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做世家女 > 第二十五章 慈而不宁

第二十五章 慈而不宁

小说:重做世家女作者:鹦鹉洲客字数:2079更新时间 : 2021-01-14 09:13:03
  皇帝即刻口谕,晋封高丽国宝镜公主为大周郡主,留在宫中陪伴太后。众人纷纷称颂皇帝盛德,如此厚待藩属国,祈愿大周边境永保安宁。

  盛宴直到夜深才结束,崔宁离开皇宫来到宫门时,发现侍郎府的大伯父、大伯娘和自己的兄嫂已经等了许久。她惴惴不安地给长辈们行了礼,崔逸摆摆手,温声说,

  “宁儿,你起来吧,今日宴后,皇上专门召见了我,对你大加褒奖,赞我崔氏人才辈出。宝镜郡主以后要在宫中居住,言语不通,甚是不便,皇帝令你不时进宫陪侍,明日会有特旨下来,封你为乡君,这样进宫相处更方便,今日时辰不早了,且回家歇息,明日早点来我府中接旨吧。此乃国家大事,你需谨遵圣意,凡事多向你大伯母请教。今晚,我就向清河家中写信禀报此事吧!”

  喧闹了一整天的慈宁宫终于安静下来。满宫绚丽的彩灯在寂静的夜里随风摇曳,显得越发落寞。

  郑太后疲惫地俯身躺在榻上,她披散着头发、伸开身体,身边的徐尚宫为她按摩着头皮,看着这幅情景,你很难相信母仪天下数十年的大周太后私底下也有如此仪态。没有一个人能一直端着,你所见到的庄严面孔不过人生这场戏的面孔之一罢了。



  “太后娘娘是大周百年来最有福气的女子了,看今日这排场,皇帝真是再孝顺不过了,所谓太后以天下养就是这样罢了!”

  徐尚宫一边按摩,一边细声细气地在太后耳边絮叨着。

  郑太后睁开微闭的眼睛,微笑道,

  “是啊,皇帝一向是个有心人!”

  这话还真不好接,徐尚宫一时沉默了,她自年轻时就随郑太后进宫,在这宫中几十年侍候这位无宠无子的皇后,深知这位老妇心中的委屈和愤懑,纵有泼天富贵又如何,无意无趣而已。

  郑太后的思绪也飘到了几十年初进宫的时候,那时的她依然沉浸在被册封为皇后的喜悦中,竟然没有发现先皇的笑意从未及于眼底,皇帝对世家的忌惮和防备没有一刻放下过,这就注定了她永远不可能生下属于自己的儿子。唯一能够生下的女儿就是皇帝对她最大的恩赐了。可惜她过了很久才明白这一点,之后皇帝有多少宠妃、生下多少皇子她都不在意了。当然她也有所筹划,安排她的宫人生下皇子抱养在自己宫里,亲自教导,最后辅助他登上皇位。但先皇在临终前却赐死了他的生母,让她百口莫辩,先皇的心机之深让人不寒而栗,他是想让这对母子永远有一个不可宣于口的心结!

  皇帝一直对她很孝顺,经常来请安,对她的家族也颇为照顾,她也很知趣,对于他的政务安排十分配合,对于他的后宫从不过问,帝王家的嫡母庶子,能够这样,不是已经很完美了吗?自己已经年愈六十了,此生还有何求呢?

  郑太后微微挥了一下手,徐尚宫马上就停止了按摩,轻轻地放下幔帐,熄了烛火,慢慢退出去了,只留下这个大周最高贵的女人一人躺在无尽的黑夜中。

  此时的大周皇帝却还没有歇下,他放下刚刚批完的奏折,舒展了一下脖子和胳膊,御前首领太监钱公公连忙上前递上一盅银耳莲子羹,说道,

  “这是皇后娘娘吩咐给您送过来的,说您今天为太后寿宴的事情忙了一整天,必定十分劳累,奏折又不肯拉下,忙完还不知道是几更了,吩咐着给您备好银耳汤,让您早点歇息呢!”

  皇帝喝着银耳汤,笑道,

  “你这老货倒会说话,又得了皇后娘娘多少赏钱?”

  钱公公是自幼就开始服侍晋王的,皇帝十岁时得的封号,两人差不多是一起长大,私下说话十分随意,他得意地说,

  “皇后娘娘赏我是因为服侍陛下您服侍的得好,跟我会说话有什么关系!”

  “皇后娘娘这几天也是累坏了,好歹这事是顺顺利利办下了,只等着过个好年了!对了,那宝镜公主安排在哪一处了?”

  “禀陛下,宴会结束后,慈宁宫的徐尚宫亲自来回过,太后将她安置在慈宁宫的凝紫阁,就在主殿旁边,便于太后早晚看顾。”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

  皇帝是六岁之后才知道自己不是太后所生,当时的皇后娘娘抚育他十分细心,一饮一食都是亲自过问,开蒙读书也是遍选鸿儒,令其它皇子羡慕不已,一次和三哥打架,三哥骂他是贱妇之子却充嫡子,他才知道自己不是母后所生,他至今都忘不了母后望着三哥时露出的阴狠目光!

  从此他面对母后时再也不敢放肆,总是孺慕中带着感激之情。后来诸子争储过程中,母后为了他能登上皇位,不遗余力地打击其他嫔妃和皇子,无所不用其极。可是在先帝过世后,他身边的大太监却拿出一封遗诏,命他的生母,一直避居侧宫的杨妃陪葬。母后听到这个诏命,直接晕了过去。他第一次感到父皇的心思是如此的叵测难料,也许父皇是在最后一次教他如何为君吧?又或许父皇是在警告太后,不可仗着抚育之情干涉朝政吧,毕竟母后背后的郑氏,也是一个实力强劲的世家。无论是哪个原因,他都从来没有相信是母后赐死了生母。但他必须做出模糊的姿态,才能避免郑氏借势做大。

  不管是为君还是为子,都很累啊!

  好在太后和自己一直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她从不越雷池半步,尽心做好一个慈祥大度的长辈,对儿孙关怀备至却从不多说。而他对自己的母亲自然是尊崇备至,每隔几天都要亲自到慈宁宫问安,实在是忙于国事去不了都要派遣心腹太监去问候起居。这次太后六十大寿更是极尽铺张之能事,当然也是国家扬威的需要。太后对和高丽结盟之事也极为支持,尽力张罗,也只好辛苦她老人家一段时间了。

  他对目前的母子状态还是满意的,天子之家的安定才是天下之福,可是内心深处知道,他们永远回不到他幼年时母子亲密无间的感觉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