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汉末称雄 > 第六十一章 婚 事

第六十一章 婚 事

小说:汉末称雄作者:枝愧字数:3020更新时间 : 2021-02-27 17:41:22
刘和也知道财政负担比较大,看着好像粮草是足够了,但那只是确保百姓安居乐业的基本,一旦涉及到运输那消耗就太大了,所以历朝历代在太平时都把兵力控制在五十万左右。

        而刘和又增加了小学,这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官方部门,这俸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就幽、冀两州还比较富庶,刘和也不像皇帝那样有庞大的宫廷机构要养。

        荀彧的意思其实也不是现在财政真的负担不过来了,而是明年迎来陛下和朝廷官员后,开支必然要大幅度的提升,毕竟皇帝位置在那里,必要的机构还是要的,而皇帝不管衣食住行那花费可不是一点半点,集天下之财供一家之用并不是说笑的。

        汉武帝时有一项税收是从三岁到十五岁孩童身上收的,每人收二十三钱,其中二十钱用于皇宫消费,剩余的三钱才是用于军费的,可见皇室消耗之巨大。

        只不过刘和会让皇帝那么舒坦吗,自己都还没怎么享受过呢。

        刘和接着问道:“你们可有人选去主持造船事物。”

        繁钦道:“我愿意去。”刘和麾下的人就剩他和辛毗没上台面了,再不把握机会,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刘和看了看他,说道:“休伯你就算了,将来我另有安排,现在还是辅助文若先生吧,除了在座的诸位,可还有其他能用之人。”

        田畴道:“我有一人可以举荐,此人名邢颙字子昂,先帝时被举孝廉,现在为平谷县令,能力还是可以的。”

        刘和把目光看向荀彧,各郡守县令的资料全在他那。

        荀彧道:“邢子昂,河间人,其所辖平谷县吏治清明,百姓安定,其能力在众县令中名列前茅,我本准备明年让他去青州当郡守的,主君既然要用人,他算不错的人选”

        “那就他吧,年后让他来见我。”

        刘和虽然不知道这人怎么样,有没有在历史上留名,但是能得田畴和荀彧说声好的应该是不会错的,而且历史留名的就那么些人,而各郡郡守不一定就比他们中的一些人差。

        到这里,这个年会就基本结束了,刘和道:“事情基本都说完了,你们可还有事,若没有的话就散会吧。”

        荀彧道:“我有一事。”

        “什么事,先生直接说。”

        “主君的婚事,当初主君说平定冀州后再说,如今冀州已基本平定,甚至已出兵青州、并州,如今也该提上日程了。”

        刘和道:“也确实该提上日程了,这两年恐怕你一直惦记着这事吧,可是已有人选。”

        “主君之正妻必然要德才兼备,容貌也不能差了,所以我这两年我一直在留意打听,最后经过蓟县候与县候夫人商讨后,选出上佳者五人可供主君选择。”

        刘和就知道荀彧一直在憋着呢,这下终于找到机会了,不过刘和过完年就二十二了,也是时候结婚了,可没想到荀彧给他准备了五个候选人。

        刘和心里有点小激动,又有点小忐忑,问道:“是哪五人。”

        荀彧道:“第一位主君也认识,是大儒蔡邕之女蔡琰,年二十三。”

        刘和心里其实有点不平静,平时和蔡琰处的也挺好,可是作为一个穿越者,有机会怎么能不惦记着甄洛。

        荀彧继续道:“这第二位是涿郡范阳卢氏北中郎将卢植族女,名卢环,年十六。”提到卢植,不得不说他为大汉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三位是右北平无终阳氏女,名阳芝,年十五,阳氏一族之人德行良好,又能够保持谦虚,在右北平得百姓称赞。

        第四位是中山无极甄氏女,名甄洛,年十五,甄氏一族历任二千石官员,只是这一代落寞了,前任家主早亡,而其长子早夭,次子也在去年亡故,只有一幼子现为县吏员。

        第五位是渤海高氏女,名高沅,年十六,渤海高氏也是拥护主君的士族,主君所行使的政令,以高氏表现最为积极。

        以上就是大致的情况,主君有何想法。”

        刘和能有什么想法,其他三位还好说,就是甄洛和蔡琰选谁他有点焦虑。

        刘和道:“你们让我思虑几天,还要与阿父阿母谈谈,年后再给你们答复。”

        荀彧道:“是。”

        郭嘉这时候凑热闹道:“主君要是做不了决定,也可以全娶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郭嘉是放浪形骸惯了的,有那么一句话叫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还有一个词叫花花公子,说的就是他。

