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鉴宝天师 > 第179章 南宋王窑韩瓶

第179章 南宋王窑韩瓶

小说:鉴宝天师作者:三尺键字数:2064更新时间 : 2020-12-21 17:12:37
  几天后。
王恩泽和黄柏帆终于出院。
半个多月来,故友居售出17件冰种佩饰,三彩陶釉与青花瓷,更是数不胜数,营业额近千万!
当然。
按民聊生的意思,如今故友居算是租给江凌云,所以鉴宝阁的东西,不管卖了多少钱,他也分文不取。
如此一来…
这近千万的营业额,几乎可以看做纯利润。
形势一片大好。
安市以南的王村,一辆破破烂烂的松花江,在路边停下。
“慢点。”
江凌云下了车,又绕到副驾边,搀扶着王恩泽下来。
“嗨!”
王恩泽咧嘴直乐。
“跟我客气啥?”
“也不是腿脚不方便,进去待会不?”
江凌云点点头,两人一前一后,沿路朝村里走,王恩泽自家的窑,很快自身边掠过。
很快,一片村落出现在眼前。
砖瓦房零零散散,都是泥墙灰瓦,可以居住,也可以当做窑洞。
不少村民正忙里忙外,因为忙着烧窑、施釉,脸上沾着泥土、颜料,跟滚热的汗水搅和在一起。
人并不多。
“王哥?”
注意到江凌云两人,几个村民先是惊讶,随即狂喜。
“王哥出院了!”
“王哥,你感觉咋样?”
王恩泽眼含热泪,跟围上来的村民,紧紧拥抱!
“我…”
“我没事,挺好的。”
江凌云暗暗叹了口气。
王恩泽是王村的主心骨,这回出了这么大的事,对村民们影响不小。
他们跟着众人,进了最近的一间窑子,一个小孩正在烧窑,过高的温度,让他浑身都被汗水浸透。
“傻娃娃。”
王恩泽摇摇头,把小孩推到一边,伸手掏出几根柴火。
火势减小,窑里传出咔吧声。
“烧窑又不是烧炕,不能越热乎越好,知道不?”
他蹲在地上,抬头教训着孩子。
“你听听声儿。”
“这个温度,是最合适的。”
被这么多人围着,孩子唰的脸红,支支吾吾。
“知,知道了…”
王恩泽又笑骂了两句,抬头往屋里一扫。
立刻眼前一亮!
“那只青花瓷还没施釉啊?”
“正好让我试试!”
村民们略微迟疑,很多次想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又相互对视,硬生生咽回了肚子。
王村施釉,用的是“吹釉”法,对师傅的经验要求很高。
王恩泽上前,抄起釉壶。
一般而言,吹釉要先找坯胎试试,不然施釉的薄厚、层次,不容易把握。不过王恩泽太熟练了,以往没这个必要。
现如今也是如此。
他连衣服都不换,端着釉壶,壶口对准坯体,转着坯体底下的转轮,张嘴就吹。
呼!
一口下去,湿釉喷在坯体上,肉眼可见的厚了一块。
王恩泽噗通一声,歪在地上!
“王哥!”
村民们立马急了,慌忙上前扶起他。
“我,我没事…”
王恩泽推开围上来的村民。
嘴上这么说,脸色却难看的很。
吹釉,看似跟手没关系,但实际操作中,最基础的就是“手稳”。
手不稳,湿釉喷到坯体上,直接就乱了!
“那啥…”
“有点手生,你们来吧!”
王恩泽把釉壶胡乱塞给别人,拔腿冲出瓦房,村民们张了张嘴,到底没人敢出声。
这种事…
还是让他自己冷静冷静吧!
村口。
王恩泽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一根接一根抽着烟,心里不是滋味。
咋办?
施釉都费劲,雕刻、绘画等等,就更不可能了!
江凌云默默站在一边。
在这之前,王恩泽已经被市里,评委市级艺术大师,将来绝对会有更高的成就。
但是…
双手尽断,哪怕重新接上,也不可能恢复自如。
江凌云的内心,痛苦无比!
“如果不是因为我,王师傅也不会变成这样。”
“更可悲的是阿宁!”
“就算换上义眼,可这辈子…看到的一切,都不可能清晰了…”
他攥紧拳头!
心里默默发誓,如果古代医典中,真的存在医治办法,那无论如何,都一定要为王恩泽他们找出来!
“哎…”
始终沉默的王恩泽,这时扔掉烟头,叹着气站起身。
“江兄弟,多亏你帮我接手。”
“不然…”
江凌云赶紧摇摇头,心中歉疚,实在难以言说。
不过。
王恩泽话锋一转。
“我带你看个东西!”
一边说着,他一边指指自家土窑,快步走了过去。
两人来到土窑跟前,王恩泽没进去,而是钻到房后,打开地窖大门,熟练的抱出一样东西。
这赫然是…
“韩瓶?”
江凌云心头一震,在这刹那之间,已开启透视眼,将它里里外外、瞧了个仔细。
绝不会错…
这是宋代的玩意儿!
“瞅瞅!”
王恩泽咧着嘴,把它搁在地上,很是得意。
“这是我祖宗传下来的,我也看不出是什么玩意儿。”
“江兄弟,多亏你帮我接上手,我一点别的本事没有,要没了这双手,下半辈子,都不知道怎么活了…”
“你要是不嫌弃,就把它收下!”
江凌云错愕万分!
这只韩瓶,出自宋代王窑,时至今日,依旧保存完好,绝对价值连城。而且…
东西是好东西,但他不能收。
“王师傅。”
江凌云义正言辞,当即拒绝!
“既然是传家宝,您就好好留着。”
王恩泽大眼一瞪:“江兄弟,你啥意思?”
对他而言。
送别人东西却被拒收,这要说出去,他老脸往哪搁?
“你误会了。”
江凌云摇摇头。
看着地上的韩瓶,口中悠悠道。
“这叫韩瓶,南宋初年,岳家军行军打仗、抗击金人,就是靠着韩瓶,汲水、盛水。”
在宋代墓葬里,经常伴有韩瓶出土。
之所以叫“韩瓶”,是因为这种盛水容器,最初是王窑村民,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烧制。
说到这里。
江凌云有些迟疑。
“王师傅,这只韩瓶里边,刻着不少字…”
“你看过么?”
“啥?”
王恩泽怔了怔:“里边有字,啥字?”
果然!
江凌云当即了然。
如果王恩泽知道,这只韩瓶刻着老祖宗的亲笔,想来也不可能拱手相送。
“刻的是…”
他没打算隐瞒。
如今一五一十,把那些小字,念了一遍。
那是…
王窑韩瓶的烧制古法!
如果没有猜错,南宋初代、烧制韩瓶的古王窑,和王恩泽大有关联。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