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清]娘娘负责躺赢 > 51、日历

51、日历

小说:[清]娘娘负责躺赢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6-28 16:38:45
自打请安时,  武氏叫宋嘉书迎头发作一回,接下来的日子都十分安静。

        每日请安的时候都是闭口不言,唯有一双细长的眼睛,  时常委委屈屈的看着宋嘉书。但只要宋嘉书的目光略微落在她附近,武氏都立刻像一只受惊的白兔一样,  低下头吃茶。

        这给耿氏气的,  转头就念叨:“瞧她,故意做出怕的了不得的模样,跟咱们欺负了她似的!”

        除了日常请安做委屈脸,武氏私下里也往东大院去求见了几回,送了些布头去,说是年侧福晋出身好,哪里认得许多贫苦人,  倒是她家世低微,  母家左邻右舍有些贫寒之人。

        年氏起初不怎么理会武氏,连着她送去的布,也不肯给儿子用。

        年氏只信自己人,  于是让寿嬷嬷亲自去下头庄子上收布头,只要那种贫苦但多子之家健壮的男孩穿过的衣裳。等收全,整理干净布料,  做好了百衲衣、百衲被,  已经是一个月过去了。

        不知是不是民间传说管用,自打六阿哥穿上了百衲衣,还真是睡的安稳了许多,也不动辄啼哭了。

        年氏为了儿子,对武氏态度就好了许多,武氏来求见三回,  她还是能见一回的。

        不过武氏想让年氏把四爷分给她,那是纯做梦。

        --

        而宋嘉书忙的,另有其事。

        过了二月二龙抬头后,四爷就把弘历弘昼的哈哈珠子召进了府里。

        他也吸取了当年给弘时选伴读的经验教训:当时四爷一片慈父情怀,想着弘时跟弟弟们年岁差的大,只怕寂寞,就弄了两个出身颇高的孩子来给弘时做伴读,想着他也有个伴儿。

        谁料到二世祖们会了面,居然学的都眼高于顶起来。在弘时伴读们的眼里,除了三阿哥,格格所出的年幼的四阿哥五阿哥都不必太在意。

        弘时让他们打弟弟的太监,他们就敢动手。

        于是四爷这回弄进来的,不是笔帖式的儿子,就是骁骑校的儿子,阿玛的官职不过六七品,孩子入了王府自然有些惧怕,就会老实些。

        弘历的两个伴读,一个洪鄂氏,一

        个索尔济氏,虽家里没有出息的子弟,但也都是镶白旗下的满洲老姓。

        能被雍亲王府选中,做阿哥伴读,对他们两家来说也是意外之喜。

        因两个人也都是十岁左右的男孩了,除了初入府邸时来给宋嘉书见了一回礼,别的时候就再也没来过后院。

        宋嘉书也只是在往前院送点心、炭火等日用之物时,都不忘多送两份。

        “到底还是有了伴读好。”耿氏都在凝心院都放了个自己的针线笸箩,此时边做荷包边对宋嘉书道:“眼见得弘历弘昼就长大了,少了许多孩子气。”

        宋嘉书点头:身边有了自己的伴读,自己的人,心态就跟原来截然不同了。

        耿氏笑容跟心情一样灿烂:“昨儿弘历回来说没说?爷准备以后出门带上他们两个了——可见长大的好处,从前爷只肯带着弘时的。”

        四爷日后出门,走亲访友肯带着弘历弘昼,就是给了让弘历弘昼出现在宗亲勋贵眼前的机会。

        况且由四爷亲自带着,也让人知道,这雍亲王府,除了准备娶亲的三阿哥弘时,还有两个得雍亲王看重的小阿哥。

        耿氏自然心花怒放。

        一时手里的针线都放下了,开始畅想美好未来:“这会子带他们出去见客,等再过一两年,他们就可以独自出门替爷办事了。再早早定一门亲事,哎呀,你我就可以做婆婆享福啦。”

        宋嘉书:……孩子们才八岁好不好。

        耿氏很是美了一会儿,然后才想起八卦来:“瞧我这脑子,居然忘了正事。三阿哥要成婚了。”

        宋嘉书疑惑:“不是钦天监算了日子,过了今年中秋才大婚吗?”

