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直播之极限巨星 > 第377章 打造瓦模,徒手制坯!(4k,求订阅!)

第377章 打造瓦模,徒手制坯!(4k,求订阅!)

小说:直播之极限巨星作者:吴常道字数:4085更新时间 : 2020-05-15 23:36:32
  相比于茅草屋。

  瓦片屋的居住体验明显更好。

  舒适,保暖,安全。

  经过烧制的瓦片,质地优良。

  不会腐烂。

  也不会变质。

  其次,因为修缮周期长,又可以极大地节约资源和人力成本!

  如果在荒野中,拥有一个瓦片小屋。

  那以后就再也无需担心庇护所的问题了。

  正如陆羽所说的那样。

  哪怕是极端恶劣的天气,它也可以让你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

  此刻。

  直播间内。

  陆羽的一番解释,瞬间便激起了观众们的好奇心!

  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亲眼见识下,传说中的瓦片屋,到底是如何建造出来?

  “感觉主播好6,就没有他不会的!”

  “荒岛包工头上线?”

  “勇者斗恶龙既视感!”

  “这个主播有点东西!”

  “期待!GKD!”

  “感觉应该挺有意思的,主播搞快点!”

  丢掉手中的泥团。

  陆羽示意大家稍安勿躁。

  烧制瓦片可是大工程。

  一切还得从长计议。

  “大家别急,咱们先填饱肚子,然后好好睡上一觉,等养足了精神在着手这件事。”

  “老实讲,这个开局真不错……万万没想到,咱们来过无数回的水源地,竟然还藏着这么个宝贝……”

  “我之前说过,欧利迪亚岛的成因,与寻常的太平洋岛屿有极大的不同。”

  “海底岩石圈板块的拉张应力,会为岛屿内陆挤压出新的地壳。”

  “而所谓的新地壳,受到太平洋信风经久不衰的风化作用,会完全碎裂,从而形成了结构疏松的风化壳,使得岛内的土壤母质得以保存。”

  由此。

  可以得出结论。

  岛内的泥土种类,要比火山珊瑚岛丰富不少!

  能在这里遇到罕见的黏土,倒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河边的黏土。

  质地还算不错。

  就烧制土陶而言。

  完全够用了。

  这些黏土是由硅酸盐矿物在地表风化后形成的。

  色白而耐火。

  多出现在水源地的矿层深处。

  粘性大。

  含沙粒少。

  烧制的过程中,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

  炸窑几率小。

  成品率自然而然也就上来了。

  所以。

  不管从哪个层面来看。

  这些黏土都是不可多得优质原材料。

  ……

  记下了取土点的位置。

  陆羽没再多说什么。

  拎起竹筒。

  准备就此先返回营地。

  等吃饱了喝足了后,再研究制瓦事宜。

  得知陆羽要亲手打造一个瓦片屋。

  观众们的热情很是高涨。

  但此刻,依然有很多观众这件事充满了质疑。

  认为没有专业的工具,陆羽是不可能成功的。

  为了打消他们心中的疑虑。

  陆羽边走边说:

  “在山洞聚穴而居到建造简易庇护所的文明进程中,原始先民们花费了数万年的时间。”

  “不得不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但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也绝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大约在170万年知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人们就开始用火了,被焙烧的土地或粘土会变得坚硬,这给了他们灵感,也由此而发现了陶器和瓦片。”

  “烧制黏土的壮举,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作斗争的崭新的一页,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项非常牛逼的技术革命。”

  “虽然远古陶器原料粗糙、造型简单、烧成温度偏低,但这毕竟是人类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器物的尝试,它的发明大大地改进了原始先人的生活质量。”

  “在蒙昧时代,人们尚且能做出这样的尝试,对于拥有更先进的生存理念的现代人来讲,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就算再没常识,我们也知道陶器是用火烧制出来的。”

  “没错,知道它,就已经足够了。”

  ……

  一路边走边聊。

  抵达营地的时候。

  小岛的黄昏也已经近在眼前了。

  丛林内的光线。

  在不知不觉间,一下子就暗了下来。

  到地方后。

  趁着还有光亮,陆羽连口气都没敢喘,便开始制作钻板与钻杆。

  准备先把火生起来。

  没了石刀。

  工作难度增大了不少。

  拿着笨重的石斧削削砍砍,陆羽足足忙活了半个多小时,才算大功告成。

  而等到余烬槽冒出火星的时候。

  夜幕也已悄然而至。

  升起篝火。

  陆羽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珠,摆出一副身体被掏空的样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石制的小刀虽然不够锋利,但好歹也是个趁手的工具。”

