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青云端 > 第八十二章 收服姚尚书

第八十二章 收服姚尚书

小说:青云端作者:风若兰佩字数:2067更新时间 : 2019-12-04 11:10:00
    皇帝理顺了春闱的事情,心里也颇有些得意。

  下一步就可以正经建宫学了,要得到士子们的拥戴,那必须给他们一点甜头。

  破格提拔一个制科状元,就让读书人充满了期待,真的是大大的划算。

  但那些酸秀才怎么能做好事情呢?

  还是宫学才靠谱,望舒很早就开始策划这件事情,如今也算是有点眉目了。

  皇帝想到此间,就心情疏朗起来。

  距离细雪的死,也有些日子了。

  这是姬繁生成年后的第一次死别,要说不感慨,那是不可能的。

  只是这种话跟谁也没法说去,在外人面前,他得装作是那个雄强的君主。

  在后妃面前,他得是她们的夫君。

  甚至,在母亲面前,他也不能提起细雪。

  母亲现在眼里心里都只有玉姒一个儿媳妇,说为了一个死去的小女子,让玉姒心里生了嫌隙可不好。

  不知怎么,他却不能忘记她,那个陪伴了他在昊京最初岁月的女子。

  可是,她就这样淹没在人们的记忆中,似乎葛细雪从来也不曾存在过。

  没有人还能想起愉贵妃是一个曾经多么炙手可热的角色,他能给她的也就是偶尔的怀念了,连死后哀荣也不能给。

  还好,时间慢慢淡去了这种哀愁。

  日子还要继续下去,就像若水走的那么远,那么不肯回头一顾,自己不是还要过下去吗?

  就在皇帝想着该如何建立宫学,拉拢大臣们的同意时,冒出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吏部姚尚书那边,二条司有了些新情况。

  皇帝一想到这个老家伙竟然还有些用处,就暗中要笑出来。

  礼部的老倔头杨尚书告老还乡,已经有了些物议,虽然可以用皇帝的威严弹压臣下,但终究不如合作来的好。

  吏部这个姚尚书,本想着实在不行就砍了头拉倒。

  谁叫他总是横眉冷对的一副倔样,没个好声气。

  但这样一来,那些老臣难免心里不舒服,加上他们门生故吏众多,连带着让消极情绪影响更多臣工,可就不好了。

  说来也巧,经过二条司的调查,这个姚尚书每天说的冠冕堂皇、说什么两袖清风,竟是个大大的一个贪官,官员任用都得给他孝敬,凡是没有眼力见,没有上供的,在稽核时都会给差评。

  按理说,这是一个利用贪腐,敲山震虎的好机会。

  但这个姚尚书的确是一个人才,虽然收了钱,但给大家安排的职位都非常合适,人尽其才,也算是公私都得利了。

  他甚至还搞了一个机构,给那些职业技能差的,进行培训,吏部常规三年一次稽核,但凡不合格的,都得去学习一番。

  这样上上下下,都对他的能力很是钦佩。

  这些也不过是表面功夫,最重要的是,他信奉三圣教。

  皇帝亲临姚尚书的宅邸时,老管家吓了一跳,没想到此生还能见到这种大场面。

  安烈帝的时候,姚尚书已经位极人臣,但从未有过这样的殊荣。

  毕竟安烈帝是一个极讲究体面的人,把皇帝的面子看的比啥都重。

  要不,也不会在昊京城破之时,选择从容殉国。

  他不逃,不想着重头再来,只想着去死,觉得是自己辱没了祖宗,没有颜面活下去了。

  但姬繁生不是这样的人,他虽也贵为皇室支脉,但家庭衰落,祖上也是犯了错的皇子,没有什么好骄傲的。

  加上做布商的历练,真的是人心剔透。

  他一直觉得,有什么体面不体面,有实惠才最重要。

  “老臣参见陛下……”

  姚尚书颤颤巍巍地行了大礼,脸上的表情很是怪异。

  “怎么,朕来看你,不高兴吗?”

  “不敢不敢,老臣荣幸之至。只是寒舍简陋,怕委屈了陛下。”

  见这个老狐狸假惺惺的样子,着实有趣。皇帝故意打量了一下四周,目光停在一架丝绣屏风上。

  这是一个双面绣四折屏,上面瑞草如茵,吉花满枝,鸟儿翎羽精细,栩栩如生;花卉草木舒展,相得益彰。

  “老姚,你这个屏风看起来色彩温润,华美精洁。

  对视良久,恍若处身瑶琳仙境啊……怕是要费不少银子吧。”

  姚尚书听到皇帝如此说话,不觉尴尬起来,气势上就矮了一大截,本来还抱着要做直臣宁死不屈的,仿佛一下子就少了很多勇气。

  “这个屏风,的确是费了不少人力,但都是家眷做的,并没有费什么银子。”

  他试着掩饰着奢靡的生活方式,毕竟勤俭才跟忠臣似乎连接的更紧密。

  “哦,哦,您的家眷还真是巧夺天工啊,难得,难得。”

  皇帝的语气收敛了揶揄之气,倒多出一些诚意来。

  “听说,你有个幼女,出落的美丽贤淑,人人称颂。”

  皇帝的目光透过屏风,回转过来,意味深长地看着眼前这个老狐狸。

  “啊,幼女是庶出,很是顽劣,是外人谬赞了。”

  “庶出……朕倒是觉得庶出的才有趣呢。”

  姚尚书仿佛被戳中了心窝子,“陛下,小女已经许了人家。”

  “许了人家啊,也无妨。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姚尚书一下子气结,竟不知如何回答。

  静默了一刻,姚尚书鼓足勇气,双膝跪下,行了个大礼。

  “陛下,臣有一事,不得不说。”

  皇帝的嘴角噙了一个笑,“嗯,你说。”语气很是平和,让人有种春天花丛的错觉。

  “科举为国聚才,但还是慢了些,且那些读书人都迂的很,真要做官,也没几个堪用的。

  大家子弟虽然好,一是人数有限,二是承平日久都被声色犬马惯坏了。

  我做吏部尚书八年了,思前想后,还是建立宫学最为妥当。”

  见他主动提出建宫学,皇帝的心就放下了一半。

  “姚爱卿,你这般忠君爱国,的确是众臣的楷模啊。

  好,很好。”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弘扬圣教之心,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只是碍于形势。

  如今,既然我同圣上同心同德,那还有什么说的,只有卖些力气罢了。”

  “最难的便是移风易俗,你我君臣同心,相信宫学必能宏教,也能成为聚才的法宝。”

  “是,陛下圣明,老臣甘愿肝脑涂地,为陛下效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