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汉末称雄 > 第一百零六章 鸵鸟刘表

第一百零六章 鸵鸟刘表

小说:汉末称雄作者:枝愧字数:3041更新时间 : 2021-04-17 04:33:20
刘备见陈宫两人没说话,就知道两人不反对了,于是道:“那就辛苦公祐去一趟荆州,宪和去邺城,我们的大业能否成功就看你们了。”

        “主公但请放心。”

        陈宫见出使人员定了,接着道:“现在我们需要尽快与曹操订立盟约,这样才可以放手北方,全力南下,袁术虽然不堪一击,但是庐江的刘勋手中还是有四万多人马,我们必须在与刘表达成协议前,独立吃下庐江郡,一是为了扩充实力,二也是为了在与刘表的合作中占据一定的主导权。”

        这时陈登突然道:“若是荆州刘表不愿与我们合攻孙策呢,以我们的实力,很难攻的下江东之地的,所以我认为当作两手准备。”

        “元龙有何见解。”

        “刘表若是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不愿与我们合作,那么我认为,我们可以联合孙策、曹操、益州刘璋,合四方之力先灭了刘表,瓜分荆州。”

        “这,恐怕丞相不会坐视不理吧。”

        “这也是没办法,机会稍纵即逝,若是刘表配合,我们自然是还有时间,若是不配合,那么我们就会直面丞相,没的选择了。”

        陈宫道:“元龙兄说的不错,还请主公早做决断。”

        刘备沉默了一会道:“那就如此行事吧,元龙你留守下邳,后方一切就交给你了,公台、三弟,你二人随我一起起兵攻寿春。”

        张飞道:“我们都走了,二哥怎么办,如今他还在海曲县城围攻臧霸呢。”

        “张将军不必担心,如今我们还未和丞相翻脸,关将军的安危自是不成问题,而且我们虽然放弃了琅琊、东海两郡,但是与东海国接壤的下邳、彭城国还需要关将军防守。”

        “俺就弄不明白,我们打袁术就直接去打就是了,为什么还把琅琊和东海送给刘和那厮。”

        刘备一听,赶紧制止道:“三弟慎言。”

        陈宫道:“张将军且听我说,割两郡给丞相一是还恩于丞相,二也是这两郡实在没必要要,琅琊从来不在我们手上,东海经过曹操的屠杀,如今也是人烟稀少,在我们手上只是累赘,还不如当人情送出去。”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是联合刘表攻孙策,那么利益如何分配。”

        陈宫道:“主公不必担心,江夏的黄祖与孙策有杀父之仇,他们势必要有一战,这才是我们的机会,那时候才是我们确定连刘攻孙还是连孙攻刘的时候。”

        “先生刚不是还说我们时间紧迫吗?”

        “这不冲突,孙策如今已经平定江东四郡,如我所料不差,他最近会谋夺庐江或者直接攻江夏黄祖,所以我们必须在孙策行动前拿下庐江,就算来不及,也要拿下半个庐江郡,这样不论西进还是南下都可以,毕竟汝南与江夏之间道路实在难行。”

        刘备一想也是,以前他被困守徐豫,谁都能来踢他一脚,他想反击都不能,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了,岂能不抓紧时间。

        刘备定下战略后,就开始了战争准备,而这时候的袁术就算没刘备也差不多到了穷途末日,想当初他多么的风光无限,占据南阳、豫州、扬州大片土地,如今却只能困守寿春,甚至就连吃饱穿暖都成了问题,去年九江干旱,如今还没恢复过来。

        而且他麾下的文臣武将被太史慈抓的抓,跑的跑,独立的独立,如今虽然不是孤家寡人,也好不到哪去,只剩两三只小猫了。

        而与袁术决裂的孙策,在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也是终于稳定了吴郡、丹阳郡、会稽郡的局势,现在正图谋豫章和庐江郡。

