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君轻 > 第33章 开业:事业起步

第33章 开业:事业起步

小说:君轻作者:吹牛请打草稿字数:2808更新时间 : 2020-03-09 21:38:25
  小店面积不大,装修很简洁整齐。因为是以卖外带的熟食的为主的,为保持卫生,蒸笼后面的铺子里顾客是不能进去的。当门的不是柜台,而是并排的三个大蒸笼,里面装满热气腾腾的馒头。

  三面靠墙的木质货架,左边放的是一筐筐用白色纱布盖着的冷馒头。左边的架子上是各类素馅烙饼。

  正中间靠墙的货架上摆的就是小店的主打----挂面。

  在开业前两天,赵大富照着京城时的方法,安排洪盛顺着镇子街道扯着嗓子一遍遍宣传蓝氏杂粮铺:蓝家的杂货铺主营各类馒头面食以及能长期储藏的挂面,开业头三天上门购买还享受八折优惠。

  这种不一样的宣传方式,让镇上的居民对这家似乎不大一样的包子店充满好奇心,开业当天纷纷围过来凑热闹。

  这一看,发现还真是和别的包子店不一样,他们只卖馒头和那个什么挂面,只外带。各种混合面的馒头非常便宜,才三文钱一个,就算是小麦精面做的白馒头也就五文个。而且店铺非常干净,小二和掌柜都穿着白色的围裙,显得纤尘不染。

  那种叫挂面的干面条,据说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能储存一个月,价格也不算贵,小麦面条三十文钱一斤,其他杂粮面二十文一斤。自己做的话,市面上一斤小麦面就是十八文呢。

  怀着好奇心,不少人掏出一文两文买个热馒头尝味道,有些则是花两三文给家里的小孩带。这种东西,村里人是不会天天做的,但是价格不贵的情况下,还是有人愿意时常给家里小孩买几个。

  “掌柜的,你家这面条真能放一个月不坏吗?不会发霉吧!”一个主妇样子的妇人提着菜篮子上前来问话。

  赵大富瞬间有了自己在京城铺子里,每天迎来送往的那种感觉。深吸一口气,找准感觉,热情有礼的给这位顾客解答:

  “大姐,你放心,只要别放在潮湿的地方,像我们这种干燥的货架上,是能放那么久的。但是这一斤两斤的东西,谁家放得过一个月不是!也不需要拿出去晒太阳,一晒反而会失了味不好吃了!”

  那妇人听说能放,还挺心动的,又接着问:“那这个好煮熟吗?”

  赵大富回答她:“好煮,之比家里自己做的手擀面多煮一小会儿就行。实在不行,你就挑一颗试试,喜欢硬一点还是软一点,一试就知道了!而且这挂面可比手擀面经煮呢,一般不容易煮成坨!”

  ……

  那妇人犹犹豫豫考虑半天,实在抵不住今天八折售卖的诱惑,一咬牙说:“那给我来一点试试,精面的,那个三合面馒头也拿二十个!”

  赵大富赶紧使眼色给洪丰,让他装馒头。自己则笑眯眯的问那妇人:“大姐,我们的面条都是称好的,有半斤一把的、一斤一把的、五斤一把的,请问你是要多少的呢?”

  “那就一斤的吧!”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纷纷一斤半斤的买挂面,但这东西多数还是镇上的居民在买,还有细面馒头也是镇上的买的多。村里人多数是卖杂面馒头,还都是一个两个的拿。

  一天下来,各类挂面总共卖掉五十斤,三框杂粮馒头和一筐细面馒头。

  晚上关了门,赵大富带着两个小伙计盘点,还好昨天来的时候带了两百斤挂面,和十框冷馒头,这三天的开业期能撑过去。他现在还不敢完全把铺子丢给这俩新人,所以无法回村取货。

  赵大富想了想问洪丰:“你家哥俩会赶车吗?”

  洪丰洪盛只差两岁,洪丰十六,洪盛十四。能被选中跟着蓝家管家做事,那是全家都开心,也很谨慎,哥俩都很认真的在学习。现在赵掌柜问话,想了想才回答:“我会赶牛车,每次跟洪二爷爷来镇上,他都会让我赶一段路。马车没试过!”

