办法,谁叫只有他这二万五千人老兵能用呢,大不了新兵训练完成后,和鲜于辅的士卒先合并,再重新分配吧。

        刘和又问荀彧他需要的地选的怎么样了,荀彧告诉他地块都选好了,现在正在动员百姓搬迁,大概需要三日时间。

        正好刘和也需要时间仔细构思一下自己的计划,于是让许褚自由活动,自己回书房去进行详细规划,经过三天的思量之后,大致的章程是有了,至于适不适合,自己细节方面等做了再说吧。

        第四天刘和来到官府时,荀彧告知需要的地都安置好了,可以立马使用或改建,于是刘和让人先召集八名医者前来,并通知十六位农户和十四位匠人等候随时召唤。

        等八位医者来了后,刘和先是一阵寒暄,这八位的资料刘和早看过了,都是各郡名望最高的医者,虽然没有华佗、张仲景那么有才,但一般的病还是能治好的,这八人所学也很杂,外科、内科、妇科、产科等等都会,这也没办法,时代的局限性,医者就必须要是全能的。

        然后刘和带领他们和荀彧以及书记官来到位于城中的空置庄园,刘和站在门前道:“这一片我让文若先生单独划了出来,我要在这里设置医学暑,你们八位就是这医学暑的第一批人员。”

        “我先和各位简单说一下医学暑是干什么的,首先我要让这里成为整个幽州最好的治病地点,诸位都是各郡医者中名望最高的人,我相信医术也不会低到哪去。”对于医术这八人还是自信的。

        刘和继续道:“其次我要让这里成为整个幽州最好的医术传承地,所以医学暑的作用归根结底分两类,治病以及传授学生。”

        “那和我们自己在家治病教学生有什么不同,仅仅是把所有人才都集合在这里吗?”八人中有人疑惑的道。

        刘和道:“我想请问各位医者,学医什么最重要。”

        “当然是经验最重要。”

        “说的没错,那是一人经验多还是两人一起的经验多呢。”

        八人迟疑了一下道:“应是两人的经验多。”

        “对了,我设医学暑,召集你们八位最好的医者在此,你们可以互相探讨经验,我相信你们看病的方法以及遇到的病症都会有不同,我需要的就是你们能一起探讨,只有探讨才能让你们的医术更高明,而不是闭门造车。”

        “少君所言在理。”

        “我让你们在此为人治病,互相探讨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那还有什么原因。”这些人也是给面子。立马就搭上了话茬。

        刘和道:“最重要的就是传承,我相信诸位学医应该都读过皇帝内经、难经、神农百草经、脉书、针书、诊脉法等名医大家的典籍。”

        “没错,这些都是我们学医之人所需要读的典籍。”

        “那么除了这些经典典籍以外还有没有医学典籍了呢。”

        “那自然是有的。”

        “但为什么只有这些传于世,而其他的却鲜为人知呢。”

        “有些都是师传徒或家传子。”

        “如果其中断了一代呢,这些典籍还会存在吗。”

        “那自然是不存在的了。”

        “没错,都不存在了,以前的名医大家能把他们的经验写成典籍传于后世,而有些敝帚自珍的,只能遗失在历史中。所以我立这医学暑就是要打破医学的传承方式。”

        这就有点有点骇人了,天地君亲师可不是开玩笑的,他们都在想刘和这是想干嘛。于是他们试探着问道:“这以后不再是师传徒了?”

        刘和道:“当然不是,没有老师何来的学生,我只是要打破原来一家独传的方式,当然了你们可以理解为亲传和记名。”

        众人还是懵懵懂懂的,刘和道:“医术传承我把他分两部分,其一是典籍传承,所以农学署中每一次给病人治病必须记录下病人病症,引起的原由,如何治好的,以及诊治的日期。之后再由专人按病症不同进行整理入册,去除其中重复的,这样后人就可按病症查看前人的治疗方法。”

        “如此的话,岂不是以后病人只要按书抓药就行了。”

        “这位医者着像了,你们看病也是经验丰富的,我都知道很多病症看起来相同,实际差异很大,记录只是给后人参考的,让后人省点力气,就和你们师承一定会有药方,但那药方在你们实际治疗中一层不变吗。”

        “那当然不是,还是要根据病症不同增减药材的。”

        “这不就得了,我也只是想留个记录给后世,让他们在遇到疑难杂症无法解决的时候,能有个地方有本书能给他们灵感。”

        八位医者都沉默不语了,这也是好事。

        刘和接着道:“接下来再说第二点,教授学徒不再是原来各自收徒授徒,我将在幽州统一招募学生入医学暑跟随各位学习,各位把他们当记名弟子一样群体教学,对于其中优秀者可以收为亲传弟子专门教学,但这些亲传弟子还是需要参加平常开设的教学课程。”

        “如此的话,不是会有一批医术不精者被我们培养出来。”

        “话是如此没错,但是如今天下有多少医者,有多少百姓,你们能看的过来吗?”

        “这我们自然是看不过来的。”

        “所以这些你们所谓的学艺不精者能不能看一些普通病症,而疑难病是不是可以找你们这些名医诊治,而那些所谓学艺不精者随着经验的积累会不会医术也越来越好。”

        “少君说的没错。”

        “那好,大概的你们应该都明白了,接下来我说的你们注意了,医学暑从今天开始建立,医学暑最高长官为医学令,暂不设置,其下设医学丞两人,现任命李承为第一位医学丞,再之下设医学博士,你们其余几位都是博士,归属李承管理,博士之下设助教,助教下设医师,医师下设医学徒。”

        刘和看着书记官都记录了,再接着道:“现在只有你们八位,我将让文若先生发布诏令,在全郡招收医学徒,暂定男学徒一百二十人,女学徒二十人。”

        “少君还要招募女学徒?”

        “没错,怎么,女人不能学医,妇科病你们也会但你们知道妇科病的感受吗,若是女子避讳你们能确切的诊治吗。”

        “自是不能。”

        “所以我召女学徒,为的就是女子生病可以不用避讳。就这么决定了,也希望你们能用心教授。”

        刘和敢招募女子也是因为汉朝没有后代那么保守,但女子天生处于弱势地位是事实,要不然班超的妹妹班昭也不会写出女诫来了。

        而刘和也不想搞什么男女平等,要知道这还是农耕社会,搞男女平等别说男的不愿意,女的都能骂死他,你让女的参政她们会很高兴,但你让她们去耕田试试。不过一些优待刘和还是可以给的,别搞的明朝满清时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刘和接着道:“学徒招收年龄定于八岁,学习期定八年,由官府提供食宿,每年二个月假期回家探亲,八年学满后考评,合格者升医师,其中一部分优秀的可以继续留下学习并负责教授新学员,有俸禄,其他的可以回家,博士从医师中选取亲传弟子升为助教,而助教升博士由现有博士全体投票。这就是一整个医学署的体系,当然学年满的医学徒遣送回家。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荀彧道:“这样的话,以后怎么收徒。”

        刘和道:“以后每三年招一次学徒,而前期的博士数量不够,我们还会继续举孝廉扩充博士的规模。”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