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青云端 > 第五十七章 最后的告别

第五十七章 最后的告别

小说:青云端作者:风若兰佩字数:2042更新时间 : 2019-11-09 11:10:00
    就是那颗救命的丹药,如今也成了姜太后送终的毒药。

  千机老人若是知道了真相,也不知该作何想?

  腊月二十九,衡英最后一次来看她,进入殿门就发现气息整个不对了。

  是一种弥漫的冷凝的味道,缓慢却毫不留情的离去的感觉。

  衡英忽然觉得这个场景是如此的熟悉,她曾经的夫君,钟怡也有过这样的状态。

  恐惧慢慢的袭上了心头,死神,冰冷的死神在那里逡巡不去。

  “衡英,你过来。”太后的声音也冷冰冰的。

  “太后,我在这里。”衡英答得迅速,却有点惶恐的味道。

  “不用怕,不过就是人之将死,还有些事情没有做完,不甘心罢了。”

  太后的声音飘荡在空荡荡的寿康宫里,其他人都不知去了哪里。

  “太后,王气已经重新凝聚,现在满山青翠,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事情?”衡英走上前去,让太后看清楚自己的样子。

  太后忽然来了精神,仿佛是把最后的力气都汇聚起来了。

  她摇摇头,看向殿外的兽脊,仿佛想要重新走出殿宇,去向大自然之中。

  过了良久,她才慢慢说道:“玉芝山重光让朝臣们都以为是祥瑞,世间庸人不知我们拜月的贡献,只道我们玩弄权柄,也是可悲可叹。”

  “他们的确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拜月从来不在乎这些。”

  衡英始终知道自己的使命,也知道自己的位置。她从不为这些误解而伤神,更不为这些流言蜚语就懊恼。

  太后再次把目光聚焦在衡英身上,“衡英,好孩子,我不行了。

  以后,鸿音王朝就看你了。

  记得,要珍惜神力,休养生息,善待子民。”

  “我答应您,这不是你我的天下,是天下的天下。”衡英认真地回答。

  太后点点头,意味深长的看她一眼,“你能这样晓得事理,最好不过了。

  只怕你也有一日被情欲迷了双眼,失去了神明的庇护。”

  衡英听了此话,略有震动,但还是压抑住了不快,急切的问道:

  “太后,我一直有一事不明。

  我不是拜月的嫡传,甚至我的父母都只是普通人,为何上天会有这样的安排?”

  衡英鼓起勇气问出了,一直以来心中的疑惑,师父没能给她解答。作为拜月的实际领导人,太后能不能知道呢?

  “上天的许多秘密,都不是我们能参透的。

  我曾经以为付出就有收获,牺牲就有回报,实际上天道不是这样的。

  既然上天给了你这样的禀赋,就不要浪费它,不要像我一样,为了私欲逆天而行,终于闯下大祸。

  我对不起先帝,更对不起那个人……我,这一生啊……”

  声音渐次低沉下去,低沉下去,终于听不见了。

  衡英还是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答案,对于太后说的有朝一日被情欲迷了双眼,她是不信的。

  情,这个东西,她觉得在钟怡死去的时候,她就堪破了。

  太后缓缓闭上了双目,有不甘,有愤懑,但最后还是归于了平静。

  洪庆三年,腊月二十九,孝康温肃太后崩。

  后世史书提起这位孝康温肃太后来,都是充满了溢美之辞,说“后仁慈有智鉴,执贞履素,动遵礼度。

  作后作母,帝谘厥谋。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

  母仪天下,慈德昭彰。

  嘉泰十八年,临危不乱,传位宣德,有匡扶社稷之功。

  后与安烈帝合葬思陵。”

  只有白头宫人,还记得当年那个太后也曾烈性难驯、狂野不羁。

  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

  是爱情吗?

  是家族的荣光吗?

  是拜月的崇高使命吗?

  可能这个谜题只能带到思陵中,让安烈帝亲自回答了。

  正月,除了太后的葬礼,其他事情都是喜乐的,毕竟太后没有亲生儿女为她真心悲痛。

  除了皇帝还有两分真心,毕竟这个女人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从遥远宾州一个小小布商,一跃而成为了九五至尊,成为了天下共主。

  不知她的星命之说,究竟是如何运转,为何在千万人之中独独选中了自己。

  但终究是她,千里迢迢从昊京出发,去宾州接了他们母子回来。

  如今,在“新帝三年而崩”的预言爆发前,又破解了玉芝山的难题。

  太后于他,是比母亲还要重要的一个人物。

  她给了他身份,还给了他希望。

  皇帝想起这些来,便在奠仪上生生掉了几滴泪下来,宫人们也跟着干嚎了几声。

  为此,那些恪守礼教的老臣们也不得不叹服,宣德帝越发有了帝王该有的样子。

  至于其他人,只是礼节性的表示了哀思,维系一个王朝的礼制面子罢了。

  大家津津乐道的是玉芝山重光,这种百年不遇的祥瑞,让大家都起了逸乐之心。

  礼部的杨尚书自从腊月里挨了板子就起不来,加上隔三差五的申斥,正月十五一复朝,他就被迫递了辞职的奏表。

  皇帝立即就准了,也算给了他一个退身的机会。

  礼部的其他官员,看准这个空缺都想着如何钻营,有的甚至在筹划,是不是该邀请陛下去洛州的紫云山封禅,以彰显盛世功德。

  皇帝若是一开心,自己也可以跟着升迁了。

  而吏部的姚尚书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经过了四皇子的事件,皇帝看他是铁了心庇护逆犯,并没有悔过之意,便吩咐了大总管清池去二条司准备着。

  这二条司是不算光明的衙门,但历代帝王也都默许了他的存在,往往都是由内庭太监直接管束。

  太监们的权力可大可小,说大了,那是上达天听、左右圣意;说小了,不过是皇家的奴才罢了。

  但二条司的威力可不小,侦查百官、访查民意,都是他的职能,有关皇室安危的案子,都可以直接抓捕、审讯。

  至于其他案件,若是皇帝一时兴起,越过了刑部和大理寺,也不是不可以。

  但皇帝总要给朝廷官员留些体面,一般都不会动用二条司,最多是提供一些人证、物证,辅佐审理。

  如今,既然皇帝动了这个心思,清池知道姚尚书的小命是保不住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