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为大唐修条路 > 第六十二章 准备大礼

第六十二章 准备大礼

小说:我为大唐修条路作者:哈撒字数:2435更新时间 : 2019-01-06 19:19:34
  周城县,北部小山丘,鲁王府邸庄园。

  李元昌依然优哉游哉地坐在太师椅上,品着香茗,

  远眺门外山下的周城县和自己的封田,

  一旁的幕僚赵庭松则静静地站立在一边。

  “这个李恪前日又来府上吃了瘪,是否已经返回长安?”李元昌闭着眼睛问道。

  “回王爷,蜀王一行人并没有返回长安,

  而是在周城官驿驻扎,并没有返回的意思。”赵庭松说道。

  “晤……不回去干吗?等着本王请他们来府邸吃食?

  柴哲威呢,回去没有?”李元昌有些意外的问道。

  “柴大人也并没有返回长安,也跟在蜀王殿下身边!”赵庭松说道。

  “这个柴哲威,整天跟着这个小三儿厮混什么,

  不跟着魏王殿下多学学,整日跟着这个李恪不务正业,

  真是给谯国公丢脸!日后别再让他来本王的庄园!”李元昌气愤的说道。

  “是!殿下!”赵庭松道。

  “那他们这两日在官驿干什么?想不通过本王从这周城的乡绅身上征到粮食?笑话!”李元昌不屑地说道。

  “似乎听闻衙役的差人说,他们并没有去乡绅那里征粮,

  而是整日将随从派遣至县城各处和周边的乡里,

  拿着陛下下令的征粮诏书,敲锣打鼓地宣扬此次征粮和赈灾的事宜。”赵庭松回道。

  “哈哈哈……这个李恪真是蠢到了极点,

  怎么的?想从乡里的那些泥腿子身上征到这本王封地的五万石粮食?

  真是荒天下之大谬!”李元昌哈哈大笑嘲讽道。

  “我觉得这蜀王殿下应该是另有他意,

  不然以他此次前来的目的和征粮诏书的限期,不应该这样舍本逐末,

  应该去其他县内向那些乡绅征粮,而不是吧时间耗在这周城边儿的乡绅身上。”

  赵庭松也有些摸不到头脑说道。

  “哼!你说他们是不是又向去年那次找一队泥腿子来围本王的府邸?

  还嫌上次丢皇家的脸丢的不够吗?”李元昌哼地一声说道。

  李元昌想起去年这个李恪带着十几个乡众,

  猴急火燎地来自家府邸大门口叫嚷,

  逼着让自己开仓放粮,

  被自家几个劲装护院拿棍棒赶了出去。

  “属下也不甚清楚此次蜀王殿下的做法为何,但是也要未雨绸缪,

  府上也要做好对应的准备,以防被打个措手不及!”赵庭松说道。

  “嗯,你说得对,此次征粮风波过去,

  府上钱粮些要准备好,魏王那边的布局也应该差不多了,

  这个节骨眼上不要节外生枝,

  府上怎么安排你自己决定,

  待秋分时节本王就要返回长安城了,太子那边本王还是要去应对。

  这边封地事情你就好好辅佐好莫祯。”李元昌吩咐道。

  “是!”赵庭松回道。

  ……

  周城县内,照赵庭松所说的,

  的确寅生组织征粮队伍里的一干官员,

  像之前在扶风县城摆鸿门宴时候一样也令其准备了很多大字报,

  将各个街道拐角,城门口,客栈、酒楼、当铺以及商铺门口贴了个满当,

  大肆宣传当今陛下心系关中灾民百姓,派遣蜀王殿下前来此地,

  为他们这些受灾的穷苦百姓征粮,

  陛下和蜀王体恤灾民,不辞千辛万苦,

  筹集赈灾粮食发放给这些受灾百姓等等一系列歌功颂德的赞誉之词,

  由于这几日地毯式地信息轰炸覆盖,

  周城县和周边十来个乡的都被这些征粮队和护卫官兵,

  整天敲锣打鼓大肆宣传的方式所洗脑了,

  各个都称赞陛下皇恩浩荡,蜀王殿下体恤爱民等等。

  但如此大肆鼓吹没有实际效果的,真的能从李元昌身上榨出钱粮吗?

