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数据时代之王 > 31 修路

31 修路

小说:数据时代之王作者:屯堡人字数:2066更新时间 : 2019-09-03 22:00:00
  钱中气候常年保持在10-26度,非常适合休养。

  但是,冬天非常湿冷。

  所以,钱中的人喜欢喝酒。

  这样的天气没有阻止贫困的人们热情的干活,为的就是每天3块钱的工资。在80年代的钱中,这样的收入绝对不算少,有了动力的人们,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

  田地里的农活已经干完,能在农闲时赚钱大家也没有觉得吃亏。这样情况的出现导致了以前工地上增加了不少人,工程进度得以加快很多。

  栾青松出了家门口,直接往栾胜利承包的公路段走去。

  他经常来这边玩。

  “你怎么不在家带小英,跑这儿做什么?”栾胜友问道。

  “唉,本来在家带小英的,结果把小英逗哭起来了,然后被我妈训斥,想想在家也没有事儿做,干脆出来看看。”面对小叔栾胜友的问话,栾青松无所谓的解释道。

  “你这个家伙,也不怕挨凑。”

  “幺耶,你准备过完年去留学?”

  “嗯,爷爷已经联系好学校,说那边的教学质量很好,我也想去见识见识所谓的自由世界,看看发达城市是什么样?说不定你长大了也会去那边读书。”

  自从六岁时,栾青松做了个特定频道的收音机,叔侄两人经常在家里收听外文广播,从广播中栾胜友经常总是听到自由这个词,让他对这个词起了很大的兴趣。

  一直想去看看什么所谓自由世界。

  修路没有什么样现代化的机器,全靠人们肩挑手抬,遇到需要开山的路,使用峰钻机打洞,再上炸药,爆炸后人们再把炸碎的石头泥巴等挑走。

  然后继续装炸药。

  如此循环几次或者十次,基本上就可以从山中炸开一条路。

  遇到有的山坡角陡峭,这样做是不行的,这个时候最好办法是沿着山坡往上走,或者从另外一个地方开路,这样能够节省成本。

  当然,这些工作是交通局在前期测量的时候要评估计算的,作为承包方栾胜利按设计的路线修路就可以了,碰到实际产生的困难,还有交通局技术人员来指导。

  他的任务是组织附近的乡亲们以最低成本修路,然后发工钱,赚取中间的差价。他现在还是一个包工头的身份,还不太会计算成本与收益。

  为什么这么说呢?

  整个工地上修路的人们自带工具,食宿都在自家完成,偶尔栾胜利也会买一些汽水和饼干来给大家尝尝,就这样大家伙都觉得栾胜利算是地道人。

  对于长年贫困的人们来说,乡亲之间帮人干活请吃饭是标准。

  至于给工钱,几乎没有。

  在农闲时间,有人请你干活,那绝对是好事,不用吃自己家进而的粮食,或以节省给家里其他成员,因为太穷了大家除了农活,想干点别的事儿也找不到。

  现在可以路修,有钱拿,大家干得都开心。

  没有人在乎栾家曾经地主的身份,想的最多的是吃饱饭。

  在钱中这个地方,永远不会出现淮海战役里边,人们推着车把自家粮食去支持战争的场面,民国时期钱中市出身的人们。

  为什么呢!因为有谷家三兄弟在前边引导,不管是当官的或是当兵的,多数参加的都是蒋校长的民党,这些情况导致本地比较团结。

  ..............

  “以前我听爷爷说过,他去德国留学时,走的路线也是从宝安到香港,然后在香港坐船出发,你到那边以后,得认真看看香江是什么样子?顺便给买一些专业的英文版计算机书籍。”

  栾青松对于什么是自由之类东西懒得去想,更不关心这个问题。仅仅喜欢了解更多的知识而已,再聪明的人,没有亲身经历,也想像不出繁华与贫穷的区别。

  栾胜友给工人们分完炸药,找一块石头坐了下来,他平时不抽烟,顺手拔要野草往嘴里一递慢慢咬着,看着远方说道:“放心,我去那边肯定给你买你需要的书。”

  他学的电子应用专业,以后分配的工作基本上属于科研所之类的单位,他知道自己不是搞研究的材料,既然不想过朝九晚五的日子,想出去学习一些东西。

  也许能够改变不喜欢的环境。

  当然,想去政府单位也没有问题,这年代的大学生可没有找不到工作的说法,像燕大这样顶尖大学的毕业生,有的直接分配到国务院以及各个部委。

  成绩稍差的才会进省级政府部门,再差一些的分配到大型的国有企业。

  不像几十年后,对于某些人来说大学毕业等于失业。

  “计算机专业之类书籍多买一些!”栾青松说道。

  “你明年要去读书了吧?”栾胜友忽然问道。

  “唉,爷爷也问过我想不想去学校?”栾青松说起学校,脸上马上阴云密布,愁眉苦脸:“按我自己的意愿,我宁愿在家自学,还能学得更多,我妈的意思怕我以后没有朋友,说实话那些人太笨了,我都不想和他们说话。”

  “唉,你就是太聪明了,一个人学习对你没有好处,明白?”栾胜友很羡慕侄儿的智商,忍不住的吐槽一番,他很希望拥有侄子那样的聪明才智。

  可惜没有。

  “不明白,初、高中的课程对我来说完全没有难度,我两岁时,爷爷教我英语和德语,四岁的时候可以用英语和德语同爷爷对话,地理我倒是记了一大堆概念,这门课光看书本有多大用处?除非真正到全世界考察。

  至于化学,物理相要想真正学好,必须得有试验设备。问题这些设备太花钱了,咱家根本买不起,光是记住些公式,定律,对我来说根本没有难度。

  顶多做题目时换一下名堂,这有什么用?

  根本玩不出什么样?

  至于政治课,爷爷要求我不管喜不喜欢都要记住,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思想品德,初中到高三的政治书本,我倒过来背根本没有任何难题。

  数学课一直是爷爷亲自教我,更是没有任何难度。

  而且确实数学很有意思,更多的是靠人去计算和想像,去找出隐藏的计算方法。还好我这半年全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否则,天天学习数学那真的累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