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道出江平 > 第3章,道之道

第3章,道之道

小说:道出江平作者:地牯牛字数:3288更新时间 : 2020-09-02 22:05:00
崇真观的位置是个小山坡,大小堂殿星罗棋布,随行就势的摆成了三个层次;最底下是大殿和两排厢房,厢房一部分住着道童,第二层是五个道士住的地方,还有几个小殿围成了一个天井,最上层则是观主住的地方。

三皮被大师兄喊上来的时候,秦道长正站在天井的几棵古松之间,刚巧做完了一个“收式”。

天井里的这九颗松树很有来历,当初刚来道观时,陈三皮笑话秦篆像个假小子:

“是不是观里都是爷们的原因啊?熏染的你丫头不丫头小子不小子的。”

秦篆嘴撇得能拴头老牛:“夯货,咱观里还有九女松知道不?十个女的,十个!”

很久很久以前,据说是炎黄大帝还没有出世的时候,王母娘娘的天蚕偷偷爬出来掉到了洞庭湖畔,天宫派出九名仙女到洞庭湖畔去取天蚕丝回去织彩云。九个仙女小丫头初到凡间,好奇、新鲜,简直是乐翻了天!仙女们瞧见湖水微波荡漾,清澈见底,游鱼浅戏,一时玩兴大发,纷纷跳到湖里玩起水来,你泼她个水幕天,她来个水盖山……

哎呀,附近的百姓可倒了霉,小仙女施法,那也是翻江倒海的大能啊,当仙女们醒悟过来时,溢出的大水已经冲到了江平县南,为了阻止大水漫城,几个仙女幻化成参天巨柏,枝丫相交、松叶相连,迫使洪水改了道,流到了荒野山坳里。天宫为了惩罚她们,在此以松清节、忏悔十万年。

现在看来,这九颗松树盘曲多姿、娇嫩青翠,虬枝婀娜、竖纹清晰,确实有树中美妇之态。

这时,秦道长抚摸着松树的皴皮,从袖夹里掏出一把鹿脊筋丝做的木弹弓来,陈三皮的脸立刻红了,心想:我说怎么不见了呢?原来在师父这,一定又是大师兄不小心“捡到的”。这一小段鹿筋可是陈三皮用整整一天才钓上来的潭中老鳖向猎户换来的,那个时候,虎多鹿少,很精贵的。

其实,陈英启第一次带三皮来崇真观时,三皮就发现了九女松的秘密:在树顶的枝叶里藏着很多的猫头鹰,那天三皮趁着父亲和道长交谈时认真的数了数,居然有二十三只;后来,可爱的小篆儿再给陈三皮讲“九女松”的传说时,她哪知道三皮感兴趣地是那好多的猫头鹰。

待到真正拜师以后,陈三皮晚上住在厢房里,半夜听着那瘆人的叫声,就已经决定了它们的命运。

师父把弹弓扔给了三皮:

“波儿啊,这些日子,观里的老鼠啊、蛇啊都多了;民间虽然认为猫头鹰是不祥之物,其实是益鸟,不要都赶跑了;这九女松啊,也就只有猫头鹰才来留宿,现在也少了许多的生气。”

 三皮汗颜:“是,师父!”

“这两年为师主要是趁着你年幼,引导你熟悉人体经络,勤修武艺,打下基础。一直没有把法术的传授当做重点;其实,为师所要传授的法术都在平日里让你背诵的古籍当中。”

“师父,就是《连山易》《归藏易》《渊海子平》《巾箱秘术》这些东西吗?”

“这可不是随意的东西,有些已经是孤本了。”

“那师父您为什么光让我抄写背诵,不给我讲解呢?”

“傻徒儿,道法自然,我们道门讲究的是自悟啊!”秦道长是不会承认的,其实很多地方他也看不懂。

道家起源于人文始祖黄帝,老子将之发扬光大;老子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即“真、善、美”,芸芸众生就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一代代的问道者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中,不断的涉猎并研究天文、地理、自然,发现了很多人、事、物的奥秘。再到祖师张道陵时,道长们开始用这些学问为百姓答疑解惑、指点迷途、消灭恐惧。饱受恩泽的百姓开始尊称“道法”高深的道长为“天师”。

 师者,授业解惑也!

 更有很多道观里,会直接供奉观音,那是把道士也喻为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而在百姓眼里,这些带点神秘的道士们最神奇的地方是:

道之道,

三重妙,

算命、堪舆,斩魔妖!

这些本事,三皮肯定想学啊!