  赵大富点点头说:“那下次回去我教你,得有人随时赶着车来回取货不是。”

  这边蓝轻言天不亮就起来送赵大富和两个小二出门,然后一天都是惦着的,担心没有人买、甚至怕连围观的人都没有。又苦于没办法知道第一手的消息,更帮不了他们任何忙,因为至少得过了三天的促销期,赵大富才会回来。

  京城小超市开业的时候,她知道自己肯定能成功,所以一点都没惦记,毕竟京城百姓的购买力,可不是这偏僻小镇百姓能比的。而且小超市里买的大多是居民日常生活用品。这个小铺子卖的是熟食,真不一定有人舍得买,毕竟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在家也能做的。

  她已经快六个月了,虽然穿着宽松的衣裙,还是明显看得出前面圆溜溜的大肚子。今天穿的是水蓝色云锦苏绣芙蓉褙子,下身的裙子是月色八福群,要在院子里的时候,肖嬷嬷还给加了一件薄款米色滚毛边蝙蝠纹披风。

  此时她就把披风拉拢,掩着肚子,站在厨房门口跟洪嫂子几个说话:“嫂子,明天先停一天,这段时间赶制出来的面条差不多有一千斤了,暂时应该是够了的。毕竟要做多少,还是得以他们那边的销量来定。”

  洪嫂子几个也没多问,反正她们的月钱是固定的,来不来都不会少。只是也在心里默默的想,一定要生意兴隆,不然店关了,这么好的活计不就丢了。

  小山娘一边擦洗那个发酵用的大缸一边说:“蓝夫人,这面条肯定好卖,别说宽裕点的人家,就是我都想买点回去放着,有时候忙起来,能节省不少做饭的时间呢!”

  刘家儿媳妇叫翠桃,都叫她翠二嫂,从性格上看,根本不像刘家人,她说话习惯慢慢的,一字一句的说:“是啊夫人,婆婆还让我带五斤回去呢!”她还有后面的话没说出来,那就是:蓝家开业头三天不是打八折吗,多买点,省得以后买贵!

  “没问题,都是乡亲,以后村里买我家的东西都按八折算,不限时间!”蓝轻言开业打折的事,村里人都知道,是她故意让洪权媳妇传出去的。

  “真的?!蓝夫人能来咱村,那是我们天大的运气!就说那火炕,我家前天开始烧起来了,我婆婆整天呆上面,巴不得活都要拿上去做。”洪嫂子觉得蓝轻言就是上天派来帮村里人的仙女娘娘,不过她内涵的意思谁都没听懂而已。

  说起炕,蓝轻言也觉得挺自豪的,这是她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据说不止大山村,才短短十多天,已经有好几个村把床全换成炕了!

  “可惜你们的房子是老屋,不然再把地暖做起来,更暖和,脚踩地上都是热的!就是有一点得注意,屋里烧起火炕后,记得在屋里多放两盆水,不然会很干燥,嘴唇都会烧起壳!”蓝轻言突然想起干燥这个事,这恐怕是火炕唯一的缺点,睡久了,不但嘴唇会干,连身上的皮肤都会变苍白干燥。

  几个妇人纷纷在心里记下这条,都想着等下回去得赶紧弄几盆水放屋里去。

  直到天开始暗下来,小山娘她们才收完厨房准备回去。因为还不知道销量,所以暂时用的是宅子里的厨房,等那边情况稳定后,就准备在蓝家宅子边上建一座作坊。

  那块地是洪村长二叔年轻时候开出来的旱地,每年种些玉米之类的,因为太靠近林子,总是被野物偷走一大半。听说蓝轻言要买,也没加价,就按二等地算,每亩五两银子卖给她了。

  不止刘家媳妇翠二嫂带了五斤高粱挂面,连小山娘都拿了一斤。她白天要在蓝家做事,只有午饭的时候蓝轻言给她半个时辰的时间回去。有了这面条,能省很多时间,做完饭还能再打理一下自己的菜地。

  小山的奶奶已经不用再躺着了,蓝轻言让剑萍去看过,老人家根本就没什么。是家里太穷,她总把吃的悄悄留给小山和她娘,硬生生把自己饿垮了,还饿出严重的胃病。现在小山娘有活做,家里吃的也不缺了,养一段时间,就慢慢好起来了。

  家里只有她和小山,有时候还能做点不出力的事:比如去菜地里拔野草,往炉灶里添柴火,给小山热点热水之类的。

  就是因为她好起来了,小山娘才会这么放心丢下家里来做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