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锦衣镇山河 > 第八章 招供

第八章 招供

小说:锦衣镇山河作者:肥胖的可乐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07 00:38:47
贺六走出北镇抚司时已是入夜。

        大街上冷冷清清。在金鱼胡同前,一个老头高声叫卖道:糖,葫芦嘞~

        贺六走过去,买了一串糖葫芦。女儿香香最爱吃这东西。

        老头将糖葫芦递给贺六:老爷,十个大钱。

        贺六随手掏出一块两三钱的碎银子,递给那老头。

        老头诚惶诚恐:老爷,俺找不开啊!

        贺六笑了笑:罢了罢了。我家闺女最爱吃你这糖葫芦。不用找了。

        老头千恩万谢。

        贺六心情不错。拿着糖葫芦,边往家走边哼起了昆曲:我站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今天在万庆良家挖出那二十多万两的四根银柱子,按照锦衣卫的成例,他能拿二百两的赏银。

        查检百户这职位看着不大,只有正六品,却是个肥的流油的位子。

        贺六不像那些同僚们一样,有多大的雄心壮志。拿着安逸饷银,偶尔赚上一笔可观的赏银,养活自己的女儿,他很知足。

        回到自家小院,张婶子迎了上来:贺大人回来啦!我做了一锅炸酱面。香香已经吃过了。

        爹!女儿香香从堂屋里跑出来,像一只敏捷的小猴子般窜入贺六怀里。

        爹,给我带什么好吃的啦?香香问。

        贺六扬了扬手里的糖葫芦:你啊,就知道吃。给你。

        香香把糖葫芦抢到手里:一,二,三,四,五,六,七。爹,我吃五个,给你留两个。

        贺六亲了亲香香:给爹留一个就行。

        女儿香甜的吃着冰糖葫芦,剩下最后一颗,她从竹签上拿下来,塞进贺六的嘴里。

        夜深了,贺六哄着女儿上床睡着了,给她拉了拉被角,回到自己的床上躺下。

        他满脑子都是那四根大银柱子的事。

        那个万安良,到底是如何掩人耳目,将二十万两银子神不知鬼不觉的熔成四根大银柱,又悄无声息的立到那不起眼的小四合院当中的?

        一系列的疑问在贺六脑中闪过。

        第二天一大清早,老胡准时来到贺六家蹭饭。

        老胡把锡酒壶往饭桌上一放:在万安良家抄出那四根劳什子,老六你可又要赚上一笔大大的赏银了。不过我就奇怪了,这万安良既然是装成清官的大贪官,又为何要触皇上的霉头,上什么奏折?

        贺六摇摇头:这我哪知道。朝廷里的事,向来是这样说不清道不明。我要是能想明白,我就不是百户,而是北司镇抚使了。

        老胡道:也是。我那徒弟刘大,在这一点上比咱们强。朝堂上的事情,他一清二楚。要么人家能当上北司镇抚使呢?

        贺六说:昨天刘镇抚使似乎很高兴。

        老胡喝了口酒,道:高兴就对了。万安良是严嵩严辅的眼中钉之一。找到万安良贪贿的物证,严辅还不高兴啊!刘大那个北司镇抚使的职位,就是严辅帮他在6指挥使那儿求来的!他和严辅是穿一条裤子的,乐得送辅大人这个顺水人情。

        贺六把一块青芹夹到香香碗里。

        香香蹙起了小眉头。这小娃娃见到青菜就像是严嵩见到万安良。

        贺六给老胡斟上一杯酒:我倒不关心朝堂里的那些破事儿。我昨晚想了一夜,还是想不明白——万安良到底是用了什么手段,弄出那四根大银柱子。

        老胡问贺六:昨儿你不是去了诏狱?那个万安良没招供么?

        啪,香香想用筷子把碗里的那块青芹偷偷拨弄到地上。眼尖的贺六,一眼识破了宝贝闺女的把戏,用自己的筷子打住了香香的筷子。

        没招供。硬的跟块石头一样,非说自己是清官。不过我离开诏狱前,金三爷信誓旦旦的跟我说,他用不着动刑,只需和万安良聊一个通宵,万安良就能招供。三爷这话,说的有点大。

        老胡抿了口酒:呵,金老三这话既然说出了口,就是有十足的把握。我在锦衣卫混了四十年,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你爹,一个就是金老三。他那张嘴,能把河里的鱼说的蹦上岸。6指挥使都说:金老三的一张嘴,顶得上四十六样大刑!

