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汉末称雄 > 第九十三章 孙邵

第九十三章 孙邵

小说:汉末称雄作者:枝愧字数:3027更新时间 : 2021-03-31 23:29:16
甑洛听了感动不已,像刘和这样的不是没有,只是太少了,谁愿意自己的妻子整天抛头露面,她能遇上刘和这样的已经是很幸运了。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他又派人去通知了许褚,让他和妻儿收拾行李,第二日一早在告知了荀彧等人后,刘和夫妻二人就汇合许褚的家人一起,再由百名士卒护卫,就开启了他们这次的旅途,甑洛属于一直在中山没离开过的,对于这次的旅途还是颇为期待。

        为了安全起见,一行人没从东郡走,而是绕了点路,从清河郡进入平原,毕竟走东郡一线说不定就被曹操知道了行踪,派人来劫人就麻烦了,而且黄河以北的东郡部分毕竟才归入刘和麾下没多久,说不定就有山贼土匪什么冒出来了,刘和虽然不怕,但是惊扰到了甑洛就不好了,前后加起来单身了三十多年,刘和可是很疼这个老婆的。

        开始的时候甑洛还比较兴奋,每一个城池都要停留,拉着刘和东走一走,西看一看,几天之后就侧底失去兴致了,同一个地域的城池都差不多,不像后世,一个城市一个样,而且整日在马车上颠簸也累人。

        就连许褚的儿子许仪这个七岁的顽童都失去了玩耍的兴致,之后的路程,除非遇到风景不错的地方,才会暂时歇息两日看一看,其余时间都用在赶路了。

        一直到进了平原郡,到了高唐渡口才算看到了黄河,众人在高唐歇息了一日就又开始出发了,黄河虽然雄壮,但是看过就行了,总看也没意思,毕竟要说风景,其实这一段的黄河也就那样,没有峰峦如聚,而且天气晴好,也没有波涛如怒。

        黄河真正的意义在于她赋予中华儿女的灵与魂,是承载中华文明的摇篮,所以这时候的河只有一条,那就是黄河,江也只有一条,那就是长江,其他的都是某水,可见人们对于长江黄河的感情已经有几千年了。

        一行人进入济南国后就开始放慢了进程,刘和带着甑洛、许褚和几名护卫打扮成普通的士卒先行,其他护卫与许褚的家人在后面慢行,刘和要看看杜袭治理的青州如今怎么样了。

        虽然说青州的士族在那些年的黄巾作乱中大部分已经北上或南下避难去了,但是老牌势力出走,必然会有新贵崛起,这是避免不了。

        刘和一行先行进了著县,有一点是刘和没想到的,与冀州县城相比,青州的县城可谓萧条,行人寥寥,刘和先在著县逛了一圈,没什么欺男霸女,仗势欺人的事件,也没有什么惊喜。

        也是刘和想岔了,青州经历了十数年的战争,如今刚安定一年多时间,谁有心事争权夺利啊,说不定哪天战争又起,可以说现在的他们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对刘和势力的信任度也极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这批百姓归心,没有个两三年的时间是不要想的了。

        刘和了解了百姓的一些情况之后,也就没了兴致,直接去了济南国的治所东平陵,济南国相如今是孙绍,历史上官居吴国丞相的人,因为刘和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没去成扬州,而是一直跟着孔融,如今算是进了他刘和的口袋里了。

        孙邵见到刘和也不意外,刘和来青州的消息他早知道了,应该说青州的郡守和将领都知道,荀彧虽然让他出来浪,但是安全还是要保证的,刘和要是遇到事,不出一天,张郃的骑兵就会杀到了。

        当初所有的将领重组,不仅仅是将领的调动,还有兵种也重新进行了分配,除了太史慈部保持优势兵种以外,鲜于辅的骑兵直接被平分出去了,现在张郃、赵云、张辽麾下各有三千骑兵。

        刘和也没与孙邵客套,直接开门见山的道:“孙国相,现在济南国有多少人口,生活状况如何。”

        “回禀丞相,现在济南国有户四万五千余户,合计人口十八万三千余人,百姓虽然不至于饿死,但离温饱也还有段距离。”

        刘和知道青州人少,没想到少到了这种地步,平均下来一座县城只有冀州的四成人口,而是济南国到刘和手上有两年了,按照这个情况齐国和东莱人口岂不是更少。

        “人口这事没办法。但是为什么百姓的温饱会成问题。”

        “济南归丞相麾下才两年时间,百废待兴,城池建设、水利修建、道路修建都需要征发徭役,而且乐安国的造船厂需要的木材,也需要济南国征发徭役从泰山砍伐。”

        刘和知道这些都是必须的,除了城池的修建可以缓,其他两样都不行,水利关系到民生,道路除了关系到民生还关系到刘和的战略控制,至于造船厂也是不能停的,本来北方水军就难,等孙策建立起了水军,他的领海权都会没有了。

        “什么时候才能缓解这种状况。”

        “至少还需要两年的时间,水利工程计划在今年底完成,按照冀州的耕种方法,明年的秋收后粮食问题将开始缓解。”

        “根据你知道的,这个问题是整个青州都一样吗?”

