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江山一赴 > 第七章:看履踏青云(一)

第七章:看履踏青云(一)

小说:江山一赴作者:如墨在腾字数:4444更新时间 : 2021-01-10 19:05:35
  第二日早早起来,琴川带着几个丫鬟,伺候着梳妆更衣,苏怜沉默的看着镜中的自己,忽然开口问道:“琴川,皇后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琴川一面帮她试着发簪,一面笑着回道:“回主子的话,皇后娘娘是个极好相处的人,主子不必紧张,见了便知。”

  苏怜点了点头,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的打扮完毕,一旁轻絮忍不住叹道:“来来回回试了几套衣服,奴婢才知道,好看的人是不挑衣服的。”琴川笑道:“正是这个道理。”

  说话间,收拾完毕,琴川和轻絮陪苏怜出了凝和宫,向长秋宫中走去,东方初晓,天色还十分低暗,但宫中已经颇显热闹,四处可见匆匆忙忙走过的宫人。

  晨寒陡峭,走起路来还稍微暖和一点,长秋宫离凝和宫亦颇有点距离,三人走了许久方才到了长秋宫前,刚到宫门口,便看到一个和苏怜一样按品级梳妆的女子,带着丫鬟从另外一个方向过来。苏怜远远看到便认出是江菱,这边江菱也注意到了苏怜,满脸笑容的向她招着手,然后靠了过来:“苏怜你也来了。”苏怜也是回道:“几日未见了。”江菱嘻嘻笑道:“我还向宫里人打听了你的住所,只是昨日太忙,来不及去拜访你。”

  苏怜轻笑着点头,心想着这江菱果然是个天真浪漫的人,两人说话间已进了长秋宫中,到了院里,迎面是一个凤凰呈祥大石屏风,屏风前有两个老嬷嬷见苏怜等人进来,忙凑上了,行礼告了安,便引两人绕过屏风去。这边江菱也不敢再嬉笑着说话,屏气凝神的跟在后面。过了屏风便是长秋宫大殿,殿外廊下站了一排宫女,皆低着头,一声不闻。门前候着两人,都在教引司中见过,苏怜一时也记不起姓名来,想来此次一同进宫选为妃嫔的四人便是她们四个了。这边四人都到了,便有一个嬷嬷进去通报,然后传令请四人进去,各自带来的下人则侯在外面。还未进到殿中,便听到一阵银铃般的说笑声传来:“新来的妹妹们到了,我便不叨扰了,让她们给姐姐请安吧。”只听话落,一个穿着大红锦缎留仙裙的女子迎面走来,所看处只见妆容富丽,行动处便听金玉琳琅。一旁老嬷嬷忙行礼道:“贤妃娘娘请走好。”

  一旁苏怜四人才知道这是玉喜宫沈贤妃,都纷纷停下行礼问好。那贤妃也不在意四人,只往前走,但路过苏怜身旁时,她却停步细细的看了看苏怜道:“这便是那位苏婕妤吧,果然天下无双。”苏怜低着头,也不回话。那贤妃冷笑一声,又下劲盯了她两眼方才扬长而去。

  一旁江菱悄悄看了看贤妃背影,拉了拉苏怜袖子朝她眨了眨眼,苏怜对她轻轻一笑,四人便一齐进了屋中。

  初见皇后的规矩苏怜在教引司中便学过,来的一路,琴川又细细跟她讲了一遍,苏怜自然做的一丝不乱,一旁江菱虽有些慌忙,但好歹并未出错。等到上面传来一阵温和的声音,四人才被宫人扶着坐下,苏怜这才有机会抬头看向长秋宫的主人当今皇后温清河,虽只是接见几位新进宫的妃嫔,但她仍颇为庄重的穿了锦黄色鞠衣,着了玉带金袜,簪了宝钗玉滴。眉间落了一点朱砂,温婉动人。

  温清河与四人略作交谈,苏怜虽极少话,但心中却已明白为何琴川说这位皇后娘娘极好相处,这温清河谈吐十分柔顺,丝毫没有六宫之主的威势,与刚才遇见的那位锋芒毕露的贤妃截然相反。

  苏怜这样想着,上方的温清河也在谈笑间悄悄的打量着苏怜,她嫁入太子府距今已有十年,与庄岚一直相敬如宾,也深知他的脾性,自然也知这位让庄岚近些时日朝思暮想的民间女子,她一进宫,便破例以婕妤的品阶住进了凝和宫中,昨日更是与庄岚一同乘辇,在宫中传的沸沸扬扬。想到此处,温清河不禁又多看了苏怜几眼,一方面惊异于这世间竟有这样的绝色,一方面她也注意到眼前这位并非侯门之家的女子,竟有着超脱寻常的泰然自若。她性子和顺,虽然苏怜一进宫坏了些规矩,但她想着那也是皇上做主,苏怜也无法违背,因此倒是更多赞叹皇上眼光果然不凡。

