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海国月明 > 四十六 茶话座谈会

四十六 茶话座谈会

小说:海国月明作者:狷夫不羁字数:2149更新时间 : 2020-03-19 18:00:00
  五日后,清晨,议事厅内早已人声鼎沸。

  眼望这群高矮胖瘦不一,僧俗儒道都有,或热络或沉默的人儿,将议事厅全然充满。

  面色各异,心思不一,有的旁若无人高谈阔论,有的专一抬杠吹须顶牛,有的起哄架秧,有的冷眼旁观,却又明显不是善茬。

  果然便如洪度年所说,这伙关了二百年的家伙,代代相传却又吝缘教化,已然全都放野了!

  人头攒动,面孔各异,原时空中从未当过领导的郑鸣忽然众人眼中的焦点,还要充当会议主持人,一时之间还真有点紧张起来。

  “怕什么!对,老子现在堂堂钦差总兵官,生杀予夺大权在握!”

  郑鸣给自己打了一通气,又整了整官服衣帽,便左手端着那口尚方宝剑,右手捧着那卷圣旨,腰间悬着两洋总兵大印,努力迈着四方步,缓缓走进议事厅大门!

  嘈杂沸扬随之落下,几十双眸子一同转向而来,一待看清,那些或踞或坐在圈椅里的人儿,呼啦一声,各自滚落下来,个个垂手肃立,站在两旁,低眉顺目,连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

  郑鸣对这个反应很满意,却是丝毫不露声色,慢慢踱到那张八仙桌旁,先将宝剑放上桌案,又将官印解落,这才转过身来,口道:“郑和潜军一应军匠遗民接旨!”

  噗通声响,那些人纷纷跪倒在地,便如一群听话的绵羊。

  郑鸣将圣旨轻轻展开,高声朗诵一遍,诵毕,领旨谢恩声立时参差不一得传来,有的高呼万岁,有的谢主隆恩,还有的喊出“某某某谨遵旨意”,更有一些索性趴在地上一言不发,只是一个劲地磕头如捣蒜,直让郑鸣忍不住想笑。

  吵吵闹闹一阵,终于各自回归原位,郑鸣暂时不谈具体事务,反将此次代天巡狩的使命目的、潜军未来发展方向与目标宗旨明确再三。

  概括起来,分为三点:

  使命目的:重启潜军,整兵强军,积累财富,称雄四海。

  发展方向:建立独步世界的一流海军,拓荒海洋疆土,开展世界贸易。

  理念宗旨:以人为本,以舰为纲,以炮求是,以德服众。

  这三条是郑鸣冥思苦想了半夜方才确定下来,只因此时才是1639年,崇祯帝还未上吊,大明也未亡国,如果抛开大明这个名号单干,且不说此时难以服众,便是以后得知中原真实信息,说不定便会被案上篡国逆臣的帽子。

  既然大明这个名号还有利用价值,那就必要在此构架之内才能施展抱负。

  郑鸣已然苦心若此,在座的潜军官员工匠仍是听了个一头雾水,好在他们连同自己的先辈已然与世隔绝两百余年,外界发展丝毫不知,于是也就无人提出质疑,只是有些难以理解罢了。

  郑鸣见此,只得将这三条逐句拆解开来,从头到尾分析一遍,好一阵苦口婆心之后,大致意思终于被理解了个七七八八。

  于是,进入第二环节,拜祭!

  拜祭,拜祭,自然有拜,也要有祭。

  先拜妈祖!

  郑鸣一脸虔诚,安步当车,率先走入妈祖庙中,一待众人跟入进来,按照官职品级身后站定,郑鸣便缓缓跪倒在蒲团上,对着妈祖娘娘的神像恭恭敬敬得行起三拜九叩大礼。

  身后潜军众人早已跪倒一片,赶忙跟着一起磕头,咚咚咚的声响顿时响彻妈祖庙中。

  顶礼膜拜之后,又默默祷告一番,待到郑鸣又将三注清香插好,转过身来,才见那伙潜军后裔正向自己一起看来,面露敬服之色,目光大有深意。

  想来是前几日船遇飑风,钦差大人孤身定风的故事早已传得路人皆知,且不管真信假信,此等传说历来功效非凡,若能扯上关系,自有令人敬畏之效。

  郑鸣佯作浑然不知,拔步向外走去,人到之处,两旁潜军急忙两旁分开,为这位头戴圣使光环的钦差总兵官让出一条道来。

  一路走进位于第二进院落的三公祠中,再行祭礼。

  祭奠三位为开拓潜军基地运筹谋划太监先驱,郑和,王景弘和洪保,当然还有两百年来忠于使命、留守潜伏的所有潜军前辈们。

  关于此举,郑鸣的目的有两个:

  其一,这些无怨无悔的前辈们不远万里而来,却又默默埋骨他乡,确实可敬可叹,自己身为后世同胞,前来祭奠正合礼数,也是发自真心;

  其二,迅速拉近自己与这些人的心灵距离,实则就是收拢人心!

  关于人心,发乎人性根本,自来最是复杂,若能人心聚拢,合力一处,则为民心所向,从而迸发出无穷力量。

  可若太平日久,无灾无难,民心便会思动,利益随之纠葛,斗争倾轧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只为一己之私而卖祖求荣者也不鲜见。

  人性中的丑恶随之翻腾出来,乌烟瘴气,正气受损,效率随之低下,国家也会受损,若有天灾降临或外力一击,立时酿成天大祸患。

  纵观自古以来之分分合合,无不缘由此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是需要时时常鸣耳畔的警世之钟,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专业出身的郑鸣自然懂得!

  但郑鸣本意并非是要玩弄那套收买人心的粗浅手段,反倒是要凝聚意志,激发潜能,共同去完成那个于己于人于国家民族都是有利无害的宏伟梦想!

  因了郑鸣提交交代过,洪度年早已派人备好檀香高烛,三牲祭品。

  郑鸣步入三公祠后,先是恭恭敬敬捻起三注高香,对着祠中三公神像与诸位潜军先辈灵位高高一举,然后插入香炉,磕了三个响头。

  站起身后,郑鸣又将提前备好的祭文取出,面对神像灵位高声开读一遍。

  其中内容无非是代表皇上前来凭吊看望,愿三位太监在天之灵保有祖国海疆,祖国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之类,其中多有表彰褒扬之辞。

  这篇祭文对于爱好历史的郑鸣来说不算难事,但郑鸣还是下了一番工夫,以便将祭文写得像模像样,不至露怯出丑。

  此时听来,不但四六对仗,合辙押韵,也不乏情真意切,感怀思念,直听得身后随来拜祭的潜军后人们各自挥泪,啜泣连连。

  读完,郑鸣双手合十,再次跪倒在蒲团上,又行一遍三拜九叩大礼,这才擦擦已然润湿的眼角,站起身来,带领众人重回议事厅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