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为大唐修条路 > 第六十章 虎口夺食

第六十章 虎口夺食

小说:我为大唐修条路作者:哈撒字数:2390更新时间 : 2019-01-06 00:00:00
  周城县,城北约五里地处,有座不知名的小山丘。

  周城当地人曾经有过传言,那座不知名的小山丘,

  每逢谷雨,夏至,秋分,冬至等时节,

  山涧有股清泉清泉便会缓缓涌出,涓涓顺流而下,

  口感透露着丝丝甘甜,

  这泉水十分神奇,夏天冰凉彻骨,冬天则是氤氲冒着热气,

  传闻乃是神仙将宝贝埋在这小山丘底下,回仙界忘记带走。

  李元昌被封为鲁王后,周城周边百里地则是鲁王的封地,子孙后代世袭继承。

  李元昌的外甥李德贵在武德年间偶然狩猎发现此处人杰地灵的宝地,

  随即便将周城县内的宅邸举家迁移搬至这里,

  经过近七年时间的不断新建和扩大,隐约间将这片不算高的小山丘全部覆盖。

  ……

  今日,蜀王李恪和寅生等一行人便来到了这鲁王李元昌的封地庄园府邸。

  府邸大门则是建在约莫半坡的高度,红朱漆大门顶端悬着黑色楠木匾额,

  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三个大字“戊风涧”,

  两边则是灰色劲装男子,手持棍棒守卫。

  四周则是白色灰泥墙蜿蜒两边,

  门口守卫向官家禀报,约莫不一小会儿,

  府邸的官家便一溜小跑而来。

  带领一干众人进入这鲁王李元昌的府邸,

  进入府邸庄园大门则顺着青石阶梯而上,

  两边则是院落,有一对对花盆摆在石阶梯两侧,

  院里真有四时不谢之花,长春之草等等点缀,将院落装饰的五彩缤纷,

  院落深处则种着,各种各样的夹竹桃,迎春、探春、栀子、翠柏、梧桐树等名贵树木。

  约莫走了近十分钟样子,才进入主院。

  两边建筑结合浅红屋瓦,连续的拱门和回廊,

  挑高的大面木窗的客厅正房五间为上,

  前出廊,后出厦,东西厢房,东西配房,东西耳房。

  寅生暗地估摸了一下约莫此府邸庄园可能至少占地约五十亩地左右,

  虽说建在这矮山丘,但是站在院落中央可以远眺整个周城县,

  坐在府邸庄园的主厅内可以将整个周城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这种感觉,寅生自个儿都感觉十分地爽,

  难怪这鲁王李元昌没事干就喜欢往这里跑,

  上位者的封王哪一个不想着在院落里品着香茗,坐在太师椅上,

  丫鬟女眷扇着风,居高临下地看着自己的封地,

  这皇帝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吧。

  李元昌这个卵仔倒是挺会享受的!

  哼!

  且让你再舒服几日吧……

  官家将李恪寅生等一行人带到主厅内,

  鲁王李元昌便坐在厅堂内主座位置,瞟了李恪一眼,

  伸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李恪则不敢怠慢,连忙上前行过叔侄之礼后,

  寅生身后一干人等也上前拜过鲁王李元昌。

  礼毕后,李恪便上前向李元昌说明了此次拜访的来意。

  李元昌则端着老大的架子,依然坐在椅子上,

  不时地拿着杯盖刮着上面漂浮的茶叶沫子,细细的品着。

  约莫过了片刻有余,依然一声不吭,

  仿佛身旁站立的不是当朝的三皇子李恪,而是一根木头一样,

  “卧槽,这个李元昌架子这么大的么?”寅生心想道。

  李恪见李元昌半晌不吭声,有些着急地说道:

  “我说五叔啊,您倒是说句话呀,这父皇今年下的征粮诏,您这封地的粮食是给还是不给啊?”