  而下面坐着的其他三人,见温清河亲切近人,一时倒也慢慢把提着的心放松下来,彼此谈笑起来,如此过了半晌,方才一一起身向温清河告退。

  出了长秋宫,因江菱所住披芳阁与凝和宫并不同向,江菱便抓着苏怜袖子道:“若是闲了定要来看看我,在这里好生无聊。”苏怜点头答应了,跟一旁另两位一同进宫的一位姓陈,一位姓吴的两位美人互相告了别,然后方才对江菱道:“这里不同外面,要看好你的宫人,说话前要三思。”江菱连连点头,两人又说了几句话,方才各自回宫。

  苏怜回到凝和宫已快正午,琴川刚扶她坐下,换了衣饰,只见凝和宫中领头做事的小太监唤作崔卢的进来叩首道:“启禀主子,尚食局遣了两个厨娘过来,说奉陛下旨意,要来见过主子,问清楚主子往日里爱吃些什么。”

  苏怜想起昨日庄岚提到过此事,便让两人进来,不一会果进来两个五十多岁,粗手大脚的老妇,向苏怜行了礼。苏怜点头问了好,因问道两人是哪里人氏,其中一个胆大些的抬头回道:“奴婢是邵松长亭县人,她是韩州人,我俩都是当年江南打仗时跟着父母到京城来的。”

  苏怜笑道:“长亭与烟宁很近,倒是半个同乡了。”那厨娘忙笑道:“奴婢两个都从小做了一手江南菜,娘娘喜欢什么,往后吩咐就是。”苏怜自幼体弱怯食,因而说道:“倒也没什么很喜欢的,只要清淡些便好。”这样说着,她又想了想,笑道:“若是夏天能做点糍耙,那是最好的了。”

  随口说了两句,崔卢便领两人下去,收拾厨房。因是二人刚到,午膳仍是尚食局来送,几个宫人捧了数个锦盒进来,屋里轻絮与另一个唤作碎霞的丫鬟接了,在案上一一打开,里面是银干蒸粉藕,葱丝鲈鱼,蟹粉斩肉,另有几样苏怜也看不出什么东西的菜色,还有松瓤米糕和如意梅花卷两碟,最后是一碗银鱼虾仁粥。乱七八糟的摆了一桌子,轻絮一面给苏怜布菜一面笑道:“皇上可真想着主子,一面派厨娘过来,一面今天的午膳也想着。”

  苏怜知这不是寻常妃嫔的规格,她倒也不在意,这边琴川夹了些鱼肚到碟中给苏怜,苏怜接了又笑道:“不用这般麻烦,我自己来才能吃出滋味。”

  琴川应了是,苏怜又问道:“对了,若是我想要些书,是让你们去买,还是什么?”

  琴川笑道:“主子想要什么,写个单子,我让人去尚宫局中拿就是了。”

  “罢了。”苏怜喝了点粥道:“过些日子再说吧。”

  这样说着话,等苏怜喝了茶漱口,一桌菜点也只动了几筷,琴川便命人收了,赏给宫里小丫鬟们去吃。昨晚睡得本就不好,今早又来回走了许多路,苏怜午后懒懒的挨在床上,不觉间便慢慢睡去。琴川忙让屋中下人都小声出去,自己又小心给苏怜披了被子,听到外面有嘈杂之声,正想出去呵斥她们安静些,转过身去,却猛地看到庄岚站在身后,饶是琴川定力,也是一惊,正要下跪,庄岚却给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然后挥手示意她出去,琴川轻轻行了一礼告退,庄岚这才看向眼前的苏怜,只见她靠在榻上,额前长发有些散乱,遮挡着紧闭的双眸,偶能看到长长的眼睫。庄岚就这样坐在一旁的椅上,带着浅笑看着眼前的女子,直到她缓缓睁开眼睛。

  苏怜揉着双眼,才发现视线中只有一个穿着锦缎的男子,他的唇畔挂着浅笑,俊逸的脸庞上全无高高在上的威严。苏怜理了理发梢,从床上下来正想行礼,却被庄岚起身扶住,仍让她坐下,苏怜只好问道:“陛下几时来的。”庄岚笑道:“朕在这坐了有半个时辰了。”刚刚睡醒,神智还有些昏昏,苏怜面色微微一红,低着头道:“原来陛下还有看别人睡觉的兴趣。”

  庄岚倒是第一次看到她这般小女儿的形容,心神俱是一荡,他坐在苏怜身旁,拉着她的手道:“多少妙笔丹青,也画不出朕的怜儿,半个时辰而已,朕往后要看几十年也不能看够。”说着,他看苏怜低着头,没有回话,便又笑道:“今早,可见到清河了?”