  “没了它,连最简单的取火都会变得异常艰难。这几天要是有时间的话,咱们得试着再做一把,不然,干起活来实在是太吃力了。”

  半个小时后。

  篝火被重新点燃。

  歇了会儿后,陆羽顺势又杀了一只火鸡,美美地为自己做了一顿烤鸡大餐。

  连日来的风餐露宿。

  导致体能消耗巨大。

  补给又跟不上。

  肚子里的油水早就一干二净了。

  急需优质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一波能量。

  于是,这一大只色泽金黄,营养丰富的烤鸡,毫无意外地便成为了陆羽的开胃菜。

  只不到十五分钟。

  原本肥得流油的烤鸡,就只剩下了一堆干干净净的鸡骨……

  大快朵颐地吃好了晚饭。

  陆羽与观众们简单聊了聊明天的计划。

  然后便一头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这一觉睡得昏天暗地。

  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这家伙才睁开惺忪的睡眼。

  来到小岛这么多天。

  陆羽每天都是按时开播。

  但今天去破天荒地迟到了……

  挣扎着开启直播后,看着满屏幕的“迟到了”,陆羽苦笑着为自己辩解:

  “不好意思,各位。”

  “今天,让大家久等了。”

  “难得舒舒服服地睡一觉。”

  “所以……大家见谅!好了,兄弟们,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吃点东西,咱们就出发,去昨天的取土点搞些黏土回来,为我们的茅屋添砖加瓦!”

  收拾好个人卫生后。

  陆羽随便捡了一块石板,为自己煎了一个火鸡蛋。

  说实话。

  味道有点难以描述。

  与鸡蛋的口感,完全不同。

  说不上好坏。

  但也不难吃。

  十分钟后。

  吃罢早饭。

  陆羽先从柴火屋里找了几根竹篾,把残破的背囊简单地修补了一番,随后才离开营地,前往区土点。

  茅屋的屋顶,要想铺满瓦片,至少需要上百块瓦片。

  除此之外,烧制瓦片的窑炉和鼓风系统,也还要用上一部分。

  所以,前前后后,陆羽一共在营地与取土点间,往返了四次。

  忙活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才算告一段落。

  中午,陆羽在茅屋里小憩一会儿。

  等到太阳没那么大了,才起身,开始着手制坯。

  烧制瓦片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制作瓦坯。

  制坯,其实就是把干湿适中的黏土,倒入瓦模中,加工成瓦片。

  然后再加以晾晒,去除水分,让其变成适合入窑烧制的成品。

  “好了,兄弟们。”

  “有了原材料,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坯,制好的瓦坯,需要长时间的晾晒,以去掉多余的水分,所以,先制坯,然后再搭窑,可以节省下不少的时间。”

  茅屋的屋顶框架,有很多横梁。

  所以,在制坯之前,就要确定好,瓦片的制式。

  这样一来,瓦片才能屋顶相匹配。

  考虑到屋顶结构的稳定性和瓦片的安装方式。

  最后,陆羽决定把瓦片做成一个长约30公分,宽约15公分,顶端带有可供绳索穿过的圆孔和榫头的形制。

  圆孔,可以让绳索穿过,从而方便与框架上的龙骨相连接。

  而突出来的榫头,也可以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

  让每一块瓦片都能老老实实地固定在木椽子上。

  不仅可以为龙骨分担一部分重量,同时也为瓦片一道双重保险。

  非不可抗拒因素,就算八级大风,也不会出现房倒屋塌的状况。

  说话间,陆羽把自己的制坯思路,一五一十地与观众们分享了一番后,立刻便行动了起来。

  “制坯前,我们还需要一个工具,那就是瓦模。”

  “瓦模,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会让烧制出来的瓦片,形状相同,美观一致。千万别傻傻地一个一个去捏,那样可太浪费时间了,最关键的是吃力还不讨好。”