        耿氏摇头:“不是迎娶正妻董鄂氏,是先纳妾。”

        大清在皇子婚俗上实在奇葩,也被很多汉人不齿——正妻没进门前,经常先弄两个侍妾服侍,更甚至于让侧福晋这种有品级的先进门。导致正福晋进门的时候,爷们可能心上有人不说,最惨的是膝下还已经有儿有女。可谓是一进门就是开启困难模式,这新娘就真是新娘了——进门直接给庶子当娘。

        这在汉人看来,完

        全是乱了嫡庶尊卑。

        可康熙爷的儿子们,个顶个都是这么过来的。福晋进门前,李氏和宋氏就都在了。

        只是这个例子在皇孙身上少见些——康熙爷孙子太多,按照物以稀为贵的原理反推,孙子们就不如何金贵了。宗室滚雪球一样壮大起来,都嗷嗷待哺等着康熙爷发媳妇,所以在孙子辈上,康熙爷往往只指一个正福晋,很看得上眼的孙子,才会给他再从秀女里划拉个侧室。

        于是宋嘉书奇道:“宫里没给指妾室吧。”康熙爷对弘时不是另眼相看,而是根本还没怎么用眼看过。

        “不是宫里指的,是李侧福晋的亲眷。李侧福晋的阿玛的亲妹妹嫁了镶蓝旗钟家,这回三阿哥要娶的侧室就是李侧福晋姑妈的儿子钟达的次女。”

        宋嘉书在脑子里很绕了一回这个亲戚关系:“姑表亲?爷答应了?”

        耿氏耸耸鼻子:“三阿哥自己就是没品级的,这妾室自然也是如此,有什么可不答应的?”她还交代了下自己的消息来源:“这是上午福晋让我去审清明的祭品单子时我听到的,李侧福晋已经求了爷,福晋也不爱管,说是到时候在前后院各摆几桌酒就是了。”

        宋嘉书继续分拣茶叶:“也是,咱们顶多出一份见面礼,别的也不碍着。”

        她边听耿氏说话,边分茶。

        她的小库房里如今有许多茶叶,除了份例里的,福晋和四爷处也常给新茶好茶。一年到头喝不完,越攒越多。

        普洱红茶之类的倒是不怕放,可惜绿茶花茶,又没有个冰箱冰库的存着,翻过一年,味道就大不如前了。

        宋嘉书准备挑出一部分来做枕头芯子,许多干透了的碎叶就收在透气的棉布包里,正好可以除潮。

        耿氏说完弘时纳妾之事,宋嘉书除了让白宁提前准备一对喜鹊登梅的金簪,别的也没往心里去。

        倒是弘历回来还特意说起了这件事。

        --

        男孩子发育一向较女孩子晚些,如今弘历还是张有点圆的包子脸,赭红色的常服映的脸上也红扑扑的。

        他用这张包子脸叹气:“额娘,三哥很

        不喜欢要进门的妾室。”

        彼时府里倒是传开了过了四月初九三阿哥的侧室就要进门的消息,但弘历居然连弘时不喜欢这个侧室都知道。

        宋嘉书对儿子道:“弘历啊,虽说如今你有了自己的伴读,又添了两个年长些的太监,多了属于自己的心腹人可支使。但你在前院住着,不要让他们总出去打听消息,你阿玛忌讳着呢。”

        弘历摇头:“额娘放心,不是我打听的,是三哥捉住我强逼我听的。”弘历脸上还多了些被胁迫的悲壮。

        宋嘉书:……

        听弘历细说,原来弘时为人真有些天真之处。

        起初宫里将董鄂氏指婚给他的时候,弘时一听说自家岳父累任尚书,还是满洲八大姓的出身,弘时就觉得面上十分有光,兴高采烈。见了两个弟弟虽不说挺腰腆肚,但下巴也比平日抬高了十度不止。

        不但炫耀自己的岳家,还拍着弘历弘昼的肩膀安慰道:“我是长子,皇玛法才有此隆恩,你们虽不如我,但到时候好生表现,估计就能有一门说的过去的妻室了。”

        弘历素来是‘你说话,我听着,你不做好哥哥衬托的我更是个好弟弟’这般作风。

        可弘昼不行,他是忍不得一点气的,一听弘时这样看不起人,就哼哼唧唧,眼睛翻到天上去了。

        弘时就觉得,哎呀这个五弟,好心当成驴肝肺哩,我跟你们传授经验是看得上你好不好!

