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文娱小天才 > 第21章 电船仔

第21章 电船仔

小说:文娱小天才作者:37度c字数:2514更新时间 : 2020-06-21 08:43:23
    一路上,火车又停了2个站点,最后来到九龙尖沙咀车站。

  列车由东面驶进车站月台,客运月台位于车站南面,面对维多利亚港,铁路路线沿梳士巴利道及漆咸道而行,路轨侧就是海岸线所在。

  整个车站主要以红砖及花岗岩建成,侧面有拱门型结构,辅以罗马式石柱及尖顶等装饰。主建筑楼高2层,建筑物中最高部份为楼高45米的钟楼,有着一支几米长的避雷针。

  前世车站在75年11月迁往红磡,车站拆除后,留下一个钟楼作为日后的出名景点,车站对面就是半岛酒店,码头在邻近。

  俩父子来到码头,买好船票上船就开了,坐的是天星小轮,票价头等0.25元,二等0.15元。

  船开往港岛的过程中,经过一些小船仔。这种小船的发动机在船仓的前端,几名搭客则坐在后面。

  船的发动机马力不高,只有数十匹,拍打水面时发出“哗啦哗啦”的喧闹声音,船便被本地人以‘哗啦哗啦’称呼,亦被称为电船仔或水上的士,外国人则叫作‘Walla-Walla’,曾成为来往港岛与九龙的主要海上交通。

  在72年红磡海底隧道通车前,市民如要在01:30至06:30间渡轮停止服务期间渡过维港,便需要乘搭‘哗啦哗啦’。居住在港岛而需要乘搭每日早上06:30开出首班列车回乡的旅客,更需要在凌晨时分搭乘电船仔过海,在尖沙咀码头登岸往火车站。

  现时香江几乎所有报社位于港岛,印好的报纸需要使用‘哗啦哗啦’由中环码头运送至尖沙咀,再送到九龙及新界,高峰期有超过200艘来往港九的电船仔。

  小轮在中环码头靠岸,出了码头,周大成招来一辆的士,10点半了,抓紧时间。

  白天,中环这边要比尖沙咀热闹、繁华一点,马路两边的高楼鳞次栉比,街边的广告牌五花八门,街头上车水马龙。

  香江文人办报,最成功者首推金镛,59年金镛35岁时拉同学沈宝新一起创办《明报》,现已11年,后世以12亿港元身家跻身于香江10亿超级富豪之列。

  报社初创时,金镛每天都要忙到深夜,据《明报》老职员回忆:“查先生那时候真的很惨,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两人喝”

  报社在港岛,那时,金庸住在九龙,深夜下班时天星小轮已停航,只好改乘电船仔渡海,但船要等齐六个人才能开,如果要即到即开,需要包租费三元,俩夫妇宁愿捱着深夜冷风等待,也不愿包船过海。

  咖啡、渡船不过是其中两个平常的故事,当年的艰苦可想而知,创业难,守业更难。

  的士来到明报所在的大楼,进入报社办公地方,只见人来人往,办公室里的职员都在紧张、忙碌地工作。

  周大成找了个职员问了下,然后找到金镛的秘书。

  听了俩父子的来意,秘书抱歉的说道:“周先生,不好意思,老板昨天出差,要明天才回来”

  啊,周大成一听这话,有些傻眼,怎么办,转头看儿子。

  周明轩也没想到这样,缘悭一面,如果金镛下午回来的话,还可以逛逛街,吃个饭,午后再过来,现在嘛,算了,以后有机会再见面。

  “那你们总编是谁,今天上班吗”周明轩想既然来一趟,即使不在明报投稿,探听一下行情也好。

  “潘总编上班,你们到。。。”秘书告诉道

  了解清楚后,俩人直接来到总编办公室的门前,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周大成推门而入,正在审稿的潘粤生抬起头来,见一个陌生的男子带着一个小孩进来,疑问道:“你们是?”

  “潘总编,你好,我是一个小说爱好者,这是我写的一部武侠小说,想请您过目”周明轩笑着把稿子放到桌面上。

  一个小孩子写的武侠小说?潘粤生上下打量一番周明轩,放下手中的稿件,狐疑的拿起稿子。

  ‘铁血天骄’,嗯,字写得还行,娟秀工整,拧头望了周明轩一眼,接着浏览下去。

  这是重抄一遍的稿,如果稿子是涂改的初稿,估计周明轩已被赶出门外。

  看着看着,潘粤生轻视的神色逐渐消失,变得认真起来,  3万多字的稿子大致看完,这小说应该没完,只写了一部分,创意新颖,文笔尚可。

  “这部小说真是你写的”潘粤生惊奇道,毕竟一个小孩子能写出一篇文笔通畅的千字文章都很难,更不用说几万字的武侠小说,另外字也不错。

  “是我写的,不过小说是别人帮我重抄的,我的字没那么好”周明轩微点了点头

  “哦,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这位是。。。”潘粤生还不知2人什么身份。

  “潘总编,你好,我叫周大成,这个是我儿子。。。”周大成介绍道

  “那阿轩,你这小说只写到这里,还没写完吧”

  “没有,这只是开始一部分,这本小说根据金镛先生。。。”周明轩把小说背景和思路大概说了一下

  听完后,此时潘粤生算是相信小说由周明轩所写,6岁小孩能写出这种小说,算是个小神童了。

  “潘总编,不知我写的小说能否在贵报发表呢”周明轩又说道

  发表倒是能发表,这小说目前质量还是可以的,潘粤生心想道,问题现在报纸有倪框等一批作家的稿件,《明报周刊》也差不多,两边的稿源都非常稳定,且销量不俗,‘铁血天骄’这部小说才写一部分,很难把其他人稿件撤下换上。

  “阿轩,你稍等,我看看计划先”

  潘粤生从桌子上一摞文件抽出一份,查看起来,一会,说道:“这样,阿轩,你把小说写多一点,下2个星期拿过来给我,可以在《明报周刊》发表,除其之外,你可以把小说放在《武侠与历史》上刊登”

  “武侠与历史?这是一本杂志吧”

  周明轩在旧书店见过,翻了翻,里面除了旧武侠小说,就是历史和文物古迹的介绍,除了《武侠与历史》,还有2本武侠小说杂志,分别是《武侠世界》和《武侠春秋》。

  “是的,每周出一本”潘粤生脸色有些不自然,因为‘武侠与历史’销量差,远比不上市面上另外2本武侠杂志,金镛都想把这本杂志结束掉(封笔之后,这本杂志也结束)。

  “那在上面发表稿费如何”这是周明轩较关心的问题

  “阿轩你是第一次投稿小说吧,由于是新人,一般千字10-20元,我给你最高20元,不过小说质量要如现在这般,太差的话我们会撤稿”

  潘粤生也想把‘铁血天骄’这部小说放在杂志上发表,看能否提升一下销量。

  “这样啊,我想考虑一下”周明轩假装思考了一下,其实一点不想在杂志发表,即使明报周刊也不想,销量比不上报纸,稿费难提高。

  “那好,回去把小说写多一点,欢迎随时来投稿,阿轩,我看好你,继续努力”潘粤生也不多说,鼓励一下周明轩。

  和潘粤生说了“再见”,从总编室出来,周大成说道:“儿子,要不要去看望一下你家明叔”,《明报周刊》在另一层楼办公。

  周明轩看了下父亲的手表,都11点05分,还要赶去另一家报社呢,没空去了,“不了,下次吧,去另一家报社”

  今天来报社没有见到金镛,也不能在明报投稿,周明轩少少有点遗憾,不过人在香江,总有机会碰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