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汉末称雄 > 第八十八章 人心

第八十八章 人心

小说:汉末称雄作者:枝愧字数:3038更新时间 : 2021-03-27 17:50:07
刘和在处理政事和看望伤亡士卒及其家属中又渡过了半个月,直到这次的战事带来的影响被消化后,刘和也才有了心情梳理一下这次的事情,不梳理还不知道,有些事情实在是太不合理了,这么大的一张网不可能没有蛛丝马迹,而且以荀彧、郭嘉、荀攸之才也表现的太平常了些,这么重要的战事,有没有他们区别尽然不大。

        事出反常即为妖,这件事绝对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但是他又不能问荀彧等人,没办法,他只能找自己的便宜老爹商量。

        刘虞府邸上,刘和把他的猜测和担心都告诉了刘虞。

        刘虞道:“在当初你表现出有意于天下的时候,我就有所预料了,你的才能虽然不算差但是也只是中人之资,这几位先生都是大才,能辅助你是你的辛事。

        但是随着势力的扩大,你已经开始跟不上了,而且就像你所说的这段时间你盲目自大了,他们作为臣子的想教你,但是有些事说是没用的,只能通过事情让你汲取教训而成长。

        你有没有察觉这段时间,你在处理公务的时候他们也都在用各种方法教你。”

        “这个确实有。”

        “那就是了,或许这件事有他们的谋划在里面,而且这次的风险也非常大,不过你从这次事件之后能收心定性,有所成长才是重要的。

        你也不用介怀这种事到底有没有他们的参与,你身居高位,手下有各色人等,忠奸善恶其实没那么重要,这些事你会常遇到,只是你自己要明白你需要什么,要做什么,你手下哪些人能去做,哪些人能做好。

        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你有识人之明,也有用人之度,但是还欠缺御人之道,这点我也不是太过精通,需要你自己去学,去琢磨。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件事不管有没有他们的参与,你首先要去承认自己的错误,但你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此事可一不可二,众位先生都是才德兼备之人,必然会明了。”

        刘和懂了,他以前最烦这种绕圈子的事了,有什么不能直说嘛,但是想想身首异处的祢衡,在想想头铁的魏征,再想想自己有没有李世民的肚量,还是算了,水至清则无鱼,有时候还是委婉点好。

        刘和从刘虞这告退以后,就去了官府召集荀彧等人。荀彧等人也是莫名其妙,不知道刘和要做什么,待荀彧、郭嘉、荀攸、杨彪四人到了后请他们就坐。

        然后刘和起身站到了下首处,躬身一礼道:“学生给几位先生赔礼了,这次之事都是学生的过失,让几位先生费心了,还请几位先生见谅。”

        至于是什么过失,费了什么心,刘和没必要说的太白,荀彧等人也没必要问,谁也不是傻子,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荀彧等人见刘和如此做派,互相看了看,露出欣慰的眼神来,也不妄他们忙活这一场,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放任了刘和这么久,不就是想看到今天嘛。

        刘和虽然表面上对天下诸侯混不在意,但是却对曹操、刘备、孙策三人过份关心了,而且在对待曹操的策略上也有问题,一直患得患失,这次的事也是要告诉刘和,对待曹操没必要那么谨慎,做起事来也没必要缩手缩脚的,正所谓战略上要藐视所有人,战略上不能轻视任何一个敌人,当初郭嘉给曹操提出的十胜十败论不就是这么回事嘛。

        他们哪知道刘和是从后世来的,看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曹操多牛,刘备多能跑,孙策多能打,诸葛亮、周瑜多么的风姿多彩。

        刘和却从没想过从他来的那时候开始,历史就已经被改写了,曹老板大集团的班底被他抽走了一半,特别是后勤部老大被他拐走了,决策层目前拐走了一半,从锋陷阵在第一线的骨干目前也拐走了三分之一还多,曹老板的大集团班底变成了大公司班底,目前还是个小公司,而他老爹的小公司被他运作成了大公司,而且发展前景也还不错,有望发展成大集团,那些人才能放着有发展前景的大公司不来而去小公司努力奋斗嘛,除非是像孙策这样的新创业公司,现在进去的都是股东。

        荀彧等人也没端着,刘和都认错了,他们也立马起身对刘和行礼道:“丞相不可如此,说起来还是我等的失职,以后我等一定竭尽全力,备加小心,必不会让此等事再发生。”

