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明月松江照 > 第七十九章 和亲王生辰

第七十九章 和亲王生辰

小说:明月松江照作者:凌晨50分字数:3007更新时间 : 2020-04-26 22:34:09
  和亲王与龚亲一离开,朱亮西就开始忙得不亦乐乎。

  开始联络他那些以前的好友,近一些的就亲自登门拜访,远一点的就飞鸽传书,再远一点的就写信告诉。

  这离写州最近的朱亮西能够联系得到的,便是儿时好友樊温。

  此人温文儒雅,长得也斯斯文文,一副貌似潘安的脸面。

  此人当年也是因为被朝中那些没有文化的、又没有教养的官员排挤,才到了地方。

  这到了地方上,以他的能力自然是太守。

  到了地方上之后,倒也觉得不错。

  这自己州县的事,他还是可以做决定的。

  自然也就不用和朝中那些没文化的官员打交道。

  所以,也就不再想回京城任职了。

  樊温如今在文州当太守。

  两人是儿时好友。

  朱亮西到了文州之后,自然是要被热情的接待一番。

  “樊兄,最近如何?”

  “还是老样子。朱兄呢?”

  “差不多。”

  “朱兄为何突然想起到文州看望我呢?”

  “咱们也算是儿时好友,有好事情自然是要想着樊兄你了。”

  “哦。什么好事,说来听听呢?”

  “樊兄可知道和亲王?”

  “和亲王?那个纨绔子弟。”

  “哈哈。和亲王是纨绔子弟。可龚亲龚大人不是纨绔子弟啊。”

  “朱兄这话什么意思?”

  “前些时候,和亲王与龚亲来写州找我。”

  “哦。是吗?”

  朱亮西便慢慢道明来意,樊温也有些顾虑。

  若说此人真的想待在地方上,那是假。

  毕竟古代的人还是想在京城为官,在地方为官不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若是真如这朱亮西所说,樊温倒也有些心动。

  这前段时间京城一波官员落马,和亲王倒也有好些人进了朝廷。

  而且还是朝廷中重要的官职。

  樊温着实有些惋惜,若是朱亮西早一点告诉自己这件事。

  或许这一波自己也能回京。

  不过看得出,和亲王确实也有些手段。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便能在朝中占得一席之位。

  日后和亲王能不能真的反皇上,倒也无所谓。

  毕竟反也不是一两天的事。

  如今至少看来,和亲王并不像传闻中的那般不堪。

  况且园州太守如今也算是归于和亲王下面。

  园州太守的为人,也算是有目共睹。

  园州太守都敢与和亲王站在一条线上,樊温的顾虑自然也就打消了七八层。

  和亲王身边原本就有龚亲,龚亲的为人也是整个朝廷有目共睹。

  如今又有了园州太守,看来和亲王即便有想真的反,也要先过了此二人这一关才行。

  如此看来,和亲王应该不是有太大的也野心,应该也就是因为一些事和皇上有矛盾。

  樊温虽然还是有些顾虑,但是和亲王的诱惑,这块肥肉也着实有些肥,有些诱人。

  毕竟,这个时候和亲王正是需要人的时候。

  这个时候与和亲王靠拢自然能够得到重用。

  反正和亲王与皇上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都是他们高家的江山。

  樊温也就答应了朱亮西。

  朱亮西离开文州之后,并没有回写州。

  和亲王与龚亲临走是专门交代了,要以园州太守为榜样。

  园州离写州本来也就不远,这朱亮西自然也是要去趟园州,学习学习。

  朱亮西到了园州,董桓大人倒也很热情的接待了。

  这朱亮西也直接,直接就说是和亲王让他来学习学习的。

  朱亮西的事当年可是人尽皆知,没想到不学无术,无作为的人,如今居然还来跑来园州学习,看来这龚亲大人果然有些手段。

  好在这些手段也都还真是为了百姓。

  既然如此董桓大人,也自然是要真心诚意的对待,这位朱亮西大人。

  当然这董桓大人也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或许就是一时兴起罢了,不过能让如此一个人一时兴起这百姓之事,还有州县治理之事,也还是很不错。

  那些太繁琐的,又劳累的东西,自然不能立刻马上就交给朱亮西去做。

  还得循序渐进,先教他谢简单的,又容易的治理方法才行。

  否则,一开始就上一次繁琐的东西,把人肯定是要吓跑的。

  董桓大人也聪明,教他的第一件事便是‘找茬’。

  这事很多人都喜欢做,朱亮西自然也不例外。

  一说到‘找茬’朱亮西果然来劲了。那听得是一个仔细,中间还问了很多问题。

  当然了找茬只是刚开始,整改才是最重要的事。

  董桓大人也聪明,她告诉朱亮西说,让这整改的人自己先试试就行了。

  当然,这里需要董桓大人举一些例子,有趣的例子。

  “朱大人,最近写州可有什么您举得特别棘手的事。”

  “教化百姓是最烦人的事了。”

  “这也倒也是。不过我倒是有个办法。”

  “董大人有什么办法,赶紧说出来让我听听。”

  “朱大人可知道这些百姓为什么不喜欢被教化吗?”