  苏怜点了点头,庄岚又道:“皇后性子温和,你不用怕她。”苏怜道:“臣妾平日都在自己宫中,自然不会冒犯谁。”

  “也不用太拘着自己,闲时便出去走动走动。”庄岚说着,看了看窗外道:“本想留在你这用晚膳,但这两日有些大事,一会儿还要去见礼部的官员。”

  苏怜略一思索,便随口回道:“陛下说的可是殿试。”庄岚倒是没想到苏怜轻易的便猜到了,也是笑道:“是的了,此次殿试可还有你的熟人。”苏怜点了点头道:“是任凡哥哥吧,他也考中了?”“会试考了第四名。”庄岚想起此前几次召见任凡时,对方善谈从容的模样笑道:“想来殿试能更高些。”

  谈笑间,他已站起身来,苏怜也跟着一同起身,门前候着的轻絮等人忙过来帮她整理衣衫,庄岚突然像想起什么道:“对了,我记得你与任凡的妹妹十分要好,殿试之后,我会跟任凡说,若他妹妹有空,便准她来宫中找你玩,你们许久未见,也能让你平时没那么无聊些。”

  一年相别,苏怜自然挂念任殊,她谢了恩,再抬头时,却看到庄岚已站到眼前,轻轻搂住她,然后在她额前浅浅一吻,带着笑在苏怜耳畔轻声道:“朕先去忙朝事,晚上再来陪你。”

  庄岚离了凝和宫,便乘辇往泰昌殿而去,三年一次的殿试是紧要大事,纵然庄岚平日懒散,也不敢怠慢。匆匆赶到泰昌殿,只见礼部尚书路鼎山,户部尚书孟伦,领着数个翰林学士都在殿外侯着,见庄岚来了,受召进殿行礼参见了,孟伦便一面捧了今次通过会试,要来参加殿试的名单给庄岚一面陈奏道:“启禀皇上,天恩浩荡,九州万方无不思念报效,今次会试共录取各地考生二百七十六人,其中太学生四十七人,余下皆是各地举人。请圣上详阅。”

  庄岚之前便草草看过礼部放榜的名单,这次是为殿试而整理的名册,更加详细,都注明了考生籍贯,生辰。庄岚看了一看,笑道:“今年偏远之地也出了些人才。”说着他指了指名册上头名,上面写着两个遒劲的大字:顾锋。后面又注了一行小字:盛德十二年生甘阳人氏。庄岚又向孟伦问道:“这新科会元,孟大人主考可见到了。”

  孟伦忙回道:“回圣上,此人臣未曾见到,但他的试卷是臣亲自所评,臣略了解了些,此人出身宣州府甘阳寒门,并非官宦人家。”

  “寒门?”庄岚闻言眉头微微一挑,两榜科甲,自古便多取自诗书世家,少见薄祚寒门,他倒是起了几分兴趣,因而向孟伦道:“此人试卷,孟大人可带了?”孟伦恭声道:“回圣上,试卷暂在礼部封存,圣上若对他试卷中的文章有兴趣,臣评卷时看了,写给陛下就是。”

  庄岚点头,命贵骆取了纸笔赐座。这边孟伦在一旁默写,路鼎山又给贵骆递了一个折子,然后向庄岚道:“启禀皇上,这是礼部和翰林院一起拟的几个殿试题目,请陛下甄选。”

  庄岚看了笑道:“别的倒也罢了,这对北方匈人用兵之题不好,北边不打仗这么些年了,改作西狄恰当。”路鼎山忙道:“通慧无过圣上,臣等愚钝了,当以西狄为妙。”庄岚用朱笔批改了,然后笑道:“不是愚钝了,西狄守备韬略皆是朕的岳丈定下的,议论怕是不敢。而燕王到底远了些,如今是朕改的就无妨了。”说着他又和几个翰林学士略做商议,便定了下题目。这边孟伦已写好那顾锋的文章递上,庄岚读了,果然挥洒自如,笔力极深,更难得是其中见识,皆入木三分。庄岚连读了两遍,方才笑道:“果然极好的文章,更难得是寒门中人,后日爱卿可与朕一同看看此人。”

  孟伦忙应了,然后回道:“圣德巍巍,天下人材,方能无论出身,尽为陛下所用。”这边庄岚又与礼部商议了几处琐事,众大臣方才告退,按制今日定下殿试题目,两位尚书和几位翰林学士一起,都不能外出,因此贵骆命人领众臣往宫旁文华苑中住下,以备明日殿试。而与此同时,在夜幕降下的建宁城中,正有二百多人各自忙碌,但相同的是,明日他们将汇聚于一处,十年寒窗,将登金殿,一展毕生所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