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君轻 > 第34章 大火:建作坊、面试

第34章 大火:建作坊、面试

小说:君轻作者:吹牛请打草稿字数:2902更新时间 : 2020-03-09 21:39:37
  蓝家杂粮铺开业的第二天,他家的挂面火了!

  头一天买回去的人煮来一尝,那味道,又劲道又香软,还特别经煮,一小把面条能煮出一大碗来。

  赶紧通知亲朋友好友,这么好的东西,趁现在打折多买点。特别是镇上的居民,反正都是卖粮吃,这做好的东西价格还贵不了多少,不多买点怎么舍得。

  所以第二天赵大富一打开门,就被排在外面等着的人惊到了:“这……你们?!!”

  “掌柜的,你才开门啊,我们是来买你家挂面的!”

  “是呀掌柜的,怎么你一个做生意的,起得还没我们买东西的早啊!哈哈哈!”

  “掌柜别啰嗦了,赶紧给我拿二十斤荞麦面、二十斤玉米面,对了,还要十斤细面的!”

  ……

  一早上时间,赵大富就是在懵逼状态下把剩下的一百五十斤挂面全卖了个空。后面还有几个排队没得到的,有点急了,错过打折的机会,就得原价买呢:

  “掌柜的,你怎么办事的,不是说前三天都有打折吗?这才一天半不到,你就告诉我没了!不是坑人吗?”

  “是呀掌柜的,你不讲信用,以后怎么做生意!”

  赵大富只得连忙安抚:“各位别急,我们刚开业,不知道生意会如何,所以带来的挂面只有二百斤,但是你们放心,我这就回家取,明早一定有足够的挂面随便你们买!”

  “真的假的,可别忽悠人!”

  “我们排一早上了你告诉我明天来,明天来你不会又说没了吧!”

  “不讲信用以后谁还给你买东西,包子谁家不会做!”

  人就是这样,一旦知道哪里有便宜又实用的商品,不吃不喝都要来抢一些回去,不然总觉得自己亏了。现在就是这样,这些人大清早来排队,现在没了,就算安抚也是抱有怨言的。

  赵大富客客气气的继续道歉:“各位实在抱歉,就如这位大哥所说,我们买的都是家里能做的,所以是真都不敢一次拿来太多!不过这面条我们家里还有存货,你们放心,我现在就赶车回去取,明早就能给你们上足货!”

  赵大富匆匆交代洪丰洪盛哥俩好好看店,晚上记得把门扛好。就在一群人的包围下挤出去,到大点那个店铺后院,赶出车直奔大山村而去。

  到村里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住在院门口的肖留听到马车声,从门缝里看清楚是他,一边开门一边朝家木的屋子喊:“家木,快出来,赵大哥回来了!去告诉夫人他们!”

  蓝轻言此时正在灯下看一本史书,这是当时带出来唯二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是大荆地域志。

  肖嬷嬷、于公公等人也都在花厅里,各自做着手里的事。一般情况下,他们晚饭后收拾完都会聚到花厅,一起做事聊天,直到戌时末才会各自去休息。

  于公公和灵霜剑萍三个耳力好的,早就听到有马车驶来的声音了,悄悄警惕起来。直到家木推开二门进来,于公公才放松下来起身出去看,这高度紧张的一刻,除了三个会武的人,其他人一丝端倪都没感觉到。

  家木见于公公在门口就说:“于大哥,赵大哥回来了!”

  灵霜是第一个做出反应的,她听是赵大,起来就往外跑,看得肖嬷嬷直摇头!

  蓝轻言倒是有点意外,这开业的第二天,按道理赵大富不会回来!肖嬷嬷也起身迎出去,花嬷嬷则喊连翘点着支蜡烛一起去了厨房,赵大富现在到家,就是晌午左右就上路的,肯定没吃东西。

  不大一会儿,赵大富就和灵霜一起进来了。他已经把身上带着寒气的外袍换成干净的常服,毕竟蓝轻言有孕,都很注意这些。

  蓝轻言坐直身子,指了靠前的一个位子给他坐下,问:“赵大,你怎么回来了,是铺子的问题吗?”

  赵大富连诗文递上去的茶都没来得及喝,先跟蓝轻言解释:“夫人莫慌,不是坏事!是挂面今天一早上被抢光了,这不,没买到的都闹着呢。我只能把铺子丢给那俩小的,赶回来取货!”

