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刀与表 > 第一章 限武令

第一章 限武令

小说:刀与表作者:田田田野字数:2207更新时间 : 2020-08-05 20:47:00
天下大势分合不定,想要成就一方霸业登顶中原,自古便是历代君王不停思索,满朝士子抱有幻想的难题。

                历史上仅仅有四个朝代曾经做出统一天下建立庞大帝国的壮举,其中也有一位是发迹于南方荒蛮之地。但是无论是出身于何地的帝王,只要做成了这功垂千秋的壮举,无一不是定都王国北方,用坐北朝南的姿势俯瞰天下。

                其中自是有黄老学说的乘龙思想作为根基,更是由于在地理上,北方多平原,容易屯兵驻扎,更容易对皇权形成保护。

                衍城以国号命名,正是天下大权的中心所在。开国皇帝统一中原后,迁都于此,临近北燕国故地,西面相邻即是北方最大的粮食产地,农业发达,为王朝中心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给养。

                一位身材魁梧,蓄长须,面容和蔼却在举手投足之间充满杀伐气焰,眉宇间更是有着让人不敢直视锋芒的老人,此刻正坐在建章殿正中间以纯金打造的龙椅上,身旁站了个手持拂尘的清癯老者。老者身穿一身绣金道袍,白发白须,仙风道骨竟似天上谪仙人下凡一般。

                殿内正襟危坐了几名在王朝内已是掌管一方生杀大权的权臣,其中更有两名领兵数十万的王朝最高武将,所有人都正等着龙椅上的魁梧老人一锤定音。

                感觉年岁渐长,逐渐力有不逮的威衍国第三代皇帝,正打算效仿先皇,跟随身旁这位有着国师头衔的道士,去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闭关。

                不同于濯阳六镇地处偏南炎热多雨的环境,衍城里刚刚经历过严冬的洗礼,此刻虽已天气逐渐转暖,但是抵挡不住料峭春寒。建章殿里燃着火炉,却依然让人忍不住想裹紧身上衣衫。

                皇帝大手一挥,陆续有宫女捧着精致食盒排队走入,食盒依次摆在大臣的面前,皇帝和道人身边也各自摆了一份。

                “这是辽东刚刚进贡来的冬蟹,配了暖过的醇酒,诸位大人先暖暖身子。”皇帝笑着开口说道,声音不像外表那样粗犷豪迈,却是像饱学的书生一样绵柔。

                大臣们谢恩声不绝于耳,皇帝摆摆手道:“蟹子数量有限,在早朝分发不免让没得到的臣子们对你们心生嫉妒,所以才把大家一起招到这偏殿来。这次就当是家宴,你们都是我朝的肱骨重臣,君臣礼仪就先放一放吧。”

                大臣们除了两位武官将军,是皇帝登机后才晋升或是世袭了官位,其余文臣大多是先皇时期便有功名在身的朝廷重臣,自然不会像那些着急表忠心的年轻臣子那样,听了皇帝这番话便佯装掩面哭泣感谢皇帝大恩。都是只抬起手像皇帝微微示意,就都撸起袖子打开食盒一手抓着一个肥肥的蟹子啃了起来。

                  皇帝也一口冬蟹一口酒,吃的不亦乐乎,身旁的道人却也没有顾忌自己国师的形象,干脆直接蹲在地上,吃得满嘴流油。

                身为一朝国师,地位自是超凡,修行道行也是高深莫测。更被人称道的是他的不拘小节,为人处事十分通达,衍城无论大小官员有事求于他只要不是他不该有所涉及的政事,疑难杂症或者武学难题,他都愿尽心尽力相助。

                皇帝放下手中的一只蟹腿,面色诚恳的向诸位还在抱着蟹子苦战的大臣说道:“如今虽然百姓算得上安居乐业,但朕十分自知。朕不像开国皇帝那般拥有开疆拓土的能力和野心,也不像先皇那样勤勉,只算得上是守成有余的皇帝。若不是先祖留下这么大一份基业,让朕不得不时刻意识到肩上担子的重量,碍于天赋也坐不得如此高位。所以朕登基以来,政事上一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能让百姓尽量安居乐业,就已经满足朕心中的期望了,朕只敢寄希望于后辈,希望后辈子孙才学能强于朕。所以朕向来不敢仗着身份太过放肆,至少不能留给后人一个收拾不起的烂摊子。”

                诸位大臣面面相觑,开国皇帝开始朝廷内便不设丞相一职,礼部尚书文馥在先皇时代就以直言善谏著称,耿直不阿,隐隐有文臣之首的趋势。

                文馥抬头目视皇帝,道:“人贵有自知,陛下的这份自知不说自谦与否,都已经是不可多得的良君品格。想那曾经也曾统一过中原的四个朝代,三个都是二世而亡,有一个甚至才上位十余年就被百姓推翻,皆是因为他们没有这番自知。”

                文馥顿了顿,接着说道:“想我朝自开国皇帝以来,历经七十八载,不见颓势,更是连年风调雨顺百姓安乐,都是因为先皇和陛下的励精图治,武帝开疆立业功过千秋,但是就像朝政向来都是武人开国文人治国,眼下正值太平盛世,正是需要陛下您这样的皇帝去守护这一番基业啊!”

                诸位大臣连连点头称是,任谁都受不住这么一番吹捧,更何况是由向来以直言不讳著称的礼部尚书文馥口中说出,皇帝心里知道对于这番吹捧,自己算是勉强受得起,所以也不由得跟着笑了起来。

                文馥喝了一口壶中温热的醇酒,接着说道:“所以我与诸位大臣,还有两位将军,一同商讨出了应对江湖武人的方法,为了完善此法,更是征询了很多在江湖中地位斐然家族的意见。”

                户部侍郎是在场为数不多皇帝即位后才选拔上来的官员,正值壮年,当年乡试会试殿试都是探花,锋芒远逊于当年状元的他入朝后却如游鱼入海,越发顺风顺水,一路攀升上了户部侍郎的位置,把当年同科状元甩到身后不知多少杆子远,并且确实是有着真实才学,让皇帝越发喜爱。

                户部侍郎田之之接过文馥的话说道:“自古武人开疆拓土,文人治世不假,分工协作相得益彰。历朝历代也都讲究江湖事江湖了,只要不以武乱禁,做出为害乡里草菅人命的事,朝廷也都不过多干涉。虽然江湖中人在为官者看来不过是草莽武夫,但是在民间盘根错节势力颇深,不能太过小瞧了他们。但是若太把他们当回事,损了朝廷威严,倒也不至于。只不过反观历朝历代,朝代的更迭不乏草莽中人揭竿起义,虽然最后成事者寥寥,就算有最后也会被更擅长权谋的奸臣抢去了油水。但是一座王朝的颓势,一般都是先显现于江湖。江湖乱王朝不一定乱,但是王朝乱江湖必先乱啊,所以臣觉得由朝廷伸手接管江湖,势在必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