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朱宫往事 > 第二十三章 暗流(壹)

第二十三章 暗流(壹)

小说:朱宫往事作者:羽殇离歌字数:2022更新时间 : 2017-05-11 18:58:00
  
“ 前宋,苏轼《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匝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话说的是无弦琴,更深的意思是琴声是要靠手指配合琴弦。”他淡定的抚琴捻弦挑抹,弹的是《六幺令》。
她坐在窗边,静静的听着。窗外的天色开始变暗,不一会儿就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雨中听琴最是相配,可是这闲情逸致很快就被嘈杂的脚步声给打断了。
“公主殿下,皇后娘娘说要请您去福清宫一趟。太后娘娘醒了。”传话的黄门内侍垂手恭敬的站在窗下,对着听琴赏雨的齐静姝说。她叹了口气,对着停下琴音的人说道:“真是辛苦,片刻安歇也不得。”
那人双手放在五弦上,看着琴弦说道:“你越来越像个公主了,等她回来看到后一定会十分开心。”他一袭青衫,正是帝师南风。齐静姝微微偏了偏头:“哦?苏母妃快回来了?”
突然离别时,一面也没的见。盼着快些回来,相见。可是看得淡了,却被告之原来的那人还会回来。这让她怎的能不惊讶,虽然是月余不见却不复当初。
“也许吧,总会回来的。公主殿下还是先把眼前事处理好在说罢。”南风本是想和齐静姝说点什么的,可是说什么呢?他们想让她做到的样子,她已经做到了。
齐静姝没有在回南风的话,她高傲的留给了南风一个倔强的背影。齐静姝走后,南风想了想。他重调琴轸,换了首曲子《松风》。可是弹了几下便觉得无法静心就撂开了手。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周天365度);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
琴最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
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
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
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
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
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
琴的音箱,不象筝等乐器那样粘板而成,而是整块木头掏空而成。其音箱壁较厚,又相对较粗糙,所以其声更有独特韵味和历史的沧桑感。
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声池”。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
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
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当然,南风弹的是五弦琴。结构是差不多的,只是弦数不一样。】
齐静姝离开了琴馆,琴馆是齐天宇称帝后在浩乾宫里专留出的一间四面轩窗的房间,馆里设藏书架,茶台,文房四宝和琴桌等常用东西。方便南风留在宫里处理事情,随时和齐天宇沟通。
雨还在纷纷扬扬的下着,有几个小宫娥行色匆匆的打着伞小心翼翼的护着怀里的东西,看到齐静姝都纷纷停下来行礼。齐静姝摆摆手让她们免礼,然后脚步匆匆的继续赶往福清宫。
等她到的时候,太后已经靠在床栏上倚着被褥喝药。皇后北芳林喂药,太妃齐刘氏和太嫔齐蓝氏坐在榻前正陪着说话。而地上跪着的是太妃齐魏氏和长公主齐明妺。
她没有看到大长公主齐月环。那是因为就在苏焓焰离开后,大长公主的驸马突然畏罪自尽。
齐月环为保儿女平安,特上疏请求齐天宇把她渡为平民女道士出家,并看在驸马自尽的份上把他们的儿女从皇亲贵胄中除名。
齐天宇怜其子女刚至孩提,特命其把子女过继给长公主齐明妺。这样孩子原本和齐明妺是表亲关系,这下子变成了母子(女)关系。
只是不知道这次是因为什么,竟然把齐魏氏和长公主一起牵扯进来了。“姝姝来了,很久不见、你长高了。”太后喝过药,精神不错。她拉着齐静姝的手,和蔼可亲的问长问短。
齐静姝心里是有些愧疚的,生于皇家她一直对这个血缘上的奶奶不够亲近。也许皇家人天生就对亲情隔了一层芥蒂吧。“皇祖母,你的身体好些了吗?”想到这儿她目光柔和的看着太后。
齐宁氏很欣慰,但是看到地上跪着的人,原本的欣慰也变成了怨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跳入了别人的陷阱还不知,这让她如何出手?“如果不看到她们,我可能还会多活几年。”
想到这里,她的气就不打一处来。齐静姝还是满头雾水,她去看北芳林。北芳林却指着贵妃刘氏说道:“你忙着查东西的这段时间,都是贵妃刘氏帮着母后协理六宫、具体怎么回事,你还是问她吧。”
刘氏?看起来自己不在母后的身边这几天,宫里这是要变天啊。“刘母妃,”她淡淡的客套叫了一声贵妃刘氏,“怎么回事?”
这个刘氏是当年跟着先帝在两龙盘斗时立功的功臣三代,她的爷爷获封寿山伯。王、公、候、伯、子、男这六种等级是北齐的贵胄爵位,一般是世袭罔替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