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数据时代之王 > 34当代毕升

34当代毕升

小说:数据时代之王作者:屯堡人字数:2004更新时间 : 2019-09-04 22:00:00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拉丁字母更因易于输入,让方块字,这个传承几千年的文化载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

  值此紧急关头,正是发明家王永教授创造了王码五笔,缔造了汉字与26个西文按键的无缝连接,才化解了此次危机。

  五笔法出现之前,当时工人还是需要从硕大的字模盘上,逐字挑选汉字,确认无误后印在纸上制版。这种方式也称为排字,分采字和植字过程,还不能称之为打字,输入汉字时还不能校对,只要一出错就要重新照相制版,非常麻烦。

  当年计算机初入中华,汉字还因难以输入电脑面临着生死劫难。

  因为计算机本来就是从英语世界发展起来的产物,其键盘自然也是按照西文思维设计,26个字母即能拼出所有英语单词。

  想要用它来输入数以万计的汉字,在那个时期几乎是不可能的。

  无人解决输入法的情况下,国内外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称中国的方块字必将消失,中国文字注定要走上拉丁化道路的言论。

  不少人预言计算机将是汉字的掘墓者,用拉丁文代替汉字的呼声也此起彼伏。

  当时怀揣着3000块的王永明,便踏上了将无数汉字塞进26个按键的奋斗旅程。那时他跑遍了沪市、临安等各个情报所查阅资料,但都收获甚微。

  能找到的只有美国电脑界华人企业家王安基于三角编码法*的99键输入法。

  虽然它只用数字键即可操作,但却并不是只用9个键就能完成输入,而是真的共有九九八十一个键位。

  每个键位都包含了好几个字根,还需要用辅助键的方式,才能精确选字。毫无疑问,对这种键数庞大,难以记忆的输入法王永明决定采用。

  当时王永明还找到了主编英华大辞典的郑易里,拿到了其研究多年的“188键汉字编码方案”。然而当他把现代汉语词典中的12000个汉字,根据编码图将字根分好类才发现也有800对重码。

  没有办法了。

  找不到现成的编码方案,王永明只能决定从零学起自己来做。一头扎进各种文字工具书中,开始对12000个汉字的字源和结构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经拆分排列、反复检查,这12000多个汉字才化成了600多个字根。

  把汉字拆成字根,尚算有章可循,在这之后的合并字根才是最繁杂最让人崩溃的,600多个字根,一个字根便代表着一个按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现只有把字根不断归纳合并,才能实现键位的压缩和键盘的小型化。然而每减少一个字根,王永明就得把国家标准的7000多个汉字重新编码并多次检查。而每压缩一个键位,他又必须把之前排好的数以万计的卡片推倒重来。

  此外,汉字输入法还不是单纯的将汉字和词根排列。除了要像人形电脑一样不断试错外,还需要在bug——重码出现的时候想出新的方案解决。

  例如汪跟汗两个字,最后的一笔都是横竖,而“只”跟“叭”只是组成位置不同。一个完成这个复杂的工程,难度可想而知。

  王教授想出了末笔字型识别原则,在同一类字的最后加上一个识别码。

  让输入时不用选字就能实现盲打。从开始立项,到完成工作前后用了整整4年时间,终在1983年摸索出我们熟悉的26键五笔数输入法。

  这消息一出,马上引起了华人世界的轰动。

  在那个大多数人都在为汉字输入电脑造新键盘和大键盘的年代。这款堪称华夏第一软件的五笔输入法,直接实现了汉字与26个西文按键的无缝连接。

  其实五笔输入法虽名为五笔,但其实每个字最多只需四码便能完成输入。

  之所以叫五笔,是因为王永明将其字型按第一笔笔画“横、竖、撇、捺、折”分为5种,并在26个字母键上划分了5个区域。

  这样做最大的优点则是重码率低,几乎不需要选词,就可以直接实现盲打。

  这个方案直接堵住了那些说要废了方块字,将汉字拼音化的人的嘴巴。

  极大提升华人的自信。

  高层检验了五笔字型实用效果,极为满意。

  直接否定了汉字走拼音化的道路。

  华夏社还将五笔字型誉为,中华文化史上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重要发明。

  靠着这项发明,王永明也获得了印刷界的最高奖—毕升奖。

  一年之后,王永明地应邀走进联合国大楼。

  在当时号称世界第一的AT微机上插进五笔字型软件。

  面对众多的外国专家,操作员信手轻弹,眨眼间,一行又一行方块字飞快地跃上屏幕。击键停止,计算结果是每分钟112个汉字。这一数字如一石击浪,轰动了联合国。

  王永明作为东方文化的使者,6次走上联合国的讲台,讲述中国汉字的奥妙和汉字输入技术的进展。如果事情到此,真的就非常完美无疵。

  在商业化时代,事情总有意想不到的变化。

  随着电脑业的迅速发展,“五笔字型”才得天独厚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最厉害的时候,其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的用户。

  使全社会步入了全明学五笔的时代。

  当时王码还一度被嵌入了Office的组件中,成了用人单位招聘的一项重要指标,大量五笔学习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就连那个自带五笔字根键盘的小霸王学习机也颇受青睐。

  成为许多人童年的回忆。

  所以上个世纪90年代,王码这二字倒过来念也是完全成立的,毋容置疑的“码王”,普及程度极高。达到了全明五笔的境界。

  推广过程中,王永明就算日夜操劳他都不觉得有什么,毕竟身体上的累,怎么也比不上被盗版的心累。

  当时许多生产计算机和汉卡的厂商都预装了五笔,但就是不愿向王码公司支付专利款。而为了知识产权,王教授是打了近5年官司,最终都还是以败诉收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