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构新异世 > 第三章 出世(12):人类的记载

第三章 出世(12):人类的记载

小说:重构新异世作者:五百米深蓝字数:3405更新时间 : 2021-01-23 10:33:00
这颗星球名为忒坦泰纳星球。名称据说是在还没有文字的时候口头传承下来的,已无从考究起源。

忒坦泰纳星球形状类似个中部稍微拉长的橄榄球,它周围环绕着四个恒卫星系。在最上端自转的是红色的勒徳星球,围绕上部公转的是黄色的耶鲁欧星球,围绕中部公转的是蓝色的布鲁星球,而围绕底端小直径公转的是最大的墨绿的格林姆星球。

这个星球左右被人类认识的部分,从记载开始的地理,先是被简单地划分为人族(包括亚人、亚魔族)和魔族两区域,再进而标识为上中下三段、左右两半球,最后发展成划分为六大陆四大洋。

人类、亚人类、甚至亚魔类这种和魔族敌对的种族,地域聚拢一起,统称为人域,而魔族居住的领域则笼统地称为魔域,其中最深邃不明部分为魔境和真魔域。人族自始至终从没有探明魔域深处包括魔境在内的部分,他们的地理只能标清楚人域的疆土。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除了未明的魔域部分,其余都划分为五大陆四大洋,单独地把魔域统称为勒卯赫大陆(人族语即魔域之意),而其他五大陆分别为:靠近勒徳星球一端的维森内德大陆、奥勒加大陆,人族最鼎盛的圣光神教的三大主国:勒徳教国、布鲁教国和耶鲁教国都在这两大陆的最顶端,并在那建立了圣光神教的圣殿——光之都圣.约瑟城。

这也是划分的上半段部分。

而其余的三大陆分别是右半球中段的莱德科大陆,左半球中下段的欧玛大陆和中段的莱亚大陆。

最下段的是魔域——勒卯赫大陆,连接魔域和人族疆域莱德科大陆的是广袤的大草原和奔腾不息的大川,创造了人类历史的“零世。创世之原”就位于此。

将六大陆分隔开的就是靠近最下端的威治大洋,中部的咄兹大洋、勒克维克大洋和诺南俾大洋。

这星球表面55%覆盖着六大陆,而45%覆盖着四大洋。

人类居住在上段和大部分中段范围,星球的表面是蓝色的,魔族领域处于星球的下半段和小部分中段范围,星球表面是墨蓝色的,越往星球下端颜色越漆黑。

星球上部顶端,是人类主要信仰宗教:圣光神教的总部所在。它由圣光联盟国的三大主要成员国围拢而成。这三个成员国相互毗邻,位于右半星球的是布鲁教国,它一侧的耶鲁欧教国位于左半星球,而勒徳教国则横跨了左右半球。这三个成员国的外围是圣光联盟国的其他成员国及成员国各自的属国。

除了圣光联盟国,人类和亚人亚魔类的国度总共差不多三百个,其中比较大的是位于右半星球中部莱德科大陆的雷霆帝国和蓝光神盾国。这两个国度算上它们的属国,占领了大半的右半球中部,其余的除了些独立国外基本是些亚人国度。这些右半星球的国家大部分和魔族的属国吸血鬼国、狼人岭隔着海洋或海峡遥遥对峙。

而左半星球比较大的国度则有欧玛大陆的格兰罗合众国和莱亚大陆亚人联国。格兰罗合众国其实是以格兰罗为首的诸侯国。这些国度擅长陆战和骑战,以往都是和魔族隔着平坦宽阔的草原对峙,但经过“中元创世大战”后,人类已经开始往平原拓展领地了。

相对于人类的咄咄进取,另一半暗蓝色领域内的魔族则收缩了很多。其右半星球部分和人类对峙的是吸血鬼和狼人的国度,而左半星球部分和人类领地接壤的是有着恶龙岭的龙之森林,原来作为缓冲地带的宽阔草原也被人类开拓了很多,以致最近的城镇快到了龙之森的边缘。

吸血鬼、狼人、龙族领地基本以山峦为主,只有吸血鬼的血奴们建立的城市在平地上,城市都背靠高山,而吸血鬼则居住在这些高山峻峭山壁上的城堡里。

这些魔族魔兽们的领地相互连接,除了山川间奔涌的激流外,都是一层层崇山峻岭,对魔族中心领域形成数圈天然屏障。

吸血鬼、狼人、龙族领地后面的领域,即使如SSS级大魔导第腊萨坎坎的渊博学识,也并没太多记载。只笼统的说明,龙族领地之后是真魔族所在,遍布沼泽和原始森林,吸血鬼、狼人领地之后是妖精的领地,全是广袤的原始森林和山川河流。据说这些地方有着SSS级魔族甚至进入神域级的魔王存在。

而这两处所围拢的就是星球的下端,神魔的领域、魔族的原始之神奥克娜传说就被封印于此。

“嗯...看来我这里就是恶龙岭,诅咒之墓啊!”对自己所在位置终于有所了解的贝可佳诺点了点头,继续浏览星球的知识。

忒坦泰纳星球有正式记载的人类历史是从“中元创世之战”开始的。创世之战并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段跨越千年的人魔战斗的历史。这段历史里人类和魔族的大战不少于百次,但在最后的“中元创世大战”人类给了魔族致命打击,从而奠定了人类繁荣历史的开始。

