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汉末称雄 > 第五十四章 税 制 改 革

第五十四章 税 制 改 革

小说:汉末称雄作者:枝愧字数:3007更新时间 : 2021-02-20 10:16:01
望远镜的事刘和留了足够长的时间给这些工匠,以这时候的方士万物皆可炼丹的精神,透明玻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弄出来了。

        这都是后话,八月份与九月份又进入了农忙时节,今年的农忙就没那么紧张了,冬季不种植作物了,但是官府还是很忙的,因为刘和预测蝗灾的发生,让冀州都种植的大豆,百姓不能以大豆为主食啊,需要和官府更换小麦。

        这又是一个大工程,加上杜畿和许定征伐并州与青州,粮草的准备,这也是刘和选在秋收后发兵的原因,这时候百姓都有空闲了,何况押运粮草都是刘和出粮,百姓还能给家里省点口粮。

        刘和库存还有三千八百万石粮食,够两百多万人一年的消耗了,刘和算了算百姓家中的口粮,发现百姓两餐吃饱每人每天至少需要消耗大约一点五斤的纯粮食,要知道刘和手下的士卒一日三餐消耗的都是两点五斤纯粮食。

        原本种植了冬小麦的百姓家中还好点,冀州今年打下来的郡县百姓这一季收获后,去除留的一成种子,一成五税收后,人均每天只有一点二斤的粮食,这怎么够。

        刘和找到荀彧,直接说道:“文若先生,我算了下冀州百姓的口粮,我们是不是能把今年得到的领地免掉三年税收。”

        荀彧沉思了会道:“如果要免除他们的税收的话,我们粮草的容错率会变低的。”

        刘和道:“我看我们的粮草储存不是还有三千八百万石吗,今年秋后原本的税收还有八百万石,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吧。”

        “主君是否想过运河还有五十万人需要一年的粮食和春秋两季的种子,主君麾下士卒还有近三十五万人,运送粮草至少需要十五万人,这些数字还在增长中,而主君用兵青州和并州,到时候百姓的粮食和税收呢,还有境内的水利道路房屋修建,小学的铺设,都是消耗,到明年秋收主君能剩余的粮草估计不超过两千万石,而且免了冀州百姓的税收,以后青州和并州的肯定也要免。如果再出现去年那样的灾害呢,主君别忘了蝗灾可还没有消失。”

        刘和一想也是,消耗太大,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实行呢,草原经过去年的旱灾也损耗很大,需要几年才能恢复元气,自己现在想从他们身上薅点羊毛也困难。

        而且刘和麾下文武官员都还拿着低保呢,不论是以后升官还是封侯都要有相匹配的薪酬制度啊,那个消耗可不小,至少占税收的一成到两成。

        刘和道:“那先生以为我们当如何,不能让百姓饿着肚子啊。”

        荀彧道:“这在短期内是免不了的,我们可以取个折中的法子。”

        “如何折中。”

        荀彧道:“我们目前不能不收税,但也不用收那么多,第一年收半成,保证各郡县官方的消耗,第二年收一成,第三年收一成五,这样百姓也能缓和过来,而半成税对于百姓来讲不过大半个月的口粮。”

        刘和道:“大半个月也不少了,已经能饿死人了。”

        荀彧道:“这一点我也清楚,所以我准备推出新的税制,准备等完善后再报给主君定夺呢。”

        “什么样的税制。”

        “我准备实行租庸调的制度。”

        刘和一脸懵逼,这不是唐朝才出来的嘛,以前历史曹魏不就只有租调制嘛,这难道就是蝴蝶效应开始了。

        就听荀彧道:“以后租按丁收,每丁收粮食一石五斗;庸以后代替劳役制度,以布、麻、棉或粮食代替,交纳足够的物资就可以不用服劳役;而调则是按户收,每户每年交纳布、棉、麻、丝绸等,至于具体的数量还在计算中。”

        刘和很是好奇的道:“租调制我能明白,这个以庸代役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荀彧道:“这还要归功与主君,主君修改了兵役制度为招募制,甚至还有粮饷可以拿,免去了百姓的兵役,我就想着兵役可以免,那么力役呢,可不可以让百姓出钱,官府花钱请人,我大概计算了一下,发现花钱请人比让百姓服役有利的多。”

        刘和道:“如何有利的多。”

        “原本百姓一年要服役一个月,路程花费不说,主要还有耽误农时,如今我们从百姓头上抽庸,请人常年服役,劳役有人做了,服役的人也能养活家人,最主要的是可以根据工程多少增减人员。”

