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海国月明 > 一一四 采购计划

一一四 采购计划

小说:海国月明作者:狷夫不羁字数:2666更新时间 : 2020-04-21 18:00:00
  议事厅中,一待与会人员进门到齐,郑鸣便迫不及待,先将自己的采购意向一一说出:

  首先,除了原本需要的书籍和日用品需要继续采购之外,还要加大铜锭原料的采购力度。

  按照郑鸣的设想,铜材较钢铁柔软,容易塑形加工,同时还可制造各种机械零件,抽成铜丝铜条,用途十分广泛。

  同时,按照计划,为了减少海洋生物浮生,更耐腐蚀,提高船速,未来的新式战舰均需用铜皮包裹船底,用量必定极大。

  只可惜,从后世勘探结果看来,婆罗洲上铜矿储量并不丰富,必要借助外来渠道,预先大量采购才行。

  铜材重要若此,又耐得储存,因此郑鸣下达的采购数量便是没有数字,反而是多多益善。

  其次,考虑到未来巨大的弹药消耗量,所需原料也要早早准备起来。

  配伍火药用的木炭竹炭之类,婆罗洲上并不缺乏,可以忽略不计,但另外两种硫磺和火硝却是库存不多,岛上并无太多自产,因此郑鸣交代林仰北尽量找到货源,大量采购优质硫磺和硝石。

  至于制造弹丸的铅石,也可采取两条腿走路,一面立足于本地矿藏勘探,另一方面也要早早确定样品来处,一旦开矿不利,随时可以采买得来。

  以上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虽然还有一些库存,尚可支应平时防卫御敌之用,但郑鸣的计划却是主动出击,争霸两洋,所需消耗必定极为巨大,与其用时抓瞎,不如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至于数量,暂时还不好计算,但每样先买来一船分析试用却是很有必要。

  第三,大量采购棉花棉布和各种兽皮。

  因为气候原因,婆罗洲太过多雨潮湿,并不适宜棉花生长,郑鸣希望林仰北能够利用商路,从印度半岛大量采购棉花,最好去过种籽,也好免去预处理环节,节省人力时间。

  当然如果棉布价格合理,也可采购一批,作为未来制造军装的原料。

  兽皮用来制造军靴、皮带和甲胄,无论牛皮、羊皮还是野兽皮毛,只管买来便是,最少也要先凑够一船,毕竟要装备海陆两军数千口人,未来还有新兵入列,必要提前准备才好。

  第四,四样农作物种籽:红薯秧,胡椒籽,肉蔻种,以及用以研制杂交水稻的各地稻种各一百斤。

  如能搞来土豆种秧和其他高产易活、口感上佳的作物,也可一并买来,总归还要甄别试验,来者不拒。

  郑鸣当然明白,这些原时空中司空见惯的作物,在本时空中却是珍贵至极,想要得来必定颇费周折,提出这些要求,不免有点强人所难。但万事开头,百废俱兴之际,谁又不难?既如此,那就各自勉为其难吧!

  于是,纵见林仰北面露难色,郑鸣却是毫不松口,再三拜托林仰北发动各路关系,一定尽力而为,因为这几样东西关系未来大计。

  第五项,请林仰北通过自有渠道,大力聚敛各国造炮制枪的熟练工匠。

  无论国别,不管人种,也不管是请是绑,但有傍身绝技,或又通晓制作方法者,一并请来便是,薪酬可以多给,官职也可许他,便是不太过分的条件,也可以暂时答应下来。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现在的各项技术研制注入新鲜血液,即便来人技术不够高明,也可开拓思路,作为参考,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第六项说难不难,不难却又最难,那便是采购种马和幼马。

  说不难,是因为无论世界各地,几乎都有马匹,大不了多花银两,便可买到。

  说难,则是指优良马种,尤其是郑鸣指定的两种,都是各国战略资源,轻易不会任其外流,而且马匹是活物,海运途中要考虑饲料清水,还要防止高温潮湿引起的病患,因此并不容易。

