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唯愿不期而遇 > 第十九章 帝王之爱

第十九章 帝王之爱

小说:唯愿不期而遇作者:兰因嗟叹字数:2281更新时间 : 2020-05-04 20:03:35
  第十九章帝王之爱

  哗啦啦的水声,从洗漱间里传了出来。

  张茂则穿着棉布拖鞋,踢踢踏踏的从里面走了出来。

  来到客厅中,抬头看了眼墙壁上的挂钟。

  原木色的挂钟,时针指到10,分针堪堪走到30的位置。

  10:30,夜晚。

  张茂则定定的站在床头,脚下踌躇了两步,两只手僵硬的搭在身侧,手指微微颤动,触摸着裤子的边缘。

  张茂则看着曹丹姝。

  看着他心爱的女人,躺在自己的床上。

  这样的联想,让他自己都觉得可笑,一个身体成熟的男人的意淫吗?更加可笑的是,在上辈子,这样的想法,他都不敢拥有。

  ……

  “嬢嬢”

  丹姝

  一位穿着公服的青年男子静静的站在亲蚕宫的台阶下,带着身后众人遥遥的对着殿中女子施了一礼。

  景祐元年冊立的曹皇后端坐在宫宇之中,主持亲蚕礼,带着后宫众妃嫔在亲蚕宫中祭拜嫘祖、采桑喂蚕。

  皇后曹氏,素为帝所不喜。

  这句僭越之言,在这掖庭之内,是一干下人绝不敢言的事情。

  一众人等只是悄悄在自己心里嘀咕两句,讨论一下,近日,帝王又宠幸了哪位娘子,又多久没去过坤宁殿。

  继而,皇后所居的坤宁殿,便愈加冷清了。

  这位西头供奉官的身侧静悄悄的,随行的内侍们均同他一样,把头深深的埋在地下,不敢抬起头来。

  供奉官跟随帝王日久,作为佐近之臣,自然伺候左右,想来,从景祐元年九月皇帝大婚之日起,平日里,官家竟从未在坤宁殿留宿过。

  而他作为内臣,日常领职于御前,受命奔波于皇城内外,也是未曾有缘同这位有名的曹皇后见过一面。

  要不是这次……供奉官下意识的瞥了一眼手中端着的木盘。

  “免礼。”清越的女子声音,自头顶上传来,像这春天早些时候,开封城中融化的冰雪一样。

  供奉官在心头里,暗暗的想象着。

  “是,嬢嬢。”

  ……

  张茂则伫立在床头前,静静的盯着曹丹姝,低垂的眼眸中看不清颜色,隐匿于夜半透窗而过的阴影中看不见表情。

  这间公寓地点极好,地处近郊,两面环山,一面临水,唯一的平缓地区作为出入通行的道路。

  价钱自然也是非常昂贵的,不过就这样一间房子对于张茂则来说,哪怕不依靠家里面,也算不得什么。

  于他自己来讲,他甚少来这里,让周易替他置入这套房子,只不过是为了……张茂则低头看了曹丹姝一眼。

  平日里,雇佣了人来定期扫洒,他今夜却是第一次住在这里。

  山林中的月色,总是很令人心悸,纯粹的黑色中悬挂着大得摄人的月亮,那月亮的光芒是那么大那么远,好像死死的盯着这人世夜间,死死的盯着哪个角落里的污浊。

  月光将窗外梧桐树的影子照了进来,粗壮又纤长的形状牢牢的锁在地面上。

  ………

  景祐元年八月间,时才二十多岁的官家病倒了。

  春秋鼎盛的皇帝倒下了,整整病足一月,“人心忧惧,中外惶恐。”这是医官在数次施药无效之下,惊恐的跪倒大声疾呼时说的。

  后来,是皇帝的姑母带来的医官治好了官家,此后,官家便同魏国大长公主的关系更加亲近了,也才有了后来的张贵妃。

  皇帝病愈之后,朝中大臣纷纷上奏,台谏的言书像雪片一样飞入了福宁宫的御案之上。

  官家大发雷霆,“这些朝中大臣,平日一个个争锋相对,此时,管着我倒是‘同仇敌忾’。”

  官家把御案之上的案牍全部扔到了福宁宫的地砖上。

  伺候在御前的清俊官员伴随着帝王的怒火,匍匐在地,青年跪倒在地面上,头低低的压了下去。

  眼角余光却借着福宁宫中熊熊燃烧的火盆的光芒,看到了……

  “陛下日居深宫,流连荒宴,临朝则多羸形倦色,决事如不挂圣怀。”

  清隽的年轻官员双膝跪倒在冰凉的地砖上,额头不敢抬起,紧紧的贴着匍匐在地面上的衣袖,借着火光,想着近日来,京中民间和朝堂之上的好大风波。

  滕宗谅被贬了,范仲淹的好友滕宗谅,也就是后来《岳阳楼记》中的滕子京,左司谏非常不避讳的上书,惹来了皇帝的不满,寻了个由头,后被贬出京,知信州事、尚书祠部员外郎。

  无独有偶,朝中大臣,参政知事宋绶、枢密使王曾等也纷纷上书劝说皇帝。只不过没有滕子京这般“语太切直”罢了。

  坊间纷纷传言“美人益有宠,上体为之弊”等言辞,议论皇家宫闱。

  一时间,京中、禁中、朝堂议论纷纷。

  刘太后故去了,把持朝政的威胁消失了,但是朝堂从未平静。

  太后这一走,朝臣方知官家这十三年不好游畋,不近声色是怎么一回事,杨太妃也很着急,想来章献太后在遗诰中说要让杨太妃接替她,继续参与军国大事,不是没道理的。

  年轻的供奉官以十几年来侍奉如今的官家的经历来看,官家是极好美色的,只是被刘太后压制,不敢任情任性罢了。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有首诗曾经云过,“中秋月白天池静,水榭帘闲夜色寒,谁信世间清绝地,只凭方寸看波澜。”诗的作者,是一个叫做张茂则的人。

  今日过节,想必官家又有稀奇物什送给两位得宠的娘子了,清隽的供奉官捧着官家要送给杨、尚二位美人的旨意和木盒,站在福宁宫与坤宁殿之间的石阶之上想道。

  不由得抬头仰望着禁宫高墙的另一侧那高高的天空,旋即,又摇头失笑道,“这宫墙之外,是另一座宫墙啊。“

  又不禁回头望了一眼灵秀华美的坤宁殿,心中暗暗思量道,“不知这,下一位中宫之主,又会是哪家姑娘呢。”想必,也快定下了吧。

  揣摩上意,是在宫中行走的必要素质,这位皇帝的近臣更加不能避免,供奉官在心里细细的思量了几圈。

  近日来,看着杨太妃召各女眷入中,看来,官家也没太办法了罢。

  想到此处,见远处走来了一行年轻女子,由杨太妃的近侍引了路,想必是待选的女眷,青年不敢细看,便低头施礼,匆匆退了出去,转身没入后殿宫群之中。

  过了几日,供奉官下了值后,回到了自己的寝舍,才听同僚们说起,朝臣们终于将迷惑圣心的女色清除出去了。

  有诏曰:“美人尚氏,昨由下陈,列于近侍,素非令淑,但肆骄矜,宜特贷刑章,令于洞真宫披戴,永不得入内;美人杨氏,自居左右,靡蹈箴规,宜令出内,于别宅安置。”

  供奉官眨了眨眼睛,细细思量了几分,面上展露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古怪笑容,心中叹息道,“帝王之爱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