“中元创世战”之前,史称“黑代史”。这段长达百万年的时间里,魔族统治着忒坦泰纳星球,人类作为魔族家畜存在:提供劳力和餐桌上的肉类。人类聪明能很好理解主人的意图,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数量众多,却没有魔法能力,是魔族再好不过的廉价劳力。少数的魔族奴役着数量庞大的人类,即使比人类蠢的低级魔族也享受着骄奢极欲的奢侈生活。

  “黑代史”据说蕴含丰富的历史内容,然而据传那时人类没有自己的文字,语焉不详,了解这些历史除了口口相传的故事,就只有在魔族的传承里偶有叙述。

第腊萨坎坎生前似乎对无数万年前的黑代史有着极强的兴趣,然而他穷其一生搜索来的有关知识却零碎不成章节,譬如“图婆谙”“曼陀罗”之类艰涩隐晦的词语很多,以致贝克佳诺也无法得悉其中有用的信息,只好一带而过。

在历史发展接近“中元创世之战”的黑代史,凭着学习积累和顽强的繁殖能力,人类中出现了魔素的适应者:拥有治愈术的“光之子”。“光之子”们首先出现在星球靠近勒徳星的一端(即后来所称的星球上端)。他们秘密地利用治愈术开发了人类的魔素适应性,从而使得在人类中出现了数量不菲的魔法使。

由于直接管理人类的低等魔族已经习惯了没有反抗的统治生活,愚昧的他们被有预谋的人类聪明地蒙蔽得晕晕乎乎,所以直到人类在星球一端杀掉了魔族的领域管理者并建立起圣教联盟国的时候,才醒悟过来。

于是“中元创世之战”开始了。

开战前期,除了开始魔族麻痹自大派出的几支前卫队伍被人类全歼之外,基本都是魔族占据着优势地位,甚至一度把战火推到了人类圣都--圣。兰瑟的城墙外。但人类凭着高大坚固的城墙、金属冶炼的守城器械、光都魔法师们的顽强抵抗和外围部队的迂回支援,将魔族的进攻拖入了消耗战。

随着时间和战线的拉长,魔族终于清醒认识了自己的弊端:虽然个体能力很强但数量少的缺陷使得他们无法兼顾各处战争;魔族虽然生命力强悍但生殖低下,无法长久维持战争损耗的战力;缺少了人类的劳动生产,要长久补充战备物质极为困难。而人类不仅有着庞大的数量、雄厚的物资,甚至在中期出现了光之神的神器。

所以在“中元创世之战”的中期,魔族和人类进入了短暂的对峙阶段,但魔族仍然将战火燃烧过了“零世。创世之原”。然而进退两难的消耗战况不利魔族,魔王们不得已请出了魔龙厄特司磊,希望通过魔龙的毁灭力量摧毁人类的圣都,达到一锤定音的胜利效果。

然而局势发展却出乎魔王们的预料,人类圣都虽然经历了魔龙三次毁灭打击,但人类战士仍然坚持在都市的残垣断壁中战斗,进剿的魔族们反而因为数量的劣势,陷进了拉锯战的泥潭中。人类的战士、魔法师混合小队就像蟑螂一样,随时从不知道的角落出现,给数量劣势的魔族们致命打击。甚至在后期利用神器给魔龙厄特司磊制造了不少伤害麻烦。

这时魔族领导们急躁地想找到人类的主力加以歼灭。

聪明的人类觉察到了魔族的企图。他们派人潜入魔族占领军侧后的大草原,悄悄在那里布置了巨大的“神圣六角芒阵”,然后以主力军的阵势突然出现在草原上。

大喜过望的魔族不仅以主力全力进击,还请出了原祖神奥克娜,合着魔龙的能力,信心满满的要全歼人类军主力。

然而陷入“神圣三角芒阵”的魔族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大受压制,但强大的神魔奥克娜和魔龙厄特司磊仍然给人类军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大战形势慢慢地朝着对魔族有利的方向倾斜着。

这时七位人类最伟大的勇者发动最后的“光之奥义:神使”,燃烧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降临了七位神灵的力量,利用手中七件神器,封印了神魔奥克娜和魔龙厄特司磊。但是由于力量的差距,神器还是被打碎了一只,被不完全封印的神魔奥克娜和魔龙厄特司磊竭尽最后的力量挣扎逃回各自的领域,从此被禁锢或长眠在封印中。

失去主将的魔族大受打击,主力在这次大战中损失殆尽。大战后只能收缩防守在各自原始的领地里。

这就是人类记载的“中元创世大战”,发生这场战争的草原也被称之为“零世。创世之原”。

创世战之后就是圣光年历,人类开始正式记载的历史。

没有了魔族的侵略,人类的经济、文化、魔法、宗教等国力得到空前繁荣的发展,并逐渐拓展领域,如今人类最近的城镇劳特城已经发展到了龙之森附近的大草原旁。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