  第七项所涉三种物件同样难度不小,一是钟表,二是望远镜,三为六分仪。

  这些都是未来海战和通商急需配备的辅助仪器,虽不起眼,却是十分重要。

  钟表自不必说,虽然作为其技术核心的擒纵机构,早已在北宋元祜三年(1088年),运用到苏颂和韩公廉创制的水运仪象台,但郑鸣此时手中并无相关资料,与其溯古寻迹,倒不如拿来主义。

  毕竟此时的欧洲修道院中,早有体型庞大的钟楼投入使用,便是一些小件的座钟和怀表也在不断改进中,且不论技术完善与否,找来一两个作为模板。

  郑鸣打算将模板交给庄梦癫作为研究蓝本,说不定便有后发先至之效,从而早日制作出用以准确计时的航海钟来,以便代替此时的沙漏刻香,更早的把握时间。

  再说望远镜,古时又被称为千里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直到1608年才由一位荷兰眼镜商发明出来,次年再由意大利人伽利略制造出双筒望远镜,距今才过三十年,因此并不多见。

  好在林仰北见多识广,待到郑鸣连比划带说明的描述一番,林仰北终于想起,自己曾在马六甲港口的洋船上见过一次,总归尽力找寻便是。

  至于六分仪,是用来测量某一时刻太阳或其他天体与海平线或地平线的夹角的一种仪器,借此能够迅速得知海船所在位置的经纬度,由此定位导航。

  可这个名字一旦从郑鸣口中脱出,林仰北脸上顿显茫然,郑鸣还以为自己描述的不够清楚,于是将形状、材料连同功能再次细说一遍,林仰北却是连连摇头。

  失望之际,郑鸣忽然想起此时才是1639年,而六分仪要到1757才被坎贝尔船长发明出来,自己这番要求生生提早了一百多年,未免太过强人所难。

  于是郑鸣只得尴尬一笑,将六分仪从采购清单上划掉,转而简略描述一番,让吴由端自己想想办法,或许便能在目前使用的牵星板基础上再做改进,制造出一种更加简便精确的导航仪器来。

  林仰北言听计从,却又不露声色,一面挥动毛笔,将郑鸣所说事项一一记录在案,一面却又心中越来越惊。

  只因这些物资或为民生之用,或为军兵利器,无一不是为了筹备一场战争准备,难道这位年纪轻轻的钦差真要在南洋之间掀起一场巨涛狂澜?

  但郑鸣还没有说完,接下来还有第八项任务。

  鉴于潜军目前舰炮尚未造成,成军也还需要不少时间,因此仍需急需潜藏,在此期间,请林仰北连同他女儿为首的碧落会加大救助力度,但有流亡南洋西洋的炎黄子孙,无论男女老幼,全部运来婆罗洲上,或有生计无着,自愿前来的华裔后人,也是一律欢迎!

  郑鸣这一条的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得扩大人口基数,从而为后续所需的兵员工匠征收补充工作,提前做好铺垫。

  无论何朝何代,人力才是一切的基础,所有的先进舰船枪炮无一不需要建立其上,才能发挥效能,这个道理,历史专业出身的郑鸣又怎会不懂!

  既然采购的品类数目增多了,每年一次的来往便显得太少了,于是,经过商量之后,从今往后,林氏商队每年往来婆罗洲四次,基本保持一个季度一次的频率,以便保证物资输送的时效性。

  当然,林氏商队虽与潜军交好,人家却毕竟是家私有企业,采购需要本钱,经商也需要赚取利润,因此郑鸣吩咐钱来多按照经商规矩,仍旧一笔一结,绝不拖欠一分一厘的货款。

  话说未来要铺开这么大架势,格局也要相应提高,总不能传出个老赖的坏名声去!

  事情谈妥,夜幕也已降下,郑鸣便在机关食堂设下宴席,请诸位作陪,专为林仰北接风洗尘。

  席间,兴致颇高的林仰北与潜军众人各自举杯尽欢,这一场酒席一直吃到掌灯方才告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