  这个消息,可把屋里的人高兴坏了,他们带去的挂面有两百斤呢,才一天半时间就买光了,关键还有人没买到正急着呢!

  蓝轻言也笑了,提着的心总算放下来,这下还愁什么,只等着赚钱吧!虽说过了开业期销量不会天天那么大,但至少挂面算是被认可了,细水长流的生意可比火爆几天的长久。想想她问赵大富:

  “那你这次准备带多少去?”

  赵大富略沉思片刻,抬头问蓝轻言:“夫人,我们现在有多少存货?”

  “连还挂在架子上的,一千斤!”

  赵大富通过这一天半的观察,发现他们其实算是做了一个还不错的生意,这些东西价格便宜味道好、又顶饿,是正正规规的粮食,连出门做苦力的人都愿意花一两文买来吃。就信心满满的说:“那……除了没干的,我全部带走。以后我每隔三天回来一次。馒头按照每天每样五框的量来做,特别是杂面馒头,销量比想象的还好,许多人都愿意买几个回去哄孩子!”

  这个量现在还能维持,不过无法有更多的存货。觉得还是得赶紧把作坊建起来:“可以,花嬷嬷已经去做吃的了,灵霜你陪赵大去吃完回去休息,明天还要早起呢!这边装车的事,于谦会带着家木他们来做。”

  赵大也不推辞,赶了一天的车,肚子早饿得前胸贴后背的了。出门时太急,根本就忘了带着个馒头。

  因为销量好,原本让洪嫂子她们休息的计划也落空了,第二天家木就去挨家通知人来。并跟洪村长说了,请他帮忙找原来建宅子的陈师傅来建作坊,村里愿意来做工的也报个名,价格还是不变,但是包子点心没有了。

  听说蓝家的作坊要开工了,村里男人们又有了活做,个个挣着去报名,生怕晚了就不要人了。其实蓝轻言还真没打算限额,人越多她的作坊越能快点建立起来。

  作坊建好后,就要用到很多人,所以村里人其实也很希望作坊快点建起来,更希望蓝家能选上自己。

  陈师傅接了活,也不拖拉,带着徒弟就跟着来了。安排人上山砍木材、去镇上拉砖块、丈量、打基、砌墙,蓝家宅子附近又热闹起来。

  这次是建作坊,就没有上次那么精细,不过出于面条加工的需要,作坊里还是建了地暖,发酵和晾干都会快许多,节省时间。

  作坊格局是带有一个大后院的四合院,三排房子分了三个工种。正房一排三间,是专门用来制作挂面的加工间。左面是两个间大通间,是仓库,用来堆货物,一间放面粉一间存挂面。右边的两间厢房是砌了大灶的厨房,专门用来加工馒头等熟食的。后院是一排排架子,晾晒面条用的。

  作坊建设速度很快,招人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请村长通知村里人,蓝家要二十个长工,除了现在用着的三个,还差十七个,全部只要女性。想来的先去洪村长哪里登个记,三天后在她家院前的空地上当场选人!原则上,就算再优秀,每家也只会要一个人!

  要招这么多人,村里人可就不淡定了,摩拳擦掌等着去试试,倒是再没人敢埋怨什么了,包括刘家,都老老实实去找村长登记。

  选人当天,是个有太阳的好天气,非常暖和,村里能做活的大姑娘小媳妇都来了。这时候蓝轻言才发现,原来村里这么多媳妇闺女啊!看来就算是在乡下,人们也不大愿意女眷出门。

  外围还有没报名的人围着看,都是报名的媳妇姑娘们的家人孩子,不远处工地上干活的男人们也停下手里的活,伸长脖子往这边看。

  肖嬷嬷和灵霜坐在桌子前,整理好面前的笔墨纸砚,灵霜就扯开嗓门大声说:“现在,念到名字的上前来!”

  灵霜拿着哪张写得满满的纸开始念:“洪秀兰!”

  村里的女人们都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而且面对的还是肖嬷嬷这种威严、犀利的大嬷嬷。但一想到过了这关,就会有一个稳定的活儿做,还能拿比男人多的月例银子,个个是卯足了劲的专挑自己最擅长的事说。

  半个时辰后,所有人都过了一遍,肖嬷嬷拿起记着笔记的纸去跟坐在院门口看的蓝轻言商量。

  最终共同挑出十七个年纪较轻,身强力壮,行为说话比较沉稳的,穿衣打扮干净的姑娘媳妇聘为长工。

  肖嬷嬷把单子拿出去,递给灵霜念出选中的人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