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明月松江照 >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二分之一:在作死的路上走得一帆风顺,直挂云帆济沧海啊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二分之一:在作死的路上走得一帆风顺,直挂云帆济沧海啊

小说:明月松江照作者:凌晨50分字数:5355更新时间 : 2020-06-15 20:26:50
  几日之后皇上带皇后子坐着船儿,赏着湖光美景,等着有客自远方来。

  这怕是蔡瞭瞭来了四纳国两年多的时间,皇上第一次带蔡瞭瞭去游湖。

  应该也是皇上登基以后,第一次游湖吧。

  美景、佳人、不亦乐乎。

  回想起来这来四纳国的时间,蔡瞭瞭好像一刻也都没有闲着。

  皇上勤政爱民,一刻也不敢怠慢。

  这两人可是这四纳国最忙的两人,没有之一。

  主角都已经候着了,配角还会等待很长吗?

  年雪里可是准确无误的将皇上带着皇后游湖的消息,精准地卖给了武国王爷。

  就看这武国王爷要如何做了。

  湖上船不多,你若是有心,两船相撞,虽然很老套、很狗血的情节。

  但是并不妨碍事情的顺利发展。

  只是为了事情的顺利发展而制造的事件,自然也没有什么好惊喜、好惊讶、好意外的。

  两船相撞之后,自然这一个船的人要去到另外一艘船上,进行和解。

  该赔钱赔钱,该怎么做就该怎么做。

  这面自然也就见上了。

  一个生面孔走在最前面,武国的王爷跟在后面。

  仅此二人,绝无他人的跟随。

  看来这次二人是要孤身和皇上谈判了。

  看来蔡瞭瞭猜得一点不错,这古人还真是中规中矩。

  这生面孔果真还就是武国的皇帝。

  年纪比皇上大许多岁。

  就年龄上来说,坐皇上的父亲,也是可以的。

  武国皇帝长得虽然是慈悲目善的那一类,但是看得出来,很威武,威严。

  身材魁梧,一看就是习武、骁勇善战的人。

  如果说四纳国的皇上有种书生气,斯斯文文,又白白净净。

  那这武国的皇上就给人一种,生猛、凶神恶煞,傻大个,有些憨憨、可爱的样子。

  武国是小国,也是当年的战败国,见了皇上,自然也还是要行礼。

  行过礼之后,武国皇帝看了看,皇上身边的李月公公。

  “敢问皇上,您身边的这位可是李月李公公。”武国皇上眼神中充满了激动,充满了深情,但是作为武国的一国之君,语气还是要霸气,还是要沉稳,还是要浑厚。

  “是。”四纳国皇上倒是很镇定,一点也有表漏出惊讶,十万个为什么的表情。

  果然帝王任何时候语气都是霸道、沉稳、看破一切,处变不惊。

  躲在屏风后面的蔡瞭瞭确实一脸的纳闷,这是什么情况?

  不问皇上、也不问皇后,更不问两船相撞的事,不说明武国皇上及皇室为什么会出现在四纳国的京城,也没有说明为什么不按照两国正常邦交来使,更没有说明为何要见四纳国皇上。

  行礼之后,第一件事便是问李月公公。

  蔡瞭瞭要是不纳闷,倒也奇怪了。

  看来这里面有故事,这个故事或许皇上知道,但是皇上却没有告诉蔡瞭瞭。

  李月公公看着武国皇帝,竟也有种老泪纵横,情绪难以抑制的情绪。

  当然了,情绪和真实表现也还是有很多不同。

  李月用岁月和经历,隐藏了她的这些表现,仅仅只是用了一两滴温温的泪水去诠释了这份深埋心中的情绪吗。。

  看来李月公公和武国皇帝之间,或许有什么故事。

  武国皇帝跪在李月公公面前,给李月行了一个跪拜之礼,“臣弟见过皇兄。”

  紧接着王爷也跪在了地上,给李月行礼。

  什么鬼?

