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无名之人乱世道 > 三十四 西陵遭遇

三十四 西陵遭遇

小说:无名之人乱世道作者:穆法沙字数:3309更新时间 : 2020-05-28 20:37:09
  
“嘭”的一声,一座两层房屋的二楼窗户被撞开,一个持着破甲矛的瘦高身影从窗口一跃而下,急急往转角的街巷逃去。“这人我亲自来。”莲止住想要追赶的手下们,一解手上皮绳:“占风,去!”身旁白狼便如风一般追了上去。
人的速度再快,面对狼的追逐还是吃力,持矛人在占风的紧追下疯狂地窜逃在城里的大街小巷中,闪进一条窄巷后,终于感到力歇,逃不动了。回头去看,却见占风也不再追赶,只是堵在了巷子口。正在奇怪,就听见脑后一声:“跑不动了,就玩玩吧。”应声看去,一个扛着七尺长刀,披天蓝锦袍的人出现在了窄巷前头口子。
“你们是何人?为何追杀我?”持矛人一端破甲矛摆起了架势。
“隐门‘酉组’首领飞霞是吧?没什么为何,你这面相,命短。”莲轻蔑地笑着,将长刀缓缓拔出,刀鞘丢在脚边,双手握刀,也端起了架势:“此刀名为‘文春’,乃江东名匠锻造的***。窄巷之中,你我皆用的骑战兵器,也不算我欺负你。”
窄巷面展两步半,长兵器在这狭小的空间里非常受牵制,破甲矛虽然更长,但多以刺技为主,较之以斩技为主,更需开阔空间的***,反倒受的牵制更小。眼前的举刀人主动置身劣势必然有诈!飞霞冷笑一声:“怎么?想与你的畜生两头夹击?”“对你还犯不着。”莲吹了声口哨,占风应声望他奔跑几步,从飞霞头顶一跃而过,回到了莲的身后。
没了后顾之忧,只听飞霞喝一声:“那就怪不得我了!”手里破甲矛似青龙出洞,银光闪闪的矛尖挟着明晃晃的杀意就向莲刺将过来!好个莲,直面破甲矛,不躲不闪,双手举刀过顶,瞅准时机,大喝一声:“威马暴杀!”文春刀似一道天雷径直劈下!刀刃正接矛尖,霹雳之势劈得纯铁的破甲矛从中纵向裂开,在飞霞手中炸成两半!一招定了高下,飞霞也不含糊,丢下兵器转身就逃!刚跑到巷子口却急忙刹了脚步,小心谨慎地退了回来。
隔着飞霞,莲望那头一瞧,原来是一个身着丁香紫袍的美少年领着十几个人逼近了过来。这美少年不是别人,正是打算来剿灭《辰四》名册上西陵“辰组”人员的孟山。莲与他是不认得的,但对于有人敢来打扰自己玩乐的兴致很是不悦,遂冲孟山嚷道:“小子,滚一边去,这人是我的!”
飞霞在孟山眼里不过一个“辰组”分支的小头目,让谁杀都是杀,孟山并不纠结这个,但莲出言不逊叫他很是不爽,又见他只一人一狼,也是不怵,不仅不让,反倒是领着手下一步一步逼近了过来:“一个街头混蛋也敢对老子大呼小叫?该滚的是你,滚慢了,老子连你的头一并拧下来!”“想玩人多啊?”莲不屑地一笑,轻轻拍了拍占风,白狼甚是灵性,当即仰天长嚎。须臾,巷子里传来一阵嘈杂且急促的脚步声,等孟山再看时,不仅莲的身后多出了几十人,他们一伙人的身后也被几十人堵了退路!
孟山见此情景大惊失色,心知不妙,望手下急呼一声:“撤!”领着一伙人转身就往身后去突围,本是夹在中间进退两难的飞霞也跟着他们混了上去!本还忧心事情闹得不够大,来了送上门的机会,莲岂肯放过?一声施令:“上!”两头围堵的手下蜂拥挤进了窄巷……
莲没有想到,孟山此次带来的皆是校事府训练有素的府卫,不是他手下这群江湖混混能比。他本是在一旁看着好戏,却发现,一番混战,自己手下虽然仗着人多杀了孟山六、七人,却也被孟山那伙人杀了近二十人!等他打算出手时,孟山一伙已经突围了出去,连本是囊中物的飞霞也不见了踪影。
光天化日之下大肆杀戮自然免不了惊动衙门,才放走了孟山,又迎来了一群捕掾和衙役。这群当差的一见窄巷里横七竖八倒着二十多具尸体,个个震惊,慌忙拔出刀剑,瑟瑟发抖地指着对面那群人数比他们多出数倍的凶恶之徒。面对这群战战兢兢的捕掾、衙役,莲倒是一点不慌,从怀里摸出一个沉甸甸的锦袋,直往他们一抛,黄灿灿的碎金块在窄巷猩红的地面上洒了一片,闪闪金光被些许红晕点缀过后更是色泽诱人。
这群捕掾、衙役一年才拿几个俸禄,怕是此生都不曾摸过金子,此刻见到这一地财富,个个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面面相觑。莲混世久矣,知道这群当差的在顾忌什么,遂往自己身后指了指,笑道:“贼人往那边逃了,落下了这些东西,应该是什么线索。”当差的里面有那明事理的,只听人群中有一人回道:“谢大侠告知。兄弟们,收拾了线索追贼人去!”话音方落,这群当差的便争先恐后地扑了过来,趴在地上疯狂地收拾起了“线索”。
