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新青年包青天 > 诡影人间——(十三)

诡影人间——(十三)

小说:新青年包青天作者:江宇佳字数:2373更新时间 : 2020-12-28 20:41:45
  第十三节

  包拯和公孙策再次进入了大同村,不过此番却不能为着换灯了。

  大同村虽地处大铜山腰,但是位置其实比较深,一般赶路的人若走大路,是不能看到大同村的。那晚包拯他们在庭风的带领下,也不知怎的,就穿过了密林,进到了村内。

  “既然有缘进来,遇上事儿了,便也不着急出去了吧。”包拯轻声细语地安慰着公孙策和展昭。

  展昭叹了口气,“包大哥,展昭并不怕耽误时间,我是在想,如果花铃的死不是村里的人所为,那昨晚那两个黑衣人,应该就有重大的嫌疑……他们刺杀你不成,今天,又把目标对准了那个花铃。我担心,如果再不把他二人找出来,怕是还会有更多的人遭殃。”

  “不一定。”公孙策声音很冷静,“包拯和花铃并不认识,凶手杀他们二人的动机是什么?我看啊,花铃的死,和昨夜刺杀我们的黑衣人,并不一定是同一拨的。”

  “还有一个人,那个中年女子。”包拯淡淡道。

  “你是说那个茶肆的店主?”公孙策说,“我也想过,不过今日近看她,年岁该有五六十了,即便她有作案时间,也知道乡兵晨练的习惯,但是花铃毕竟是大辽细作高手,一个老妇人如何能杀她?花铃的尸首,也未曾有中过迷药的迹象。”

  包拯从袖口拿出两块小小圆弧形状的铁片,铁片一侧是像血一样的深红色。“花铃衣衫凌乱,但她身上被矾油腐蚀掉的地方其实很少。如果花铃是在走到村口被带有矾油的石块砸到,那她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往远离石块倒塌的地方跑,即便是逃避不及,她的伤口也应该也不止背上这一块。”包拯起身张开双手,“人在遭遇危险时,本能地都会抬手遮挡,特别是当危险自上而下来的时候,手臂即便不是最先受伤的地方,也是必然会受伤的地方。但是花铃的手臂却没有受伤的迹象。”

  包拯坐回到桌前,“这是其一,其二,这个弧形铁片,是在现场发现的。弧形内侧有矾油腐蚀的迹象所以呈现暗红色,铁片外却没有。”包拯用食指和中指把两块铁片分列排开,“我推测,这是精炼而成的容器碎片,也就是,装矾油的铁瓶。它不是粗糙的铁石,是精炼而成的很薄很小的铁瓶子。”

  “凶手深谙制铁技术,事先把装有矾油的铁瓶放在白马石像前腿弯曲处,并且算好了矾油侵蚀铁片所需要的时间,矾油融掉铁瓶流到石像上,随着白马石像前腿被一点点融掉,石像失去重心,倒下,砸在了花铃的背上。碎石满地,碎掉的铁瓶子,也就被掩藏在了碎铁石中。”

  “可花铃走过村口这么短的时间,即便是炼铁高手,怕是也没有完全的把握石块会恰好砸到她吧?”即便面对现场找到的证据,展昭还是觉得凶手的手法有些太过刁钻。

  公孙策用他的双手无名指揉了揉两鬓太阳穴,“莫非……照你刚才所说,她不是自己走到村口中了招,那就是……”

  包拯点点头,“只有这样,凶手才能在既制造了不在现场的证据,又能造成是意外的同时,掩盖真正的杀人手法。”包拯一言以蔽之。

  “原来如此,我说呢……可花铃后背和脖颈的伤,确实是致死的原因,难道……凶手事先用石块一类的东西砸死了花铃,再把她拖到了村口,等待石像掉落?”展昭经包拯公孙策二人一点拨,如醍醐灌顶,一股脑儿便推理出了一条可能的思路。

  “那么那个妇人就有很大的嫌疑了……可是凶手如何把花铃运送到村口?”

  包拯摇摇头,“还不清楚。”接着他又从一旁拿来了萤雪方才送来的花铃的包袱,“花铃昨夜临走时,还背着包袱,可今日,包袱竟被发现在阁外的小溪中游。”

  “包袱里有什么?”展昭好奇道。

  “日常衣物和一些散碎银两。”包拯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包袱。

  公孙策歪头敲了敲手中的扇柄,“那就怪了,既然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凶手为何要把花铃的包袱丢了?他想要隐藏什么?”

  “反正可以确定的是,凶手定然不为谋财。”展昭一边眉毛高抬,得意地说道。

  “那是,当然不为钱财,这村子的人,都有些怪怪的,好像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目的,讳莫如深的样子……除了那个杨忠郎。“公孙道。

  包拯莞尔,不置可否。“我们去溪边看看吧。”

  “咦,庭风和萤雪她们去哪了?”

  白泽阁外的小溪边,包拯三人正说着,就看见萤雪她们一脸笑意地走来。

  “方才还痛哭不已,现下怎的如此高兴?”公孙策自言自语道。

  可当他们看见萤雪身后一并走来的人时,公孙策显然变得比萤雪她们更高兴了。

  “苒然?你怎么会在这里?你不是……回占婆了么?”公孙策激动不已,此刻脑袋里像是有几个小人不停地在拨动他的神经,让他几乎快忘了案情,心猿意马起来。

  苒然面色却有些凝重,“各位,我们又见面了。”

  小辣椒走过来帮着解释道:“苒然姐姐是追着两个黑衣人来的。”

  苒然点头,“没错,我奉我母亲命,给大宋送些镔铁过来,可半路却遇到了贼人,抢走了镔铁,我的随从都受了重伤,我一人跟踪那两个黑衣人,一直跟到了这个村子,可昨夜,进村后,那两个黑衣人便被我跟丢了。”

  公孙策两腮微红,“是么,那可太巧了。青州一事后,看来东瀛和占婆的争斗,也算是告一段落,环王有心与大宋建交,对于你我,都是可喜可贺的事。”

  苒然有些不买账的样子,“何喜之有?”

  公孙策埋下头,轻咳了一声,一时竟不知如何答话。

  包拯也跟着咳了一声,帮着公孙策道:“苒然姑娘,别来无恙。他乡遇故知,想必就是咱们公孙大人喜上眉梢的事?”

  包拯看向展昭,展昭心领神会,“可不是嘛!公孙大人自从在青州遇上苒然姑娘,深深地被姑娘你的……医术所动心——姑娘不辞而别,我们的公孙大人可是伤心不已呢。”

  苒然听罢歉然地朝他们拱了拱手,“是苒然失了礼。对了,刚才听萤雪说村里有人死了,会不会跟抢走我镔铁的黑衣人有关?”

  公孙策点头,“我们方才也在说这事儿,这不,这条小溪,便是找到死者花铃包袱的地方。萤雪,是你先发现包袱的么?”

  萤雪点头,走到日间她发现包袱的溪水处,“就是这里,包袱被搁浅在水湾。”

  “这水,怎的如此奇怪?”包拯道。

  大同村西高东低,溪水虽然环环绕绕,但是走势也是从高到低的,所以西边重明阁方向是上游,而白泽阁是中游,东边义庄方向便是下游。可是现下中游的溪水,在上游源源不断的冲击下,偶尔竟有些往高处反流的迹象。

  “见了鬼了?水竟往高处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