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汉末称雄 > 第一十七章 田 豫

第一十七章 田 豫

小说:汉末称雄作者:枝愧字数:3006更新时间 : 2021-01-15 10:43:13
半个月后,鲜于辅带兵回来了,公孙瓒部下人员士卒基本都收降了,只有公孙范拒不投降,被鲜于辅带兵攻破后杀了。

        而这些投降的人中,刘和能看上的只有邹丹,田豫以及王门,公孙瓒这几年南征北战,但大都靠着他自己的勇武,他麾下文臣武将都稀少无比。

        去年界桥之战他中了袁绍的计,失去了白马义从以及他们的主将严纲,而赵云估计是看公孙瓒不行,同时也得不到重用,就借兄长病逝回家守孝去了。

        田楷被他打发去守青州了,刘备三兄弟被他安排在平原,自己身边就剩田豫王门邹丹以及公孙范。

        公孙范被杀,剩下三人中王门只能当个军司马或都尉,不能当统兵大将,邹丹是个偏文臣的人,其才能经荀彧问询后到是可以任一郡太守,历练些年后也说不得再往上走走也不一定,他的投降刘和也算小有收获,人才嘛,多多益善,何况现在还奇缺。

        至于最后一位田豫,不用荀彧等人说他都知道这是一个将才,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原历史上可是替曹操守卫了边疆几十年的人物,让鲜卑乌桓越不了界的人物。

        刘和穿越前看过一篇吹公孙瓒的不知道是小说还是营销文,说公孙瓒和袁绍的战斗,一直没动用田豫及其麾下防守边疆的十万人马,而不论是袁绍统幽州还是曹操统幽州,田豫都带领着这十万人马守卫边疆,不参与中原战事。

        虽然夸张,但也不得不说田豫的能力真的强,刘和现在缺的就是统兵的将领,而且还是能防鲜卑乌桓的将领,鲜于辅虽然也还行,但相比起这些大拿来说就不是差了一点半点了。

        但能如此轻易的收降他,鲜于辅可以说居功至伟,因为啥?他俩是好朋友,虽然分属两方,但不妨碍交朋友嘛。

        其他两人刘和随便就大发了,由荀彧安排去,但田豫,刘和必须要见。

        当下,在官府之上,刘和派人去请了田豫来相见。

        只见田豫才二十出头,一身儒士打扮,像文臣多过于武将,估计常年随军打仗,气质颇为硬朗,就是长的不够帅气,要不然就是和美周郎周瑜都有的一比。

        田豫对着刘和行了一礼道:“降将田豫见过少君。”

        刘和道:“国让不比多礼,能得国让效忠,我心甚慰。”

        “不敢当少君如此。”田豫谦和一礼道。

        刘和看着田豫,过了一会道:“国让跟随公孙瓒多年,不知对于公孙瓒对于鲜卑乌桓的策略怎么看。”

        田豫见刘和面色平淡,有些不知道刘和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天下人都知道刘虞和公孙瓒两人,就是因为对于鲜卑乌桓的政策相反而不和。如今刘和问他这个降将原主子的政见,到底是想考自己呢?还是只是想听自己说公孙瓒的坏话。

        田豫有点分不清楚,但是呢,他也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思索了一会对着刘和道:“公孙将军讲究对鲜卑乌桓实行杀戮政策,我认为虽然有点过份,但也不失为一个震慑鲜卑乌桓各部族的办法。”

        “那么你对于我爹的怀柔政策呢?怎么看。”刘和接着问道。

        “刘使君的怀柔政策,我认为只能行一时,不能行一世,若无公孙将军的杀戮在前,鲜卑乌桓各部族不一定会买刘使君的账。”

        “那你认为,对于鲜卑乌桓各部应该如何处理。”

        刘和这一问一出来,田豫就知道刘和这是在考他了,这可关系到自己在刘和这一系的未来。斟酌了一番后道:“末将以为对鲜卑乌桓各部当分而化之,恩威并施,宽严相济。”

        “何解?”

        “草原各部落分而居之,大的几万,小的几百,若能联合起来则兵威深重,为祸边疆,若让他们各自为政,不能相连,则难成大器。”

        田豫看了看刘和的脸色,缓了口气又接着道:“而我们对草原各部可以进行互市并加以安抚,但不能对其放纵,对于敢于犯边的必须进行严厉的打击问责。同时作用计谋,令草原各部不合,不能同进退。”

        “如此的话,鲜卑乌桓各部都可以修养生息,会不会越来越壮大,最终为祸更深?”刘和问道。

        “若是平和年间,草原各部修养生息,我大汉子民也同样可以修养生息。当今混乱之世,可招募鲜卑乌桓之民为少君为大汉征战以减少其可战之力。”

        “若是他们不愿响应,以达成为我们征战,消耗其子民的目的呢,假如反了呢?你看并州匈奴部,不就是因为担心我大汉征其子民征战,率先起兵反了吗?”