  “一帮刁明自然要教化了,自然也不喜欢教化了。”

  “那朱大人为什么觉得他们是刁明呢?”

  “没读过书,自然也没有什么文化。跟他们讲起道理来自然费劲了。”

  “确实。那朱大人觉得这些农民知道如何种地,朱大人可知道?”

  “种地我自然不知道。”

  “朱大人觉得种地可是他们天生就会的?”

  “应该也是有有人教吧。”

  “既然种地能有人教,他们都愿意学,为什么教化,教他们文化,他就不愿意学呢?”

  “为什么呢?”

  “我怎么知道呢?朱大人当然要去问他们了。”

  “怎么问?找茬啊。”

  “找茬?”

  “朱大人找个这种地的高手,去田里看农民种地。他们不是说他们擅长种地吗?就让这个高手去找茬,看他们哪里不对。然后指出来,改正。朱大人觉得可好?”

  “这不错。这帮刁明一向只关心种地,我就找个种地高手。天天站在田坎上,让高手天天找他们的茬。看他们还敢不敢不听话。”朱亮西还真的来劲了。

  “朱大人觉得好,又有趣,朱大人也算是没有白来一趟园州。”

  “董大人太谦虚了。董大人可还有其他好办法。”朱亮西还真是来劲了。

  “朱大人,咱们不着急,咱们吃了午饭,慢慢聊。”

  “好。”

  董桓大人说,“朱大人平时都喜欢做些什么事?”

  “我平时就喜欢钓鱼。”

  “钓鱼这个兴趣很好。朱大人平时都喜欢在哪里钓鱼呢?”

  “江边。”

  “不错。朱大人可有试过在湖里钓鱼。”

  朱亮西自然也就是很乐意去做。

  朱亮西此番园州之行,倒是觉得这董桓大人是个有趣的人。

  这董桓大人教他的方法,哪里是什么治理州县的事啊。就是变着法在玩啊,变着法在娱乐。

  这朱亮西自然也是乐意得不得了。

  几天之后,朱亮西那是把董桓大人当成了知己了。什么话都和这个哥们说了。

  可是董桓大人的夫人给担心坏了,有些生气的说道,“这朱大人还真是的,都是同朝廷为官,又是拉手,又是勾肩搭背的。成何体统?”

  “夫人,这朱大人心眼也不坏。就是一时激动。”

  “这个我自然知道,只是我担心老爷您不喜欢。”

  “我自然是不喜欢。反正朱大人也待不了几日。这几日我也就忍了。”

  “也是。”

  “夫人莫不是担心朱大人吃我豆腐?”没想到董桓大人在夫人面前,还有如此幽默的一面。

  “老爷的豆腐有什么好吃的,老得不能再来了,还塞牙缝。”谢子衿和董桓大人一起果然也变得有些幽默了。

  “那夫人可有塞着牙缝了?”

  “有,满嘴的牙都被塞满了。”

  “让我看看。”董大人一脸奸邪的笑道。

  还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董大人和夫人的生活还真是过得琴瑟和谐。

  看得出朱亮西心性并不坏,或许就是原来的方法不对。

  这行业有360行,每一行都不一样。

  这人自然也是如此,有的人适合古板、又累有复杂的直接方法;有的却只适合灵活,又轻松又简单的迂回方法。

  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就是如此。

  即便是同样的一句话,也会因为这个人的教育、技能、培训、经验的不同,有不同的理解。

  这朱亮西就是典型的例子。

  朱亮西在园州也待了好些天了,也是时候该会写州了。

  一来是出来的时间也差不多了,二来朱亮西也想赶紧将董桓大人教的,如此有趣的方法好好实践一番。

  临走前,董桓大人还专门告诉朱亮西,若是有什么问题可以飞鸽传书或是给他写信。

  朱亮西简直感激到不行,简直舍不得离开园州,不想和董桓大人分开了。

  朱亮西回了园州,心里一直美滋滋的。

  简单的修整了一日,朱亮西也就开始实践董桓大人的方法了。

  果然又好玩,又有趣。

  不知不觉这写州也如同换了一番景象一样,这景象倒是越来越好了。

  着实值得表扬。

  朱亮西将自己的拜访,还有最近的收获,全部写信告诉了和亲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