  说着,陆羽从柴火堆里翻出来一根足足一米有余的薄竹坯。

  这根竹坯是之前编织鱼篓时剩下的,现在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瓦模的制作,也很简单,不一定非要竹坯,普通的树枝也能胜任,只要韧性过关即可,因为咱们手头刚好有竹子,所以我就直接拿来用了。”

  衡量了一下竹坯的长度,陆羽拿出石斧,分别在竹坯的30公分处,45公分处,75公分处,90公分处,刻下了一道凹痕。

  将整根竹坯,分成两长两短。

  如果将竹坯折起来的话,刚好可以围成一个与瓦片规格相近的长方形。

  到时候,只要将头尾交接处,再用树皮绳系紧就行了。

  折来折去了好一会儿,不多时,一个精致的瓦模,便出现在了观众们的面前。

  “各位,看到了吗?”

  “大致就是这样。”

  “印坯的时候,我们只要把和好的黏土,填到模具里,再用刮板刮掉多余的部分就成型了。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很方便?”

  “6666!”

  “厉害,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

  “其实这就是很简单的瓦匠活儿,我干过这个!但说实话,主播真的很厉害,还原得非常到位!”

  “太秀了!羽神,我要给你擀饼吃!”

  “牛逼!牛逼!”

  “玩泥巴玩得都这么清新脱俗!”

  “233333333”

  ……

  紧接着。

  拿上竹制的瓦模。

  陆羽来到热反射墙前,将早晨煎火鸡蛋的石板搬了过来,直接席地而坐,并取来一坨黏土,有模有样的在石板上噼里啪啦地摔了几下。

  “啪啪啪——!”

  然而,这还不算完。

  试了一下土质,陆羽觉得火候还不够,于是便又脱下草鞋,赤着脚在上面踩了好一通。

  “取来的黏土,土质松软,一定要用点办法,增加它的粘性,让其变得更紧密。”

  “但这个过程中,有一点需要多留神,千万别用力过猛。”

  “否则,会加速土内水分的流失,一旦遇热,就会炸窑。”

  难以言喻的啪啪声,在直播间里传扬开来,听得格外清晰。

  引来了好多观众的吐槽:

  “啪啪啪啪啪啪~”

  “疑车无据!”

  “我去,请大声地告诉我,污的不是我一个!”

  “哈哈!”

  “你们太邪恶了吧?”

  “这熟悉的巨龙撞击,太到位了!”

  ……

  很快。

  又摔又踩了好一会儿,陆羽把泥团丢到一边沉淀。

  顺手在火堆旁,取了些草木灰。

  撒在了石板上。

  然后才放好瓦模:

  “草木灰可以防止瓦胚。”

  “这个步骤也很重要,千万别忽视。”

  “此外,在模具里装填泥料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全部填满,这样才能完全压实,松松垮垮的,不利于后期入窑烧制。”

  说着话。

  陆羽大致预估了一下泥土用量,从沉淀的黏土中取了一小坨,甩在了瓦模里,并用手将其压实。

  直到确认边边角角全部填满,才用树枝抹平表面。

  并又撒一层草木灰。

  紧接着。

  静置数秒后。

  陆羽果断立起石板,取下瓦模。

  在竹筒中取了些水,抹在瓦片的表面,进行二次定型。

  到这里,一块瓦片也就做好了。

  但是,这还不算完。

  最后的最后,陆羽伸出右手的食指,在瓦片顶端的中心位置,钻了个指头粗的小孔。

  之后,又在圆孔的上方,用手指聚拢出一个凸起。

  也就是榫头。

  榫头处,同样被陆羽撒了草木灰。

  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烧窑的时候出现断裂的情况。

  做好了第一片瓦,陆羽把无人机召唤到身前,拍摄了一下瓦片的各处细节。

  引来了观众们的连连喝彩!

  “太6了!”

  “帅得一批!”

  “涨姿势了,原来如此……”

  “感觉给羽神一个扳手,连火箭都能做出来!”

  “大写的牛逼!”

  ……

  事实上。

  做一片瓦。

  只要一分钟不到。

  但因为一开始没有很好地熟悉土质,黏度也没掌握好。

  经常出现干湿不当的情况。

  所以整体的进程有点慢。

  但当做了三四片后。

  陆羽的速度却是越来越快!

  只不一会儿,就做了十几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