  武国皇帝居然叫李月公公皇兄。

  蔡瞭瞭这个时候想起了李琉阳的事。

  毕竟,和武国有关的人和事,又和蔡瞭瞭又有接触的,那就只有李琉阳了。

  蔡瞭瞭自然而然的也就会才想,李月莫非就是当年的武国的大哥。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李琉阳就是李月公公的女儿。

  蔡瞭瞭简直被这之间复杂、妖娆的故事给惊呆了。

  这比什么小三上位、豪门内斗、后宫妃嫔互掐还要来的刺激。

  皇上如此镇定,看来这其中的故事,皇上也是早就知道。

  难怪皇上那日NBS蔡瞭瞭的时候,NBS的那么顺手。

  原来是作弊。

  事情要回到当年武国和四纳国之间,最后一场战役的前夕。

  那应该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深夜军中帐营内,三个人年轻本该精气神旺盛的小伙子,却愁眉不展,一副不知所措,焦急又迷茫地,好像在探讨什么事。

  “如今形式于武国太不利。这最后一仗若是打,不仅是战败的问题。边境失守,以四纳国的武力,他们一定会乘胜追击,一定会一路打到武国京城,到时候武国怕是都要没有了。”三个人中稍微年长的一位说道。此人便是李月公公,当年武国的大皇子,也是武国的太子,未来武国的一国之君。沉着冷静的语调和行为动作上,也掩饰不了他内心对这件事的稚嫩,对武国未来的担忧。

  武国的皇家姓乃是李姓,李月公公姓李倒也符合得很。

  当年的李月在气质上完全不输四纳国皇上,更是远胜这两个弟弟。

  没想到在四纳国待了十多年,如今倒也看不出半点武将的气质。

  或许正是武将,李月当年也才能够将武国的当时情形在毫无修饰、遮掩的情况下,赤裸裸的告诉了两位弟弟。

  如今的李月公公很是斯文、白净,谈吐举止也非常得体。

  “大哥咱们该如何是好?”另外一个有些着急,又很慌张,又没有主意地说道。此人便是武国当今的皇帝。显然他将内心所有的不安都表现在了言语,还有他毫不注意的肢体动作上。使原本就不太好的情形,原本就很沉重的气氛,一下子更是雪上加霜。

  “大哥、二哥,要不你们把我交出去。咱们三兄弟,我最愚笨。把我交出去,换武国一条生路。”这位便是如今的三王爷。

  三王爷话虽然是在解决问题,但是大哥二哥又怎么会如此做呢!

  看得出来,当时这三人的感情非常的好,也很团结。

  那个时候的三王爷,很稚嫩,十足的小鲜肉。

  只是不想,如今却也是在用油腻隐瞒内心,隐瞒文武百官。

  油腻就是三王爷的盔甲。

  如此看来武国内部和四纳国倒也很相似,都有窝里起哄,企图图谋不轨的人。

  “万万不可。”大哥及时制止了老三的想法,“我是大哥,这事一定会有办法,让我好好想想。你们先下去休息吧,明早我一定能想出解决的办法来。”大哥胸有成竹,一副自信语气,又带着一些家长哄小孩子的语调,急切地转换了话题,将他们赶出了营帐中。

  离开之后大皇子、也是武国太子的李月思考了一夜,一夜未眠。

  第二日早晨,二皇子还有三皇子去到大皇子的营帐中。

  却发现大皇子不在营帐中。

  营中案前留了一封孤孤单单,有些凄凉,有种传达噩耗意思的信。

  平日里案前总是一片凌乱,要不就是堆满了各种战报。

  如今这案前倒是特别的整齐,特别的赶紧,一眼便能看到那份黄纸黑子红底的信。

  信封上写着,二弟、三弟亲启。

  二皇子和三皇子有些手忙脚乱、慌里慌张地拆开了信。

  信上说:

  二弟、三弟:

