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汉末称雄 > 第一十三章 局 势 变 换

第一十三章 局 势 变 换

小说:汉末称雄作者:枝愧字数:3028更新时间 : 2021-01-11 14:08:48
这一年是初平三年,年后很快所有人都投入了正规的工作中,刘和新募的一万七千士卒也来报道了,刘和全部扔给了太史慈,并给其分配了五千战马,在士卒中挑选兵马娴熟者训练成骑兵,另挑选三千士卒训练为弩兵。其他一万两千士卒就由太史慈根据需要自由训练。

        这些士兵都是体格健壮者,搁后世的说法就是那种一个人可以打两三个普通人的那种,刘和相信等到训练成型后,那战斗力一定爆表,不会比曹操的虎豹骑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初平三年一年刘和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但怎么说也是穿越过来的,不能什么都不做全靠天意吧,不过他也只是做了两个实验,其一是让荀彧划了一百亩的农田,在全幽州挑选优质小麦进行冬小麦的试种。

        在东汉末年,北方农作物基本还是保持一年一种的状态,不管是小麦、大豆、粟还是麻都是一年一种,而南方水稻虽然一年两种,但产出远不如粟,在北方就更没人种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小麦这时候人在北方还好点,知道做成饼吃,在南方却不知道怎么吃,都是和小米一样直接煮饭吃,口感粗糙,难以下咽。

        历史传闻袁术临死前没什么吃的,他的下人就煮麦饭给他吃,结果自己把自己气死了。

        由此可见小麦这时候有多不受欢迎,民间种植的少,更何况种植冬小麦了。

        这也是导致这时代粮食不够的原因之一,但就是这种一年一熟的种植方式,在汉朝时期还可以保证能三年积一年,就是种植三年可以有一年多余的粮食出来,可见汉末说粮食不够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产出不够,而是天灾以及徭役严重以外,还有世家大族囤积物资也太多。

        要知道民间饥荒,世家大族却还能养数千乃至万人的仆从佃客,可见这些家族占了多少资源。世家大族刘和现在拿他们没办法,也不敢得罪太狠,这些只能留待以后再算。

        现在刘和能想的就是开源,发展后世轮作的方法,实行一年两种,再不济两年三种,就算产量差点,至少也能多收一半的粮食吧,这样刘和就可以养更多的人口和军队了。

        第二个是刘和也在试行家猪的养殖,汉代的养殖太过粗糙,不论鸡鸭鹅还是猪牛羊基本靠散养,但汉代猪的阉割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这就造就了刘和推行家猪养殖和食用的可行性。

        刘和在全幽州才找到两个会给猪阉割的人,可见汉朝养猪的特别是会养猪的是多么的少,这也是为什么汉朝直到后世唐朝炒菜都没发展的一个原因,要知道周礼中就有炒菜的记载了,而一千年都没大的发展,是普通民众不知道炒菜好吃吗?而能制约一个事物发展的主要就是技术和原材料。

        汉朝的冶铁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冶钢技术都有了,只是不成熟而已。汉朝还能缺炒菜的锅吗?虽不至于全民都有,但也不至于全用不起吧。

        所以阻止炒菜发展的就是油,这时候民间植物油基本用来作为灯油了,还舍不得用,动物脂肪油只有贵族阶层才能用的起的。

        而芝麻才传进来多少年,也是贵族才用的起的。至于后世推崇的大豆油,这年代吃都吃不饱,还拿大豆去榨油?闲不够饿,死的不够快啊。

        所以刘和准备推行养猪,这样家家户户虽然肉还是难得吃上,但至少有猪油能用了啊,而随着粮食的轮作推行,也不至于养不起猪了。

        有了多余的粮食,人也不用吃米糠麦屑了,可以用来养猪养鸡鸭鹅了。良性循环才能发展,日子才能过的好,日子好了刘和才能吸引流民和人才,人多了还怕其他诸侯攻打?刘和答应,麾下的民众也不答应啊。

        不过这都是后话,一切还在刘和的实验阶段,等成熟后才会推广,不过保密还是要的,要不然其他诸侯一下学去了他还玩个屁啊,其他诸侯如果粮草充足,刘和估计以他们的尿性能把人全耗死,这可不是刘和想要的。

        这一年刘和虽然什么也没干,但天下诸侯却是动作非常积极,首先就是公孙瓒与袁绍之战,持续了一年多了,双方互有胜负,明面上还是公孙瓒胜算占据大一点。

        首先是年初,发生了后世有名的界桥之战,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损失惨重,严纲被杀,麹义的弩兵以及以少胜多名满天下,其弩兵在后世还得了个先登死士的称号。