        于是弘时也不理弘昼了,专门捉住弘历来炫耀。

        弘历灌满了两耳朵炫耀后,李氏向四爷求了新一桩婚事的消息就传了出来。于是弘历在遇到弘时的时候,客客气气表示:“恭贺三哥要先迎娶小嫂了。”

        然后就被弘时一把抓住,开始诉苦:“四弟你还小,只以为多娶一个女人就是多一分便宜。”(弘历:我并没有这样想。)

        弘时愁眉苦脸:“你哪里知道我的为难。额娘也不肯跟我商议,就去跟阿玛求了此事——表姨家的钟氏表妹我从未见过,据说才德也不出众,如何能嫁入王府做我的妾室呢?”

        弘历心

        道:原来三哥觉得自己这样奇货可居。

        但还是眨着大眼睛问道:“既然是三哥外祖家的亲眷,必是好的。”

        弘时痛苦道:“唉,你不知道,钟达原也是个工部的六品官儿,可去岁刚被人参了官职没了,现在是个白身啦!”一想到自己要娶一个色不惊人貌不出众,亲爹还是白板的姑娘,弘时就觉得很痛苦。

        于是也不用弘历格外想探知这位三哥的信儿,这位自己就全秃噜出来了。

        弘历抱着额娘新给做的茶叶枕头芯儿,边嗅边说:“三哥说自己去李侧福晋处拒绝来着,可他一说不,李侧福晋就犯了头疼要晕过去,三哥也无法了。”

        这番话说的宋嘉书也无语起来。

        一时,福晋处的赤雀送了新的账目来。

        她福身给钮祜禄格格和弘历阿哥都请了安,这才堆笑道:“福晋晨起与格格说起的账目就是这本了。”

        待赤雀离去后,弘历也不说话了,只安静的看着额娘算账。看了一会儿就也跟着在旁边练习算数,算了一会儿就惊讶道:“额娘算数真的很快。不如下回我将师傅出的数算题拿回来给额娘看?”还现场写了个梅花易数的题。

        宋嘉书看着,就跟鸡兔同笼差不多,基本就是小学生奥赛水平。

        而且是她读书那个年代的奥赛水平。毕竟在她穿过来前夕,小学的教育难度突飞猛进,她都已经教不了亲戚家孩子小学生的附加题了。

        不过在古代她的数学知识还是够用的,她的手在桌上划拉了几下,心里默算,也就算出来了。

        弘历仰着脸捧场:“额娘真是聪明。”

        宋嘉书笑眯眯。

        弘历看着算术题,忽然道:“额娘,有时候我觉得,三哥尚且不如弘昼聪明。弘昼看似莽撞爱淘气,可嘴上是很严的,知道在阿玛跟前什么不该说。可三哥……阿玛对他颇为失望。”

        宋嘉书一个恍神,忽然就想起那夜四爷醉到断片的时候。

        他曾喃喃数遍:“弘时怎么这般不争气,竟然不识人心好歹,被外人哄得来坑自己的阿玛。”翻来覆去说

        了几遍弘时的不好,那给宋嘉书吓得,递完酒杯递猪蹄,最后还给四爷盛了一碗酸笋鱼丸汤,想用丸子堵住四爷的嘴。

        也是那时候,她才看清了四爷对这个儿子的真切失望。

        可是在宋嘉书看来,弘时是个最像现代孩子的少年郎:他以为学习好就够了,觉得父母都爱他,会纵容保护他。所以他像个孩子一样护食,不喜欢会跟自己争宠的弟弟,甚至会欺负人,打人。同时他喜欢捧着他的堂兄弟,脸皮薄自尊心强,有时候又爱钻个小牛角尖。