  当你们见到这封信的时候,大哥已经在四纳国内了。

  昨夜大哥想了一夜。

  三弟的话有些道理,但是这事不能让二弟和三弟去。

  只能让我这个大哥去做。

  你们回了宫,就跟父皇说,我战死沙场。

  若是四纳国答应我的要求退兵。

  二弟、三弟希望你们向大哥保证,一辈子都和四纳国友好相处,绝不再和四纳国交战。

  否则,咱们武国便是忘恩负义之徒。

  武国虽然崇上武力,武学最重要的便是信守承诺。

  浓缩成一句精华,便是一个义字。

  回去之后,你们也不用再来救我。

  听说四纳国的皇帝,勤政爱民,仁厚。

  莫要再因为我一人让百姓生灵涂炭,硝烟再起。

  武国如今是前有追兵,后又豺狼。

  你们好好治理武国,不要让我失望。

  大哥:李月

  信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两个弟弟含泪看完了这封信。

  几天之后,果然四纳国主动向武国提出了议和的要求。

  虽然是四纳国主动提出议和的要求,但是二皇子和三皇子都知道这其中的原由。

  所以,即便是战败了,也不会像近现代史上,帝国主义、西方列强那般要割地赔款。

  更不会像《马关条约》的签订那样,不败而败。

  但是,每年进贡,成为四纳国的臣国还是需要的。

  毕竟战败了,总还是要为挑事者的行为付出一些代价。

  所以,战败协议也还是要签订。

  就这样,二皇子、三皇子带着残兵败将,回到了武国都城。

  两人按照大哥的吩咐,回到朝中之后,如实的进行了汇报。

  听到大皇子战死的消息之后,先皇驾崩。

  大皇子的太子妃也跟随而去。

  留下了还才几个月大的李琉阳。

  李琉阳是大哥李月唯一的血脉,自然是要好好照顾。但是后宫本就是一个是非之地。

  所以,武国皇上告诉了皇后这其中的原由,让皇后好好照顾李琉阳。

  但是又不能太明显,太过护着。

  只要保证李琉阳不被欺负就行了,这样对李琉阳便是最安全,最好的照顾。

  皇后便也在后宫,单独给了李琉阳一片净土。

  武国侵犯四纳国的时候,四纳国刚刚建立没有几年。

  国内还很动荡。

  所以,为了稳定大局,先皇毅然选择了御驾亲征,伴随左右的便是夏太尉。

  当天夜里,李月写好了信,放在了营帐中,便孤身一人去了业州。

  李月武功很好,要潜入业州也不是问题。

  趁着黑夜,李月顺利找到了先皇的营帐。

  不过夏太尉可不是省油的灯。

  李月还没有潜入营帐,就被夏太尉抓住了。

  抓住之后,自然是要审问一番。

  夏太尉那个叱咤风云,李月自然也是早就有所耳闻。

  所为百闻不如一见,李月如此静距离的和夏太尉面对面,也属于机会难得。

  李月本人对夏太尉的为人,也很钦佩夏。

  早就听过夏太尉的故事,又交战了这么多次,对夏太尉就更是钦佩了。

  如今以这种形式和夏太尉见面,倒也着实有些尴尬。

  “将军,我是武国太子,此次前来并非有恶意,只是想见四纳国皇上一面。”李月双手被绑着,坐在审问犯人的椅子上。有些着急,有些无奈,又有些忐忑不安。

  双方在交战的时候,你能看着我,我也能看着你,双方将领的相貌,结构自然也是知道得很清楚。

  他是武国太子这一点并不假,毋庸置疑。

  “皇上可是你说将就能见的。要见也是在战场上见。”夏太尉那个浑厚的声音,还真是敌过千军万马,气震山河。年轻时候的夏太尉,还真是威武俊朗,倒颇有武将的风范。

  夏太尉这句话的力量,若是放在战场上,就足以提升本军队的士气。还能让敌方士兵听了妄自菲薄、吓破胆,从而削减敌方士气。

  “将军,我知道只是战场上见,武国怕是就要不存在了。将军我知道我很自私,但是我还是要说。我知道此战我们必败,既然必败,我们也就不想连累武国的百姓。所以我希望用我一个人的命换武国百姓一命。”李月说得非常诚恳,一心求死。虽然身为武将,但是那种怜惜百姓的心情,倒也是真。

  “你小子倒是真的很自私。你这算盘倒也真是打得不错。挑起战事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到百姓,如今倒好,想起了百姓了。”夏太尉倒是觉得这个人,勇气可嘉。不过还讽刺,该质问的话,夏太尉那也是绝对不会嘴软。