《连山易》相传出自夏朝伏羲氏,也有一说为大禹所做(这个直接被秦沛否定了);《归藏易》相传由商汤所做;待到周朝时,周文王在前易基础上又编撰了《周易》。《周易》分为“经、传”两个部分;春秋时期,入学鼻祖孔子曾经为《周易》做了注解,为“十翼”;所以《周易》也被后人称为《易经》,被认为是综合儒道两家的初始大作。

再后来,历朝历代涌现出的无论是天文、地理,无论是看相算命,无论是风水阵法方面的著作与流派,基本上都离不开《易经》这个总纲。初学者、后继者们没有开山鼻祖的学识与大能,像嗷嗷带哺的婴儿,当然是前人咀嚼过的容易消化,也许就是这个原因,《连山易》和《归藏易》慢慢的失传了。

陈三皮更是一知半解,平日里问师父,师父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师父的宝贝孤本怕是又落了一层灰了。

这些宝贝中,三皮最喜欢看的是《山海经》。

《山海经》共22篇,多是反映巴蜀盆地、楚国的民俗、祭祀、巫医等方面的志怪小说;陈三皮现在能把“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的这些个神话传说倒背如流。陈三皮很奇怪的是:据《山海经》记载,正月初七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凡人;女娲人身龙尾,身上也沾满了泥,女娲龙尾甩出去的也变成了人,贵人;女娲身上抖下来的也变成了人,王侯将相;女娲脸上挂满了泥点,掉下来也变成了人,人皇。

三皮曾经也取来黄土,和着水,仿照着“小剃儿”的样子捏了个泥人,连秦篆都说真像;但是,等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没有变大、更没有变活,什么变化都没有;当大师兄看见陈三皮不知从哪弄来的一根藤条,撅着屁股在那抽泥人,一直把“小剃儿”抽得四分五裂、抽得土崩泥洒时,大师兄笑得前仰后合,要不是陈三皮恼羞成怒,上去及时掐住大师兄的脖子,大师兄非得笑死过去。

原来,师父曾经专门给大师兄和二师兄讲过为什么女娲能造人,并不单单因为女娲是创世女神、大地之母,关键是造人的地方。

女娲为什么选择在华夏腹地川蜀地区造人,首先要了解一下罗盘和所谓“灵魂”的关系。

磁石是在春秋时期被发现的;待到战国时期,有百姓无意中发现磁条的南北指向定律,从而发明了指南针;到汉代,在指南针的基础上,人们又发明了罗盘;罗盘有指南针和内盘、外盘组成,指南针主要用来辨识方位,外盘就是内盘的托盘,主要奥妙在内盘上,很多问道者将本门本派历年传承下了的天文和地理方面的知识结合天干、地支、八卦等用不同的方位在内盘上一层一层的标记了出来,内层越多,罗盘显得越精致和玄妙。

罗盘如此精妙,但是在两个地方经常失灵。

什么地方?

就是华夏西南腹地的川蜀盆地和西北边陲的雪山盆地。

据大师兄说,这是他们的师父、秦道长,即秦沛的师父的师父说的,大概是张道凌张天师的第三代传人研究出来的:

由指南针和罗盘的出现,印证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大的磁场;万事万物相生相克,其内在本质,相同共性的东西就是“磁”,人的七魂六魄就是磁场的不同表现形式,对应着人的五脏六腑和丹田与泥丸宫;丹田和五脏主气,泥丸和六腑主魂。人一旦死亡, 五脏六腑都会腐烂消亡,其磁场也会随着消失,丹田的气也会散去,唯一泥丸宫中的一魂是最后留下、最后才消散的。

当然,人体强弱基本上对应着五脏六腑的强弱,也对应着魂魄的强弱。

由此,按照师父的师父的师父的说法,人死后魂归西天,其实就是残存的一点磁力飘到西部两个盆地里面去了。磁力弱的,根本飘不到。

女娲在川蜀盆地里造人,是要给泥人灌输磁力的,有磁力会才会成为活生生的人。人间一天,天上一年;女娲造人时,混沌初开,一天就是一世纪啊!第一个世纪为鸡,第二个世纪为狗,第三个世纪为猪,第三个世纪为羊,第五个世纪为牛,第六个世纪为马;待到第七个世纪,川蜀盆地里已经存了几百年的磁力了,都是鸡啊、羊啊什么的,女娲在泥人头上开辟了泥丸宫,这些磁力后来都被注入了这些泥人身上,所以十二生肖一开始只有六个,有的人属鸡,有的人属马等等,后来慢慢演化至此......

陈三皮问了:

“奥,大师兄,女娲不去雪山造人,是因为神仙也怕冷?奥,大师兄,不是,我知道了,是怕造出来的牲畜和人冻死、饿死;奥,大师兄,这个问题不算,还有一个问题:天上那么多的星星,有没有别的星星上的人来我们星星偷磁力啊?”

“你个皮猴子,咱喊大师兄之前可以不奥吗?喊我一声大师兄会吐?我怎么知道别的星星上有没有人,有没有神仙?”

“大师兄,我感觉你说得都是胡编的。”

“不是我编得,我编不出来;都是师父的师父的师父传下来的。你爱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