        他就是个普通的孩子。

        只是在皇室,不能保护自己的普通,不能被上位者喜欢的单纯,本就是愚蠢,就是所有不幸的开端。

        那从小抛却了任性与小情绪的孩子,又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她不由看着眼前的弘历,虽然是团团的包子脸,但他想事情时候的眼睛,分明是双会思量,大人一般的眼睛。

        --

        三月初三上巳节,也称女儿节。

        四爷难免想起曾经的掌上明珠怀恪郡主,所以打发弘时去给李氏请安安慰,只留下弘历弘昼继续考功课。

        弘历就见三哥蔫不唧地告退。

        用弘昼的话说:三哥在阿玛跟前怎么就蔫吧的跟要死过去似的。

        这话虽然难听,但一点儿不夸张。弘时在四爷跟前如同一只避猫鼠,一见就生理性面色惨白,心跳加速,恨不得快点跑掉。

        这是四爷上回真的发狠踹了弘时后,弘时的后遗症。

        四爷看弘时这样畏惧,虽是有些心疼但更多是无以复加的失望。

        当年他们兄弟几个,皇阿玛对谁没有打过骂过?皇玛法骂自己狠,骂老八更是骂的狠绝,急了眼要操刀砍死十四的时候都有。也没见谁一蹶不振,就此见了皇阿玛跟见了鬼似的,大家仍旧重头再来继续经营。

        四爷想,要是自己的兄弟们跟弘时似的多好啊!比如老八,被皇阿玛一骂,要是直接郁闷而死,岂不是很干净利落?

        偏生这性子摊在自己长子头上,四爷每回见了,小心脏也跟着难受一回。

        --

        四爷难受

        ,弘时也不好受。

        西大院内,他正在听额娘的劝说:“皇上给你指婚的媳妇儿出身是够高了,只是满洲姑奶奶的性子都不软和。你这表妹才最是温厚可人的性子。”

        李氏见弘时一脸不愿意,她心里也苦呀:亲姑姑求到她这里来,言辞恳切只求妾室之位。还用了一点小小的激将法,侄女到底是做侧福晋的人,难道自家儿子的妾室也不能拿主意?

        越是失宠的人,越要面子,李氏就应下了。

        何况她又不是一味帮着娘家。别说是她姑妈,就算是她亲妈发了昏,想把这样的女儿许给弘时当正妻,她肯定也不同意的。可这不就是个侧室吗!

        李氏看着弘时百般不情愿的样子,又哭了:“我养了四个孩子,如今只有你一个留下来,难道我不盼你好吗?我的身子也三病两痛的,说不定哪日就去了。如今只让你娶个伺候你的妾室,帮扶一把外祖家你都不情愿,来日额娘只怕也指望不上你了。”

        甚至哭起弘时是没有良心,见她失宠了,也不把亲额娘放在眼里。

        总之,李侧福晋因着这两年的际遇和年纪,很有种更年期不讲道理的样子。

        弘时一个头两个大。

        母亲的教导责骂不会让一个孩子痛苦,但母亲不讲道理伤害自己贬低自己,才会让孩子痛苦绝望:亲娘为了他伤害自己,他这个孩子还有什么用。

        弘时烦躁的不得了,准备再跟四弟去吐槽一下。

        从前他看不起两个弟弟:一来年岁差的大,二来额娘身份也不同,所以他对两人就是无视,心情不好的时候还要骂两句出出气。

        直到最近八叔家里的弘旺笑着劝他:“如今弘时堂兄的弟弟们渐渐长大,都是一个府的亲兄弟,多说说话,四叔看着也喜欢。”,弘时才准备跟两个弟弟走近点。

        既然弘昼很不乖巧,弘时就常来找弘历说话了。

        当然弘时并没有觉得自己什么都说,反而觉得自己颇有分寸——起码他交好旁的王府的堂兄弟这件事,他就绝不会告诉弘历。

        弘历在他眼里也就是

        一个比较乖巧的小弟,适合当一下他的情绪垃圾桶和捧场群众,同时也是个向阿玛展示自己爱护弟弟的工具人。

        --

        这世上各人有各人的烦恼,也是各人的命数。

        宋嘉书只觉得日子一天天越过越快,提醒她的就是每日夜里要撕掉这一日的日历。

        展眼这也是她的第三本日历了。

        她仍旧是晚上用笔记录下这一日的事情,整理自己的思路,然后就撕下来烧掉。

        白宁和白南都只是些微识得几个字,看她写简体字也不以为异,只以为是自己不认识的字。

        白南还私下跟白宁感慨过:“咱们格格不单人好,还特别能干。从前福晋不用,如今却是离不开咱们格格帮着对账。而且你瞧格格每晚都要写那么些字,可见是腹内很有笔墨的。”