        贺六道:嗯,一会儿去诏狱,咱们就知道金三爷的嘴到底能不能把河里的鱼说的蹦上岸了。

        贺六和老胡吃完饭,来到北镇抚司。

        在真话房外,站着四名金万贯手下的校尉。这四人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贺六走过去,四名校尉拱手道:见过六爷。

        贺六问:三爷昨晚审了万安良一夜?

        一位校尉疲惫的点了点头:是。审了一夜了,现在还在里面审着呢。

        贺六对老胡说:老胡,你在门口等一下。我进去看看。

        诏狱真话房,不是什么人想进就进的。锦衣卫中人,从上到下依次分为力士校尉小旗总旗试百户百户副千户千户镇抚使指挥佥事指挥同知指挥使十一等。老胡只是个第十等的小旗,故而他不能随意出入真话房。

        贺六则不同。他虽然只是第七等的百户,却是十三太保里的老六,北镇抚司衙门的任何一个地方,他都可以随意出入。

        贺六进去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那位清流领袖比石头还硬的万安良万侍郎,正坐在椅子上痛哭流涕!

        |d正h版}

        金万贯给贺六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坐,不要说话。

        万安良哭了足足半柱香的功夫,良久,终于开口:唉,成祖爷游西湖,问群臣,湖上有几条船。众臣皆不能答。唯有道衍和尚答道:西湖上一共两条船。众臣不解,道衍和尚解释道:一条叫名,一条叫利。

        贺六搞不懂万安良为何要说这个典故。

        金万贯笑着说:万大人的意思是。世间之人,要么争名,要么夺利。您是既想要名,又想要利喽?

        万安良抹了一把鼻涕:是,金大人您说的是!与您聊这一夜,我算想明白了。我这人,实在是天下第一大贪之人。为了博一个直谏忠臣的名声,我处处与严嵩做对。还上书皇上,劝他不要再动用国库的银子修庙宇。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我又像一个市井小偷一般,偷偷从我掌管的礼部慎礼库中拿银子。我的确是又想要名,又想要利。

        礼部慎礼库,是礼部存放香税银的所在。

        金万贯摊开一张纸,拿起笔:万大人,说仔细些。

        万安良继续说道:我做了二十五年官,头二十二年里,我的确是个清官。可凭什么清官只能顿顿吃糙米青菜,严党的那些贪官却锦衣玉食?我想明白了!清官是做给别人看的!到头来只会自己吃亏!于是我起了贪念。

        金万贯道:说慎礼库的事。

        万安良道:慎礼库存放着礼部历年征收的香税银。几十年积攒下来,存银总有三四百万两。香税银的账目,又是一笔糊涂账,没人能说清。我管着慎礼库,每日从慎礼库中顺上四枚五十两的银锞子,装在两个袖管之中带回家。三年来,日日如此。。。积攒起来,正好是二十多万两。

        贺六惊讶——堂堂的三品大员,竟然不是贪银子,而是偷银子!跟市井里的小偷别无二样!

        金万贯道:昨夜子时三刻,你说自己双手关节时常疼痛难忍,难道说是因为天天在袖管里偷着装银子累的?

        万安良道:是。金大人你想想,四枚五十两的银锞子,就是二百两,分两只袖管装,又要让慎礼库的库兵们不觉,一只手就得承着百两的分量。三年日日如此,我这双手的关节能没毛病么?

        金万贯将万安良的话一一记在口供上:呵,万大人,不得不说,你这贪银子的法子,也太下作了些!慎礼库少了银子,账目上如何交待?

        万安良道:账目上倒是好说。每年六月和腊月,尚书大人查账之前,我改改账目就是。反正香税银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没人会察觉账目上的异常之处。

        金万贯笑了笑:好,下面,说说你是如何把二十万两银子,神不知鬼不觉的熔成四根硕大的银柱的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