        “除了北海要稍微好一点,其他各郡基本都一样,这还是杜刺史从北海的士族豪强那里收购大量粮食的结果。”

        “你感觉现在济南国最缺什么。”

        “最主要的有两个问题,第一是读书人,青州多年战乱,士族和读书人多去外地避难了,如今县令和吏员都不足,有的能力也有问题,只能矮个子里面拔高个。

        第二个是人口不足,征发徭役数量不足,工程修建较慢。”

        这两个问题刘和暂时也没办法解决,只能靠时间来沉淀,再看看这次冀州幽州举孝廉,能不能匀点人才给青州。

        了解了情况后,刘和写了封信给荀彧,告知他今年青州的田税不收了,明年再加收,至于免税这事,刘和可不干,免一郡的税还行,免一州的税,他也伤不起啊。

        从东平陵离开之后,刘和也没在济南国多逗留,一路来到了乐安国,刘和找了个村落,挑了个傍晚的时间入的村,他也没去找村长家,随便找了个农户。

        至于为什么傍晚入村,要知道这村落可不是城镇,房子挨在一起建的,都是东一家西一户的,而且白天人家要干活啊,只能傍晚来,而且也有借口留一夜不是。

        许褚前去喊的门,这家男主人出来一看,好家伙,全是随身携带刀剑的,喊门的许褚又人高马大,身材健硕,当时腿就有点软,结结巴巴的说道:“众…众位好汉…有…有…有什么事。”

        许褚也是心细之人,也看出了这男主人的紧张。

        “老丈莫慌,我家老爷及夫人从冀州而来,错过了日头,想在此借助一宿。”说着对刘和和甑洛这做了个手势。

        男主人一看刘和和甑洛,也放下了心,不是山贼土匪就好,边让刘和等人进院子边说道:“借助是没问题,不过你们也看到了,我这没几间屋子,除了我和老婆子睡一间外,只剩两间了。”

        许褚到:“无妨,我家老爷夫人睡一个屋就可以了,我们柴房将就一夜都没问题。”

        刘和随老丈进入正屋后就见一老妇人在里面,桌上摆的米糊和一碟咸菜疙瘩,看样子老两口正在吃晚饭。

        老丈对着他老伴说道:“老婆子,这位公子和夫人还有他们的仆人在我们这借助一宿,你去收拾下屋子,再准备些吃食来。”

        刘和看着桌子上的米糊,那里还能让他们去准备吃的,别说他们没什么粮食,就算有,这米糊还有这咸菜疙瘩,就算他吃的下,甑洛也吃不下啊。

        刘和赶忙到:“不敢劳烦二位,收拾屋子的事让我的家仆去就可以了,我们带了干粮,借你们的灶台用下就行。”

        说完,就让许褚随老妇人去了,男主人见此也没多说,不过也不好意思当着刘和的面继续吃饭,就把碗碟端厨房去了。

        等老丈回来,刘和问道:“家里就您二位吗。”

        老丈道:“原本有三儿子,一个女儿,当年闹黄巾的时候,大儿子也跟着去了,这一去就再没回来了,二儿子前些年被强迫从军去了,结果也没能回的来,三儿子服徭役去了,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女儿也嫁人了。”

        “老丈不必担心,如今的丞相还是重视百姓的,你三儿子必定能回的来。”

        “谁知道呢,我只听闻冀州生活安定富足,你们从冀州来的,是不是真的。”

        “说富足呢,够不上,温饱至少还是没问题的。”

        “早知道就让我三儿子去冀州了,都是我们两个老不死的拖累了他啊。”老丈懊恼的说道。

        “老丈也不必懊恼,如今乐安也在丞相的治理之下,日子必定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公子走的地方比老汉多,也必定比老汉有见识,我只希望这安稳的日子能一直过下去。”说完之后,老汉又沉默不语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