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杠三国 > 第五十八章 缺人啊

第五十八章 缺人啊

小说:杠三国作者:梦醒最悲凉字数:2176更新时间 : 2021-01-17 16:36:39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徐州都脚不沾地的忙了起来,包括新加入进来的司马徽,诸葛亮等人。

  在这忙乱之中,阎象见到了朱言,他显得很恭敬,然后提出了结盟之说,朱言拒绝了。

  本来按照统一战线的标准,应该团结大多数人,打小部分人。

  但是袁术本来就实力衰弱,朱言也早下定决心,等大典之后,就先吃了最弱的袁术,这个时候结盟,转头再去攻打,就名不正言不顺。

  所以朱言告诉阎象,我们两家之间,有着道路上的根本差别,除非袁术愿意进行土改,不然没有结盟的基础。

  阎象虽然并不抱有太大希望,但此时,还是很失望。

  袁术已经穷途末路,如果能够得到刚刚打败曹操,声势大振的徐州的支持,或许还可以再把这条命吊住几时,现在朱言已经明确拒绝。或许,袁术就真的只能有投降袁绍一条路可以走了。

  但他还是不死心,提出:“若是陛下献玉玺于徐州呢?”

  朱言愣了一下,玉玺是个宝物,在后世,早已失踪。如果能得到玉玺,朱言当然高兴。

  但朱言还是拒绝了,他说:“玉玺代表的是天赋皇权,对于徐州来说,并无用处。”

  阎象默然,他知道朱言说的对。

  虽然现在大典还没有举行,但政府的架构早已经在《人民主义》的请帖中,早已公布。

  若果今后连皇帝都没有了,要这玉玺,确实没用。

  阎象很有些穷途末路的痛苦,他问:“就算路线不同,但应该也有敌我之分。难道徐州真的打算同时与天下诸侯为敌,对天下世家,都斩尽杀绝吗?”

  朱言道:“自然不会如此,徐州也渴望拥有盟友,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双方必须拥有共同的理念,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不然就算是暂时结盟,最终也一定会兵戎相见。”

  阎象摇头道:“天下诸侯,若是想要把自己的体制改得像徐州一样,必定会先崩溃了,如此,谁还会愿意与徐州结盟呢?”

  “若是如此,徐州不会得到一个盟友,却定会遭到全天下诸侯的联合攻击。”

  “将军非不智之人,为何不先缓和一下,再徐徐图之?”

  朱言摇头道:“现在天下百姓都还习惯于有皇帝。徐州推动改革,是从上到下,推行出去的。所以此时更必须坚守自己的道路,让广大百姓看到我们与以往的朝代不同,比以往的体制更好,他们才会更快的接受和拥护我们的体制。”

  “如果此时与其他诸侯结盟,会让百姓认为,我们与之前的诸侯,之前的朝代并无差别,都是为了利益。”

  “我们拒绝不能与我们实行同一理念的诸侯结盟,就是要告诉他们,我们这么做,是为了大道。要告诉他们,什么人是敌人,什么人可以是朋友。”

  “至于天下诸侯,群起来攻,或许会,或许不会,但也只有在最危险的困难下坚持下来,我们也才能向天下证明,我们的体制的优越性,也才能真正让我们的组织,人心真正的凝聚起来。”

  阎象看着似乎还有些兴奋起来的朱言,有那么一刻,他都有些怀疑,这人是不是一个疯子。

  阎象想要结盟无果,朱言却反而劝道:“袁将军已经穷途末路也,先生明天时,何不趁早退去?”

  阎象苦笑道:“陛下与我有恩,吾岂能临危逃命,抛弃主公。”

  朱言知道,想要拉拢阎象,暂时是不行了,只能举杯道:“先生忠义,吾敬将军一杯。”

  转眼,来到了五月初四。

  典礼放在徐州城门口举行,无数民众早已聚集在城楼下,激动异常。

  辰时刚到,朱言带着陈宫等人登上城墙,下面迎来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虽然场面与后世的场面相比,相差太大,但朱言看着数万的百姓齐声欢呼,还是激动的不行。

  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拿起铜片打造的简易喇叭,大声宣布道:“徐州临时政府,今天,成立了。”

  下面巨大的欢呼声如同海浪一样,一排接一排的传来,城楼上的众人,都有一种心潮滂湃的感觉。

  很多人都明白,从今往后,华夏民族的历史,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下面是宣誓就职,朱言、陈宫、张辽……

  还有已经在改编的徐州第二军司令臧霸等人。

  然后又是宣布和解读初步编撰成册的法典。

  一直到未时,典礼才算结束。

  第二天,差不多已经改编完成的徐州第一军由张辽亲自带领,出征寿春。

  高顺改任徐州警备司令,负责徐州安全。

  广陵的陈登父子,早已跑到了许昌,徐州现在,除了没有名头的下邳,都已经完被朱言收归麾下。

  臧霸的第二军将会在改组之后,分散各地,进行土地革命,还有政策宣传。

  那时候,徐州将成为铁桶一块。

  朱言对于张辽的出征,并不能投入大量的时间关注。

  徐州现在缺人,很多人都是身兼数职。

  庞统随着张辽出征。

  徐庶和诸葛亮都被朱言拉来,充当参谋。

  最要命的还是他们每个人都必须去当老师讲学,三个大学里,轮流讲。

  每天上课的时间,竟然还要超过当官的时间。

  除此之外,竟然晚上还有扫盲班,他们还是要去。

  唯一的好处是,这个扫盲班只要求识字,所以还是从徐州百姓之中挖出了一些人,那些人白天在三所大学分别上课,晚上就去给百姓做扫盲。

  这完全是不把人当人用,一个月下来,从陈宫到下面的王楷等人,每个人都瘦了好几斤。

  徐庶就曾开玩笑的抱怨,早知道当官是这样的,朱言当初招揽他的时候,他就要好好考虑了。

  但没办法,谁叫徐州缺人呢。

  朱言让每个人都疯狂拉人,首先大家都还考虑要有才学的,品德也要好的人才去信招揽。

  但现在,只要是认识的,甚至是不认识的,只要是识字的,就都赶紧去信,先把人骗来再说。

  就算到了徐州,不能当官,当个老师是没问题的不是。

  于是好多出头无路的寒门士子就逐渐汇集到了徐州。

  诸葛亮他们很忙,但最忙的还是朱言,除了大事都要参与,还要兼顾几个工厂,简单的物理化,还有数学,基本上都是他在讲课。

  晚上还要与司马徽,诸葛亮等人一起编写教材。

  还好,现在三所大学人很少,都只挤在一座宅子里。物理化这些就三个学校的人一起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