        但此战并没有伤及公孙瓒的元气,只是损失了精锐的白马义从几千人而已,公孙瓒在界桥失利后不服气,又派兵攻袁绍,双方在龙凑发起大战,公孙瓒又损失数千人马败北回了幽州。

        而袁绍不干了,凭什么你说走就走,于是派崔巨业领兵攻公孙瓒,进犯涿郡故安,久攻不下,粮草耗尽,虽领兵撤退,公孙瓒起兵三万追杀,在巨马水斩杀袁绍数千人马,又乘胜打通幽州到青州一路。

        然后公孙瓒又联合陶谦袁术欲灭袁绍,袁绍却与曹操联合先攻破了公孙瓒的联军,再之后公孙瓒又与袁绍大战多次,互有损伤,至今未有结果。

        而刘备依旧在平原当平原相,黄巾围北海,刘备以三千郡兵去给孔融解了围,孔融仍然好好的当他的北海相,只是没了太史慈。

        至于小霸王孙策,他父亲孙坚在袁术命令下攻打刘表,结果被黄祖所杀,而孙策回家守孝去了,接下来三年没他什么事。

        曹操曹老板这时候却是意气风发,刚协助袁绍打败了公孙瓒陶谦袁术的联军,青州黄巾又进攻兖州,杀了兖州刺史刘岱,又是一个汉室宗亲没了。济北相鲍信奉迎曹操为兖州牧,结果鲍信战死,曹操收降青州黄巾,得人口百万,又挑其精锐组成了曹操赖以争霸天下的青州兵,不得不感慨曹老板气运之强。

        而长安城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董卓死了,司徒王允联合吕布杀的。再然后王允自认有功,嚣张跋扈,又不听劝杀了蔡邕,还想收凉州兵权,结果被贾诩使了毒计,让李傕和郭汜反攻长安,杀了王允,挟持了少帝,也从此让关东诸侯失去了掣肘。

        西凉的马腾韩遂本就属于董卓派系,董卓未死前不敢有所作为,现如今虽然董卓身死,但西凉兵马任在。不过在凉州兴风作浪是肯定的了。

        而剩余的两位汉室宗亲,刘表在荆州安然不动,只在年初和袁术的孙坚交战一次,还杀了孙坚,之后再没有动作了,一点危机感没有。

        而刘焉占据益州,也有雄心,却没有壮志,只想偏安一隅,割据称王,州牧制就是他提出来的,以州牧割据益州后再无作为。

        刘和这时候破有一种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笑看天边云卷云舒的感觉,心道,只要自己不插手,这天下局势就基本不会偏离历史的轨迹。

        刘和要做的就是把大势握在手中,等待机会趁势而起。而这期间又有一件可以说是小事,但令刘和非常高兴的事,那就是刘安平安的回来了。

        毕竟是刘和穿越后不久亲自安排去袁术那的,弄不好就人头落地了,如果身死刘和心里估计会留下一点阴影的,这次能平安回来刘和的心也就落了。

        年底,刘和也检阅了自己的两万兵马,据太史慈所说,战斗力基本成型了,但没上过战场就还是只能当新兵看待。

        刘和检阅后还是相当满意的,虽然没经历过战事,缺少一股子杀气,但基本气势还是有的。

        刘和后世也观看阅兵式,各种直播的录像的,能明显看出建国初和刘和所在时间的兵哥哥们的气势可谓是截然不同的,其中缺少的就是杀气。

        杀气可不是刘和有办法能培养的,这时候虽然人命如草芥,但死刑犯还是很少很少的,而且战争时期,死刑犯都是留着上战场当炮灰的,只能留待以后,让士卒多上几次战场,自然就有杀气可。

        而刘和的老爹刘虞这边,自从公孙瓒与袁绍开战后,一开始刘虞还只是派人谴责公孙瓒,让其不要动兵了,之后更是直接断了公孙瓒的粮草。

        公孙瓒没有粮草,对平民的劫掠也就更频繁了,碍于刘虞和华歆两人的黑脸,公孙瓒也不在蓟城附近劫掠,都会派兵跑的远远的劫掠。

        刘虞又看不下去了,派人去骂了好几次公孙瓒。两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公孙瓒干脆在他自己筑的易京城里不来蓟城了。

        刘虞呢,也拿他没办法,只能骂骂,对于公孙瓒在外劫掠的军队也不管。

        刘和也算看出来了,这都是他那老爹的计谋,谁说刘虞是老好人的,虽然确实对百姓还算好,但幽州是什么地方,边关之地,刘虞能处理的了少数民族的矛盾,还真的不知道处理公孙瓒了?只是缺少名号而已,毕竟公孙瓒是朝廷封的蓟县候。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