        潜台词就是你知道错了就好了,以后我们也不会再玩这些小动作了,你怕我们也怕啊,一个不好就玩过头,玩完了。

        刘和道:“以后若学生有什么行差踏错的地方,还请诸位先生及时指正。”

        刘和的意思很明显了,以后老子有错,当面给我指出来,我能改改,不能改也就那样,别给我玩阴的,要不然小心我给你们穿小鞋。

        荀彧等人眼观鼻,鼻观心,没有再用眼神交流,但却异口同声说道:“丞相放心。”

        然后刘和就做回了自己的位置,说道:“几位先生也请坐吧。”

        态度有了就行了,至于以后怎么样,以后再看,说的好不如做的好才是真的好,至于他们为什么敢冒险放任曹操和袁绍,还是他们有什么后手没告诉他,他也没追问,知道的太多了糟心。

        刘和道:“这次各方的阴谋虽然让我们受惊一场,但是也没对我们造成什么大的损害,反而为我们清除了内部的毒瘤,现如今天下十三州我们已经占据了四个半,接下来的时间我认为只需固守现有地盘,努力培养人才,训练士卒,诸位先生以为如何。”

        荀彧道:“甚好,现如今我们的势力虽然够大了,但是却是空中楼阁,人才太过缺乏,朝廷中央几个重要的机构还没能组建起来,各郡太守各县县令有的才能也不足,目前也没人可换,若是遇到大事反应必定会慢一点,甚至会出现问题。”

        “人才确实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从各州郡县再举一次孝廉吧,从当年在幽州举过孝廉之后再也没有过了。”

        “这事我会立马安排下去。”

        “还我,先生可知我们现在在各州郡县设立的小学学堂有多少座,教师有多少人。”

        “现在孩童以七岁蒙学,十岁出师,所以一座学堂都由四位教师负责,另外还有两名吏从,并州、青州和司隶地区没有具体的数据,幽州和冀州目前共有教师数量两千一百二十二人。”

        “也就是说目前的孩童只有大约半成能够进学堂学习。”

        “是的。”

        “问题到底出在哪,原本我以为是读书人太少的缘故,但是这次事情让我知道了,读书人虽然少,但是还没少到这等地步,加上各郡县官吏连万人都没有,又谈何人才。”

        刘和在幽冀两州有七百万人口,按理来说读书人至少在十万出头,要知道汉朝人读书虽然难,但是也没有那么难,主要是启蒙难,像诸葛亮躬耕陇亩这样的非常普遍,要知道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死的时候他才十六七岁,而他的哥哥游学在外,他自己还要养活弟弟诸葛均,也就和普通百姓家没什么两样,甚至条件还要差点,也幸好还有两个姐姐帮衬着,一个嫁给了当地的望族蒯氏,一个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所以说诸葛亮自己聪明是一点,家学渊源是一点,两个姐姐嫁的好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而天下没钱的读书人一边种地打工一边读书的不要太多。

        以前的刘和虽然从后世而来,却从没真正的了解过这大汉的民间状况,前刘和是刘虞之子,刚长成又被刘协以汉室宗亲身份征召为侍中,可以说根本不了解民间状况。

        刘和决定闲暇之时一定要到民间走走看看,要不然被人糊弄就算了,自己的很多想法政策推行不动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这时就听荀彧道:“这里面主要有三个问题,首先就是士族发自内心的抵制,来充当教师的大部分都是来自寒门,少部分来自士族,第二点是俸禄太低,无法养家,第三点是由第二点延伸出来的,读书的时间太少,对以后的发展不利。”

        刘和也是无语,在他看来多大点事啊,以前是没办法,粮食产量不高,现在粮食产量提高了,税收比以前多了,百姓家中余粮也比以前多了,还能没钱给教师开工资?

        但是想想又不对,仗不是这么算的,税收是多了,但是花销也大啊,他一个士卒改革就把税收填进去三成了,等于粮食增产的税收现在全填进去了,只有等以后地盘大了,人口多了,才会降低这个比例。

        其他的开销却也不小,唯一比朝廷好的是没有那么多人的工资要发,汉朝最高的时候要给二十多万人发工资,他现在加上教师一起连万人都没有,所以还能有点钱搞搞开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