莲大笑着与手下大摇大摆地从俯身收拾“线索”的人群中穿过,他笑得猖狂,笑得放肆,笑得目空一切……
孟山在西陵这一遭,吃了瘪,折了人,于当前意气风发的他来说很是败坏心情,遂一出西陵便使了人去查探那个操吴郡口音,带着白狼,敢与自己叫嚣的大胆狂徒到底是何身份。“再叫老子遇到,看老子怎么弄死你!”孟山在心里恨恨念道,骑上快马,望襄阳而去……
从宜城出发的运粮车队已近襄阳,果如阿丘所料,蔡琰遣了“丑组”先去摸一摸粮食的数量。阿丘的几个手下“不辱使命”,多少辆车,每辆车上多少石粮,点得是清清楚楚。看着手下传回的信报上“共计两千石”的字样,阿丘瞪大了眼睛,心里掂量了又掂量,决定搞波大的!遂操起笔写了一封“到粮一千两百石”的信报使人给蔡琰送了去。
大约也是阿丘这伙人一连几天虔诚祈祷的缘故,这几天真就出的是大暖阳。襄阳的气温骤然升高,沔水的冰冻虽未完全化开,但已不影响船只行驶。这不,离给蔡琰送去信报还不到一个时辰,阿丘便得到了东营调集了三艘五百石载船的消息。一切如他所料,简直神机妙算,如此,他最少可以偷走五百石粮食,这可比他之前预料的要多得多!
算算路程,运粮队明日上午便可抵达襄阳,午时之前便能交付完毕,下午粮食便可上船。过了明天,自己也是腰缠万贯的大富豪了,再也不必过这种偷鸡摸狗的日子了!想到这里,阿丘喜不自胜,迫不及待指使着手下去安排沔水船只的事宜……
次日,若非亲眼所见,蔡琰也不敢相信马良运来的粮食足有两千石。昨日得到“共计一千两百石”的信报,他便匆匆列好了军需册,又请蔡瑁下了军令,说是收粮一千两百石,军需两千石,还缺八百石,让马良正旦之前凑齐数目,否则拿他是问。按蔡琰的打算,马良正旦之前再运来八百石粮食绝无可能,只于此列个罪目加在他身上,至于是否拿他,又或者是否杀他,都可以随事制宜,至少拿着他这个可大可小的把柄,管他是否真的投诚了曹操,日后行事也断然不敢放肆。如今,这不多不少,刚好两千石的粮食进了襄阳城,那纸军令可谓废纸一张了,临时改令也太过毕露,实在有失他蔡家士族大家的风范。到底还是荆襄名门,即便心意未遂,也不至于在钱财上与人为难,蔡琰补足了金锭,照此前马良来信所言,差人与他送至了南城门。
诚如阿丘所料,临时再从东营调船太过麻烦,押运的官军见到沔水泊着许多的民船果然征用。三艘载船也不敢满载,各载了四百五十石粮食,征的二十条民船各载了三十余石,总算是将两千石粮食从襄阳城中装载到了沔水之上。
一艘载船打头,两艘押后,又每艘民船上一个押船的士兵,引着二十条民船徐徐离了泊岸。船队行至沔水中间,打头的载船正在引着横向排列的民船组成纵队,趁着押后的载船还未跟进上来,二十条民船的船夫齐刷刷亮出刀刃,突袭杀了押船的兵,齐调头西北,拼命地摇着桨,逆水而上!状况有异,两岸士兵急得大呼小叫,却也是鞭长莫及。等到三艘载船调过头来,那二十条民船已是扬长而去……
简直太过顺利,未过多时,那三艘载船已被甩得不见了影子。阿丘一伙在各自的船尾卖力地摇着桨,隔船相互吆喝着,喊叫着,欢呼着,甚至还不忘嘲笑两岸追着他们跑的骑兵们。他们兴奋不已,任凭喧闹的声音在烟波江上尽情回荡,只恨这冰冷的水流妨碍了他们早就等不及想要提前举行的欢庆仪式!
船过隆中,两岸的陡峭拦了河岸的道路,岸上的骑兵无法再追,只得眼睁睁看着船队越行越远,最终在眼帘中消失……船队继续逆水往上,行过多时,终于见着了一处码头。阿丘得意洋洋,踩上船头与船队高喊一声:“兄弟们,到了!靠岸!”水面上又响起一阵疯狂地欢呼,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六百五十石也是不少,二、三十个人累得满头大汗才将船上粮食尽数搬上码头。还未及喘息,就听得一阵山呼海啸,抬眼一看,一队兵马冲将过来,将码头围了个水泄不通!阿丘一伙惊慌失措,慌忙弃了粮食跳上船只。岂料,一看水上,上游方向早已被拦了跨河的栏栅,再一看下游方向,那三艘本已不见了踪影的载船不知何时已经跟了上来,将他们封了去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