  李恪和柴哲威十分担心,

  后世伟大的老爷爷曾经说过,要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发动群众人民的力量。

  但这样真的有用吗?

  昨日,陆仲谋带着约百名周至县的“剿匪”官兵身着便装赶道了周城县,

  而雍州府都督陆呈启的回信却是拒绝的向周城县派兵增援的提议,

  毕竟这是属于鲁王李元昌封地府邸地盘,

  随便向一个封王派兵乃是兵家大忌,

  但是回信也说不要闹的太过于难堪都督都是首肯的。

  这样也让寅生内心稍稍安定了些,

  毕竟他也理解陆呈启都督的考虑之处。

  不过既然没有过多的官兵后盾支援,

  那么就得使出一点“黑科技”了,

  只能再阴损一点咯!

  ……

  在周城敲响闭门鼓之前,寅生便带着陆仲谋两人骑着马,出了周城,

  两匹马背上的麻袋里面则是装了不少瓦罐,

  瓶瓶罐罐地随着马儿地颠簸,

  不停地发出“哐啷啷”地声响!

  出城向西,到一个路口分岔处,

  寅生见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将马儿的缰绳一勒,马儿停了下来。

  见四下无人,寅生双腿一夹马腹,右手一用力,

  马儿随着缰绳的方向改变方位,

  便朝着另一个方向跑去……

  “唉……寅大哥,罗村的方向在这边,你走错啦!”

  陆仲谋也停了下来,喊道。

  “没错,你别问了,快跟上我,小声点!”寅生头也不回的说道。

  陆仲谋见寅生这么说,也无奈地扭转方向,

  见乡道上四下也无人,便跟了上来。

  见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寅生也将马儿速度放缓,和陆仲谋二人并排而行,

  陆仲谋欲言又止,想说话,被寅生手势所打断。

  寅生从怀中摸出穿越带来的LED手电筒打开,

  一束白光射向前方,将周围照了个清清楚楚。

  陆仲谋则捂着嘴巴,惊奇地看着寅生手中拿着的这个巴掌大小的“灯笼”,

  居然可以将前方照这么亮堂,不可思议。

  二人缓慢的来到李元昌周城府邸坐落的山丘侧面,

  寅生在马背上又摸出了那个单筒望远镜,拿着望远镜,

  眯着眼睛看向山丘上李元昌的府邸,

  看了一会,寅生则把单筒望远镜递给了陆仲谋,教给其用法,

  让其观察李元昌府邸那些守院护卫巡逻的轨迹和规律。

  陆仲谋则好奇的打量这个更为精妙的琉璃制作的玩意,

  居然能够隔着半里地远的庄园尽收眼底,一清二楚。

  压下内心的震惊,陆仲谋则仔细地观察这些个守院护卫的巡逻规律。

  半晌后,陆仲谋将这个望远镜还给了寅生对其说道:

  “寅大哥,这李元昌的府邸守院护卫并不是很多,仅为三队人,每队约5人左右,

  每隔一炷香时间,就会在东,北,西三个方向巡逻,

  南面则是府邸大门位置,有两位守门护卫一直在。”

  “嗯,那就好,下马,咱们把这些搬上去,准备准备!”

  寅生说着便跳下马来,将马儿缰绳栓在一旁的树上,取下马背上的那口麻袋。

  “寅大哥,咱们不会要潜入这鲁王府做些鸡鸣狗盗的事情吧?”陆仲谋担忧地问道。

  “想什么呢,就咱们两口人,还不够这守门的护卫塞牙缝的,

  咱们这是准备好给日后这个李元昌一点儿惊喜!”寅生卖着关子说的。

  “晤,那就好!”陆仲谋说罢便不再多言.

  毕竟他所受过的家教和军律可是不允许他做些鸡鸣狗盗之事。

  “轻点儿,别把这些瓦罐打破了!”寅生小声的说道。

  “嗯,小弟会注意的!”陆仲谋说道。

  说着,二人便摸着黑,算着守卫巡逻的空档间隙,向鲁王府摸了过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