        建安四年五月,刘备、张飞、陈宫携三万大军南下九江,八月下旬围寿春,袁术气急交加,吐血而亡,其余人皆投降,刘备收获降兵六千余人。

        这也是袁术的全部家底了,剩余的士卒逃的逃,散的散,而此时的孙策也开始了谋夺庐江的计划。

        孙策以财宝赠刘勋,并自认为小弟,奉承的刘勋极为高兴,刘勋又是个没有脑子的,听信了孙策的话,领兵攻打豫章郡的上寮去了,孙策一看计成,立刻领兵攻打庐江的郡治皖县。

        这时候在寿春的刘备得知孙策进军庐江的消息,知道自己还是慢了一步,于是领兵从寿春南下经合肥、居巢,顺巢湖支流濡须水南下,在孙策攻下皖县得同时占据了濡须口。

        虽然看起来两方半斤八两,刘备占据了长江渡口,威胁着孙策的后勤线,但是刘备没有水军,而孙策攻下皖县,接收了刘勋留下的近三万士卒,势力暴涨。

        孙策也看出了刘备没有水军的尴尬,命丹阳太守吴景屯兵芜湖,以水军巡视江面,自己则放弃了皖县,从皖口渡江,追击刘勋去了。

        这时的孙乾才到达襄阳没几日,刘表根本没把他当回事,在他的眼中,孙策根本不算什么,自己可是有十万水军。

        而与孙乾相反的是,到达邺城的简雍得到了刘和的热情招待,刘和虽然看不上刘备,但是他也不是二百五,没必要这时候得罪人家不是。

        刘备想以两郡之地还他人情,他也没说什么,只不过对刘备的观感又差了几分而已,毕竟刘和帮他取得的可是近两州之地,他以两郡之地就想还掉这个人情,哪有那么容易的事,不过刘和也只是给他记在了小本本上,这笔账早晚要讨回来的。

        而海曲县城也围的太久了,主要还是刘和惜才,想要收服臧霸,所以张郃都是以围为主,说服为上,并没有强力攻城,不过刘和的耐心也是有限的,因为刘备的事,他心情也不怎么好,于是给臧霸下了限时令,最迟十月,若是他还不投降的话,就要开始强攻了。

        简雍见刘和答应的爽快,也就没在邺城多呆,而是回去准备琅琊与东海的交接之事。

        至八月底,随着青州第二个造船厂的投产,已经有五艘楼船下海,第六艘也接近完工,这时候刘和的神仙志也快写完了。

        庐江的刘备因为孙策的主动放弃,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整个庐江郡,而孙策则一直在追击刘勋,先是于救援刘勋的黄祖之子黄射小斗了一场,黄射不敌逃走。

        接着黄祖亲帅大军援救,双方在盆口关大战,黄祖大败逃回江夏,孙策得舟船数千艘,因为怕战线过长,刘备趁势袭击他的后方,于是回军豫章,攻打豫章郡。

        而豫章郡守也是无能之辈,直接降了孙策,孙策在收复豫章后,领兵回建业休整,至此,长江中下游的战事暂告一段落。

        而襄阳的刘表得知黄祖大败,那心情和吃了一支苍蝇没什么区别,关键他还不能怪罪黄祖,不是因为黄祖的能力,而是因为黄祖的背景,黄氏氏族可不简单,而且还与他有姻亲关系,简单来说,他动不了黄祖。

        这也是他的悲哀之处,虽然看着荆州各士族的关系稳定了荆州,坐稳了荆州牧的位置,但同时也被荆州士族掣肘,无法百分百掌控荆州。

        这时的刘表北面被曹操落了面子,东面被孙策落了面子,西面刘璋那里他也没讨到好,对他的威望打击实在有点大,有心找回场子,但又怕丢了面子又丢里子。

        其实刘表也非常的后悔,当初孙坚身死时,蒯良就劝他拿下江东之地,他没听进去,结果现在脸被打的啪啪的,若不是刘和牵制住了曹操,他现在估计三面受敌了,刘表的性格弱点这时候暴露无遗,他没有如同曹操一样想着找回面子,反而想着面子丢了就算了,保住里子要紧,于是做了个决定,既然正面刚不过,那就不刚了,坚守荆州,虽然打不了天下,但是天下人想打他也难。

        要说这刘表如此胸无大志,又无战略远光,是如何迅速坐稳荆州牧位置的,这不得不说刘表心智太过脆弱,想当初,初入荆州的刘表何等的意气风发,谁人不服,而且有心四方,但是在益州谋划失败后,刘璋命赵韪领兵屯朐忍,准备和刘表战上一场。

        谁知道刘表怂了,没敢打,从此也自动忽略了益州,再没对益州动一兵一卒,施一计一策,而北方在得南阳之后,以张绣防守曹操,自己也派人下场干了几架,无一例外,败多胜少,张绣尚且能找回场子,刘表又怂了,只守不攻。

        如今东面这一仗又被孙策给打了脸,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既然我打不过你,那我就不打了,抱头防守行了吧,你破不了我的防,你总不至于一直打下去,他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了自己身强体壮能挨打上面。

        刘表麾下的有志之士如蒯良、蒯越、韩嵩、刘先等人都是痛心疾首,奈何刘表一心做个鸵鸟,他们也无计可施。

        眼看着天下诸侯并起,刘表坐拥荆州富庶之地,却不思进取,蒯良等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而长期在襄阳没有丝毫进展的孙乾也是急了,毕竟这可关系到刘备的战略问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