        白宁点头:“是呢,听说满军旗的女儿,还有些当年在关外的作风,很会管家理事,都是从小得学着认字算账的,并不止是会针黹女红。而且满洲女儿从小在家里做姑奶奶的时候,地位可比家里的媳妇儿高得多。”

        宋嘉书的日历就这样在白宁白南的崇拜目光里,一天天撕下去。

        京城的春天,也颇有些孩子脸的作风,说变就变。

        明明前两天暖和的海棠都开了,一阵风来了,可能又寒的需要笼汤婆子。白南白宁就是出来灌汤婆子,顺便在感慨。

        等她们回去的时候,宋嘉书已经撕掉了今日日历,放在香炉里,见它烧成了灰。

        又是一天过完了。

        宋嘉书见她们回来的很快,不免奇怪。

        白宁白南就笑:“咱们炉子火小,我们就去大膳房要的热水,守灶的师傅说一会儿让小太监提过来。”

        自打四阿哥开始跟着爷出门见客,府里人对待凝心院的态度又是一变。

        那种客气里带了几分郑重,不说多么讨好,起码是人人都不愿意再得罪凝心院。她们到处跟人打交道,感触颇深,这就是格格有儿子的好处。

        倒是格格,一如既往的喜欢安安静静呆在院子里,除了摆弄东西就是收拾屋子,极少

        与人摆架子。

        唯一就是跟大膳房走的近了些。格格常按着时令要些新鲜的小菜,有什么新花样的吃食觉得好了,就给四阿哥备下。

        果然,白宁就听格格道:“今儿冷起来了,就有些想吃锅子。”

        雍亲王府都是跟着宫里的规矩,冬日里就上锅子,甚至各院中都有几个大铜锅和专门烧铜锅不起烟的炭。

        只是这会子开了春,再要就得单独跟大膳房商议了。

        白宁笑道:“格格想吃就吃,明儿搬出咱们自己的锅子,只去要点新鲜肉菜,在茶房预备了就是。横竖都是格格一月份例里的东西,不叫他们做,大膳房还省了油盐酱醋呢。”

        宋嘉书笑眯眯:“冬日菜蔬稀罕,锅子里全都是肉,便有窖藏的菜蔬,也都少了些滋味,还是春天吃好,弄点嫩嫩的小青菜,尤其是茼蒿和新长的小白菜。对了,上回膳房不是说有潍县的白萝卜吗,也要两根,羊肉汤里煮软绵了的萝卜才好吃呢。”

        白南在旁边听着:“格格点菜点的,我口水都下来了……”

        宋嘉书笑眯眯:“还没完呢。我想着明天预备两个锅。除了骨汤锅,再用番茄做底来个酸酸的。”其实她最爱吃的是麻辣的,只是京中春日干燥且花粉柳絮颇多,钮祜禄氏是个容易过敏的体质,过敏原加辛辣,很容易就脸上起红疹。于是宋嘉书只能割爱,换个潮汕牛肉汤锅来吃。

        春日的番茄新鲜,不是温室里养出来的更有滋味,熬了浓浓的番茄汤,正好可以烫鱼片和乌鸡肉片吃,宋嘉书想想就觉得可口。

        主仆三人意犹未尽的讨论了半个时辰的菜单,次日清晨,白南边给她头上插簪子边道:“格格带着白宁姐姐去请安,我一早就去膳房,好好挑些小菜。”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5-20  07:41:30~2021-05-21  07:45: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美女喜欢干饭怎么了  2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demeter  2个;49157279  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