        “那这些常年服役人员就靠服役养家吗,如果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剩余的人怎么办呢。”

        “这点主君不用忧心,他们家的田地本还在,除非他自己把田地卖了。”

        刘和道:“这才是我所担心的,现今天下百姓为什么吃不饱,除了天灾以外还有田地的丢失。先生也知道我要动士族,根本原因不只是他们威胁了皇权,还威胁到了百姓的生存,先生难道看不出来。”

        荀彧有点紧张了,他本也是士族的人,他也心系天下苍生,但涉及到士族的时候还是免不了眼界的局限和长期以来的习惯。士族豢养家仆,圈禁土地,早已是惯例了。

        刘和作为后世人知道,每逢天下动荡都不只是天灾的问题,还有土地兼并的问题,这才是根源,打地主、分田地可不是口号,而是普通百姓的生存根本。

        刘和知道自己没那能力解决根源上的问题,除非杂交水稻能弄出来,粮食不再是制约,那时候百姓至少活着没问题,至于活的好不好另说。

        荀彧说道:“是我疏忽了,还请主君恕罪。”

        刘和道:“我知道先生对百姓之心,也知道先生没有私心,只是先生免不了出生士族的影响,也没能跳出士族的圈子,我们的眼界需要放的高一点,宽广一点,这样才能不被迷惑。”

        “多谢主君教诲,在下谨记,我回头对租庸调制再调整一下,看是否不允许田地买卖。”

        “光是不允许买卖治标不治本,我有一个设想,你参考一下。”

        “主君请说。”

        “如今的冀州幽州灾民安置都是官府分配田地,以后在各地实行均田制,百姓之田地由官府授予,分为永业田和官田,每丁及冠时授予,官田在百姓暮年时官府收回。”

        “如此一代代的传承下去,百姓手中的永业田不是越来越多了吗。”

        “没错,所以加入规定,百姓手中田产超过百亩者不再授田。”

        “如此的话也没办法杜绝士族豪门兼并土地啊,还是要禁止买卖才行。”

        “禁止买卖也治标不治本,我们不禁止,官田到期收回不用管,永业田官方定价回收,若是民间买卖,就按官方价三成抽税,另外五年内田地荒废三年就官府收回,不论是官田还是永业田。”

        “这样有两个弊端,其一是百姓等着官方授田,不愿开垦荒地;其二是士族豪门会抵制。”

        “第一点好办,因为官府授田不可能授足百亩,他们要想田地变多,就需要开垦荒地。而第二点士族豪门抵制是肯定的,这也就是现在这个乱世,我们可以实行,他们要是敢添乱,我不介意学曹阿瞒举起屠刀。”

        荀彧听的颇为欣慰,刘和已经不再一味的妇人之仁了,曹操手底下的人能听他号令屠杀徐州百姓,刘和麾下的这些将领难道就不会听刘和的屠了士族吗。

        至于士族联合其他诸侯反抗,除非天下诸侯联合起来,再说真把刘和逼急了他真的有可能会直接引入鲜卑乌桓直接南下,那时候就是鱼死网破了,谁也讨不了好,只是这不是荀彧和刘和想看到的。

        刘和继续道:“趁着这次税制改革,对士族的其他权利也要动一动了。”

        “主君准备如何动。”

        “士族隐匿的人口太多了,我冀州幽州现今七百万人口,士族起码隐匿有五十万人口,就说我府上家仆都有几百人了,这些可都是税收。”

        荀彧皱眉道:“主君准备清查士族隐匿的人口,这恐怕有点难。”

        “我们换一个方式,把家仆合法化,所有家仆必须在官府登记造册,签订身契,凡是签订了身契的都属于户主的仆从,需要遵循户主命令,私自逃跑的可以报官府,官府协同缉拿。”

        “如此的话,成为仆从的不是永远失去了自由也失去了自主。”

        “这一点特权还是要给的,要不然士族岂不是要拼个鱼死网破。而官府也可以成立牙行,牙行的作用是介绍仆从的买卖,从中抽取税金,契约全部在官府的见证下签订。仆从也可以赎身,但是要付出两倍的卖价才可以。”

        “主君这是想给士族一点甜头从而普查人口啊。”

        “是的,为了确保士族不再隐瞒不报,以后没登记在册的家仆全部按贩卖人口算,按大汉律,贩卖人口处以极刑。”

        “主君这一刀下去恐怕不少人要人头落地啊,毕竟心存侥幸的人太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