        刘和挤兑道:“奉孝也还是单身,不如趁这次机会,也为你说门亲事,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郭嘉道:“我就免了,主君知道我受不了这束缚的,还是一个人自由自在一点。”

        你们看看,郭嘉的单身论调是多么的惊世骇俗,要知道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可是有悖孝道的事。

        作为现代人,没那么深的感触,但是这时候这样的言论可以说是德行有亏了,至于后世说什么无后为大是没有尽后辈的责任,那就是在曲解,刘和读了通篇的孟子,也没看出来这意思。

        虽然重男轻女不好,但是一个族群的生存就必须要传承后代,而这个族群越大越好,如果这个族群太小,要不然被吞并,要不然被当做珍稀动物保护起来,不管哪种都是这个族群的悲哀。

        大汉为什么和周边的草原各部、山越各部、高原各部战争不断,除了要生存以外就是民族之间的差异性,直到打到一方灭绝另一方才会停止,而中国的历史告诉刘和人类的战争就没有停止过,除了内部战争以外,民族间的战争更残酷。

        而这时候儒家的孝道思想除了为家庭和睦以外,更重要的是族群的传承发扬,如果你没有后代继承,那么先人的努力算什么,我只占据黄河流域不就行了,拼命的开疆拓土又是为了谁,为了显示自己有能耐吗,如果后人都把地方丢了,我再大的能耐又有何用。

        这也是荀彧为什么总急着刘和婚事的原因,刘和若不结婚生子,他们这帮人这么废寝忘食的打天下干什么,为了夺朝篡位啊。

        众人虽然对郭嘉这一点看不惯,但是谁叫他又才能,而刘和又信任他呢,也就没人纠结这事了。

        之后刘和就让众人各自忙去了,而宴会刘和决定留在年三十晚上办,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把事情安排下去。

        刘和当晚就回府与父母说了婚事的事,这可把刘母高兴坏了,自己儿子终于肯成亲了。

        刘母道:“你看上谁了,和阿母说说。”

        刘和道:“文若先生向我提了五个人选,想必阿父阿母都知道了,不知阿父阿母怎么看。”

        刘母道:“我看蔡琰就挺好。”

        毕竟蔡琰就在蓟城,又是孤单一人,刘母平常也颇为照顾,甚是熟悉,自然会偏向她。

        刘虞道:“这还要看你自己怎么选,以你如今的地位,娶妻不光是为了成家,她们身后的势力也是你要考虑的。这五人中蔡琰代表了汉室清流,卢环代表了汉室忠臣和幽冀两州部分寒门士族,阳芝代表了幽州本土士族,高沅代表了支持你的士族,甄洛代表了上层的士族。”

        刘和听刘虞这么说,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果然这五人不是随便选出来的。

        刘和想了会道:“那就选甄氏甄洛吧。”这也本来就合刘和本来的意思。

        刘虞道:“为何,我看你对这些上层士族的态度相当不好啊。”

        刘和道:“正因为如此,所以适当的时候需要稳定他们一下,一味的狠打容易让他们反抗。”

        刘虞道:“那你就不怕其他支持你的势力寒心吗。”

        “这名单本就是我们内部人士知道,而且对于支持我的势力,如果能一直跟着我的脚步走的话,我自然会稍微照顾一点。”

        刘虞也知道刘和强制让冀州士族赈济灾民,还有这次的清查人口,已经得罪了这些士族了,虽然他让家仆变成官方认可的,但是这些并不足以平息他们的怨气,而这次如果娶了甄氏女的话,应该能让他们安定下来。

        刘虞道:“既然你已经做出决定了,那就这么定了吧,年后我派人去甄氏说媒。”

        刘母道:“我不懂你们这里面的弯弯道道,蔡琰怎么办,你们就让她这么孤单着吗。”

        刘和讪讪没办法接话,还是刘虞道:“你要是不忍心,就再给她找个婆家嘛,要是实在不行,就等甄氏女嫁过来后,让和儿找个机会纳她为妾。”

        刘母也只能无奈这样了,父子俩都做决定了,能怎么办呢。

        过年的事情就不必多说,反正也就那么回事,这么些年都没变些花样出来。

        年后所有人有都转了起来,首先是杜畿、杜袭等人各自回了青并,再之后就是军事的调动也在随之进行,而水车和水力磨坊以及曲辕犁也在荀彧的调配下开始了向刘和麾下势力的推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