        “幽州现在在少君统治下可谓兵精粮足,而乌桓鲜卑几十个部族,其中虽有拥有野心的,但大部分还是不希望战争的,敢反者立即起兵灭之,当可震慑其他各部。同时我们优待那些响应我们的部族,当可平草原各部民怨,并且能使草原各部相争。”田豫自信的道。

        “若草原部落作乱,我率兵讨之。冀州袁绍攻我后背呢?到时两面受敌,又当如何?”

        “这,情势未至,末将也不知。”

        “我若与你三万兵马,协同长城边塞守军,你可能守住长城一线?”

        “若少君能与我三万兵马,再能够调度边塞守军,我当让草原各部不能越长城一步。”

        “这话是你说的,那我就令你为护乌桓校尉,领收降公孙瓒的三万兵马,驻守长城一线。”

        “多谢少君,田豫就算身死,也绝不让草原各部越雷池一步。”

        “我暂时只能给你这么多兵,但不代表以后也是,我的目标不紧紧是四郡鲜卑乌桓,以后的辽东乌桓鲜卑甚至是高句丽,以及并州匈奴部,鲜卑部都将是你的防御对象。”

        “少君志向远大,末将佩服,末将当为少君镇守北线,竭尽全力。”

        “好,草原一线就交给你了,等部队休整完后你就领兵北上吧,另外,还有一个任务交给你。”

        “少君请吩咐。”

        “从代郡上谷长城一线前往雁门郡的路线,以及雁门郡的情况想办法摸清楚,未来或许会有用。”

        “遵命,末将赴任后立即派人前往打探。”

        之后,刘和领着田豫去荀彧那报备了下,就让他去收拢公孙瓒旧部去了。

        而荀彧叫住刘和道:“少君不怕田豫领兵造反吗?他毕竟是公孙瓒的旧将。”

        刘和微微一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然要用他,就必须放心他,要不然以后怎么办,投降的都不敢用,谁还来投效于我。就算他反了,也只当我识人不明。”

        “少君大度。”荀彧故作诚恳的道。

        “文若先生你也不必藏拙,以先生识人之能怎可能不知道谁人可用,谁人不可用。”

        荀彧一笑道:“这也就是少君,换其他人谁敢让投降之人立刻身居高位,手握重兵的。”

        “国让也当的起我的信任,有他在长城一线,只要能保边疆几十年的时间,我就可以有从容的时间对付其他各路诸侯了。”    

        “没想到少君都想到几十年后了。”荀彧笑着道

        “先生又取笑我了,我想要有几十年后,不还得先生助我几十年嘛,先生上了我这条船是别想休息的了。”

        刘和与荀彧两人说着哈哈一笑。

        又半个月后,冀州华歆传来消息,渤海郡、河间郡、安平郡北部已基本稳定,太史慈分兵驻守清河、巨鹿、安平郡南、赵国等部分县城,与袁绍相对峙。

        袁绍毕竟得消息较晚,渤海、河间、安平三郡收降也算顺利,基本没遇到抵抗,所以等太史慈进兵清河的时候才从邺城发兵。

        结果就是双方在清河郡东武城相遇了,太史慈在遇到袁绍方的兵马时就在东武城驻守不前了,而袁绍军又不敢冒然进攻。

        毕竟现在的幽州军可是比公孙瓒还要强大,冒然进攻搞不好就被灭了,虽然要灭他付出的代价有点大,但灭他的能力是有的。

        而在双方对峙的时候,太史慈在审配的计谋下,来了一波暗度陈仓,只留三千士卒守城,带领剩余士卒先退后,拐了个弯就跑巨鹿郡去了。

        等袁绍得到消息的时候,太史慈已占领了包括廮陶在内的巨鹿郡北部地区,袁绍留下一部防守清河,赶紧领军从清河往西进入巨鹿郡,占据广宗、巨鹿、平乡等巨鹿郡南边城池。

        他正准备领军北上的时候,太史慈又从廮陶率军沿泜水西进赵国占据柏人、中丘等县。

        袁绍不得已又领兵从平乡直接西进终于在渚水一线堵上了太史慈的军队,自此双方在清河、巨鹿、安平、赵国四郡形成对峙。

        袁绍向太史慈提出抗议,要求太史慈撤兵,太史慈不睬,让他找华歆,他又派使者去找华歆,华歆说他无法做主,让袁绍派人去幽州找幽州牧。袁绍气的急怒攻心,大叫欺人太甚,差点直接派兵攻打太史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