  “是,将军说的是。还望将军成全,让我见一面四纳国的皇上。”

  “好。”虽然武国人挑起了战事,很可恨,但是既然知道迷途知返,也敢孤身一人四纳国境内的业州,来主动找皇上,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于是夏太尉将李月带去见了先皇。

  先皇倒也仁厚,只让他们签署了战败协议,并没有要杀李月。

  可是李月却不同意,跪在地上,“皇上仁慈留我一命,既然如此还请您将我留在四纳国当个人质,也才免得武国回去休养生息之后,再卷土重来。”李月通过这次战事,是真的体会到了和平,没有战乱的重要性。

  所以李月是发自内心的不想在看到武国和四纳国,再有冰刃相见的一天了。

  先皇被李月感动了,哪有主动要求当人质的呢。

  你要知道人质可不是那么好当地。

  不仅要背井离乡,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监视,完全没有什么人生自由可言。

  一句话,一个行动就会带来杀身之祸。

  就是我为鱼肉,他为刀俎,毫无人权可言。

  “好。那你就留在宫里作个太监好了。”先皇这是在吓唬李月,让他知难而退,回到武国。四纳国的治理不需要什么人质,人质只会加深两国的矛盾,再起兵刃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先皇深知这其中的道理,自然不会和以往其他朝代一样。

  况且,如果如此人回到武国,也才真正的能够保证两国再无交火。

  哪知道,李月竟然非常淡定地,又磕了一个头,说得非常的决绝,“谢皇上。百善孝为先,我也有一个女儿。如此算算我也不算不小,此生我也再没有什么遗憾了。”

  这回答让先皇着实有些纳闷,“为什么就不想回武国呢?”

  “如今皇上答应了退兵,不再攻打武国。我即便回去,他们也不会再像原来那般信任我。他们定然会认为,我已经答应了四纳国那些卖国求荣的条件。百口莫辩的事,又何必多说呢。既然不信任了,我还回去干嘛呢。与其回去被他们猜忌,背后各种阴谋算计,不如就待在四纳国,或许还能够留得一个身后名。我此次前来,本就是抱着一死之心,皇上您仁厚不杀我。既然如此,我倒不如留在四纳国。作个太监服侍皇上,也是我代表武国百姓对四纳国皇上的感谢。虽然比不上结草衔环,也比不上涌泉相报。但是知恩图报多少还是知晓一些。皇上对武国的恩情,我还是要一点点的回报。不能因为皇上您的仁慈,我就不知回报。还希望皇上不要嫌弃。”李月从理性、从客观、也从感性方面说明了自己为什么要留在四纳国,哪怕只是一个社会最低层,还是一个不能被成为完整人的太监。

  夏太尉站在旁边看着也有些感动了。

  做太监对一个男人来说,本就是一种耻辱。

  这个人还是武国的太子,今后可是要成为武国皇帝的人。

  这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会如此。

  说实话,这怕是比杀了他还要痛苦。

  古人本就把名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才会有,人生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皇上,过两日您和武国签协议的时候,带上我。我好当面告诉他们,我已经在武国作了您的贴身内官,会在武国好好服侍您,以此换了武国一条生路。”李月这话说得虽然很有身后名的感觉,但是话里却透漏出一种无奈,一种凄凉,更有一种看破红尘,大义凛然的感觉。

  既然李月有如此心意,先皇也不好再说什么?

  那就只能成全李月。

  不过先皇并没有对李月进行阉割,只是让他去照顾太子,也就是当今的皇上。

  所以,皇上还很小的时候,李月就跟在皇上身边。

  李月也确实很衷心,并没有说一套做一套。

  这么多年李月的行为也是有目共睹,所以夏太尉和蔡丞相对李月才会如此的信任。

  这些事发生的时候,当年皇上还小也在京城中,根本也就不知道。

  也就只是以为来了一个新公公而已。

  对他照顾无微不至,皇上也很喜欢这个新来的公公。

  直到先皇在驾崩的时候,才将这些陈年旧事告诉了皇上。

  想着或许有一天,这些事的主人或许还会需要吧。

  所以皇上自然也就比蔡瞭瞭知道得更多。

  只是这件事倒也还没有结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