  李元昌则抬起眼皮,瞥了一眼身边这个有些着急的侄子,

  依旧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说道:

  “恪儿你怎么今年又来了?去年这赈灾粮食你不是才来我府上讨过么?

  这草薅了还要等一阵才长呢,你这就盯着为叔一个人啊?”

  “哎呀,我说五叔啊,不是我只盯着您一个人啊!

  是父皇心系受灾百姓,下旨为这关中平原灾区百姓赈灾啊,

  侄儿我也是为父皇排忧解难啊!”李恪说道。

  “我说小三儿,你这为我关中百姓征粮的事儿是好事,

  既然是皇兄钦定下来的,按理说本王做臣子的也是应该出力,

  不过你这让我一个人掏五万石粮食,这也未免有些太过分了。”

  李元昌依旧慢条斯理地说道。

  李恪见李元昌也并无过多抵触之意,便态度更为恭敬堆着笑脸说道:

  “哎呀,五叔,你是朝廷的元老了,这征粮的额度也是按照封王所辖区拥有的田亩数量实际核定的,

  五叔您在雍州的辖区封地最多,授的田也是最多的,

  因此这征粮诏上您府上要征收的粮食嘛也是最多的。”

  李元昌听完后面色瞬间一沉,板起脸来说道:

  “哼!你这是什么话?本王的田多封户多不假,可你也不去问问它们都是怎么得来的?

  是本王跟着这可是我跟着太上皇一刀一枪拼下来的!

  要是照你这说法,谁为国家出的力最多,流的血最多,那活该要做这冤大头了!

  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哎呀,五叔,话不能这么说嘛,侄儿知晓着您跟着皇祖当年征战沙场,

  走南闯北立下赫赫军功,这些封地都是您实打实地真刀真枪的换来的,

  去年也确实是侄儿不对,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

  五叔您大人有大量,别跟侄儿置气了嘛!”李恪笑着说道。

  “哼!你还知晓去年的事儿,本王都怕是你已经忘了去年在朝堂之上之事!

  今年不好好在宫里待着,又跑来这里讨口,

  给你说了,本王去年已经皇兄那里缴了封地的粮食,

  今年封地上也没有多余的粮食来再缴!”李元昌没声好气地说道。

  李恪也是忍住气,尽量和颜悦色地对着李元昌说道:

  “五叔,侄儿知晓您的家底儿,这几石粮食对您来说真不算什么事儿。

  您德高望重,朝廷有难处,您今年领个头应了这回征粮,

  对百姓来说是行了一回善,在父皇那头也是尽了一回忠,

  侄儿觉得你对您和对朝廷以及关中百姓都是一件好事儿呀!”

  李元昌把手中的茶壶往桌上猛的一顿,面色阴沉地斥道:“

  “李恪!你可真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教训起本王来了,

  你看清楚我是谁了吗?我可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你的亲叔叔,

  天底下只有两个人能教训我,一个是你父皇一个是你皇祖。

  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教训我了,本王告诉你,你有点二杆子楞劲儿不假,

  本王也不是软柿子,别人怕你,我不怕!

  有本事你再去进宫参本王一本试试看,请皇兄亲自跟我要这粮食!”

  李恪听完李元昌这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心头怒火也窜了起来,

  “腾”地站了起来,气愤地指着李元昌道:

  “你……”

  却是半晌也说不出话来。

  李元昌也站起来说道:“怎么着,身为皇子家教去哪里了?都敢指着本王了?

  本王怎么了?没有本王这些人当年跟着太上皇打天下,

  哪有你们这些个皇子们在长安城里骑着高头大马作威作福?

  在长安城里你就吆五喝六的,今日居然跑到本王的封地周城撒野来了?”

  柴哲威(谯国公柴绍与平阳公主之子)在屋外听闻这主厅的吵嚷声也进来,

  看见这李元昌与李恪叔侄二人剑拔弩张地气氛,连忙进来打圆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