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锦衣镇山河 > 第六十二章 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

第六十二章 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

小说:锦衣镇山河作者:肥胖的可乐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07 00:38:54
一个月后,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自古扬州就是烟柳繁华之地。大运河贯穿扬州城,给这座城带来了无限的财富。有道是宁做江南狗,不做边镇臣。朝廷的那些官员们,挤破了脑袋,宁肯降品级也要来扬州谋个一官半职。

        一艘官船从运河驶入扬州码头。官船的船,站着贺六和老胡。

        老胡对贺六说道:老六,咱们来的不是时候啊。人家都是烟花三月下扬州,咱们却在这深冬时节来了扬州。

        贺六道:咱们来扬州又不是游山玩水的。6指挥使太器重我,总是交给我些查清查不清都会得罪人的案子。

        扬州码头上张灯结彩,一群江南当地的官员们正在恭候着贺六的到来。贺六是钦差,又是锦衣卫十三太保里的老六。江南官员们怎敢轻慢于他?

        老胡对贺六说:老六,去船舱换上飞鱼服吧。你是钦差,不能失了朝廷的体面。

        贺六进到船舱,换上了一身锦绣的飞鱼服。

        船终于靠岸,贺六下船。

        一名身着正二品绯袍的官员迎上前来。此人面容削瘦,五十来岁,两鬓已是点点白斑。

        那官员跪倒道:臣,浙直总督胡宗宪,恭请圣安!

        其他官员们也齐刷刷的跪倒一片。

        {n/√

        贺六先是高声道:圣恭安!而后他赶紧上前,掺起胡宗宪:胡部堂,快快请起!

        胡宗宪,浙直总督,领兵部左侍郎衔。大明东南的基石,同时也是。。。。严嵩的学生。

        皇上这些年重用严嵩。因为严嵩除了会整人杀人,更会识人用人。

        胡宗宪虽为严党,却不是什么只知贪贿的庸官。他被朝野上下一至评价为治世能臣。嘉靖帝曾言:朝廷一日不可无东南,东南一日不可无胡宗宪!

        连严嵩的死敌,裕王党的干将,内阁次辅徐阶都评价胡宗宪:汝贞(宗宪)大事不糊涂。

        锦衣卫的人在庸官墨吏面前,一向是飞扬跋扈。在胡宗宪这样真正有本事的好官面前,却都是恭敬的很。

        贺六道:属下是什么人,竟劳得胡部堂亲自迎接。

        胡宗宪笑了笑:贺大人不要一口一个部堂。按锦衣卫的辈分,你我是平辈。

        胡宗宪的祖上世代都是锦衣卫。胡宗宪的父亲胡尚仁三十年前曾任锦衣卫南镇抚使。本来胡宗宪可以靠着祖荫,承袭锦衣卫中的职位,穿上人见人怕的飞鱼服。然而他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悬梁刺股,刻苦读书,考取功名。

        嘉靖十七年,胡宗宪中进士。嘉靖十九年被实授山东青州府益州县令。他从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坐上了浙直总督的高位,成为了朝廷派驻东南的最高官员。

        依附严嵩,胡宗宪是不得已而为止。想要实现自己定国安邦的大志向,就要有足够的权柄。想要有足够的权柄,就要在朝廷内有一座大大的靠山。严党如今在朝廷上下一手遮天,胡宗宪只能认了严嵩为座师。

        贺六道:属下怎么忘了,胡部堂的父亲可是咱们锦衣卫的老前辈了!

        胡宗宪道:按照锦衣卫的辈分,我们是平辈。我看,我称你一声‘老六’,你称我一声‘汝贞兄’如何?

        胡宗宪是好官,却不是什么孤傲的清流。他精于为人处事。

        贺六拱手:属下不敢。

        胡宗宪笑了笑,指了指身边的一名官员:这位是南直隶巡抚赵贞吉。

        赵贞吉四十多岁。是内阁次辅徐阶的学生。按理说,赵贞吉与胡宗宪各为其主,徐阶与严嵩又是死敌,他这个南直隶巡抚应该跟胡宗宪泾渭分明。然而赵贞吉与胡宗宪却是至交。因为赵贞吉佩服胡宗宪的人品,更佩服胡宗宪定国安邦的宏图大略。

        贺六拱手道:见过赵巡抚。

        赵贞吉道:贺大人,有礼了。

        胡宗宪又指了指旁边的两名武将:这位是浙江都司戚继光戚将军,这位是浙直备倭都指挥俞大猷俞将军。

        贺六对戚俞二位将军的大名,早已是如雷贯耳!大明军中,又有谁不知戚继光俞大猷之名?倭寇肆虐东南,全靠着戚俞二位将军南征北战,倭寇之患才不至于愈演愈烈。

        锦衣卫中人,即便职位再高,也都是武职。他们向来敬佩能征善战的名将。

        贺六道:戚将军俞将军。二位的大名,属下早就是如雷贯耳!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俞大猷是个老粗:什么大名,都是些虚名而已!

        戚继光则是儒将,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他拱手道:贺大人千里迢迢不辞辛劳,来江南严办钦案,实在是辛苦的很。

        戚继光说这话,贺六倒有些难为情了:什么千里迢迢,什么辛苦?比起二位将军浴血疆场,安邦定国的功绩,我贺六只不过是干一些份内的小事而已。

        胡宗宪又指了指俞大猷戚继光旁边的一位官员:这位是浙江巡抚郑必昌。

        郑必昌肥头大耳,一脸奸诈之相。此人是严嵩的铁杆党羽。严嵩虽重用胡宗宪,却又防着胡宗宪。他将郑必昌调任浙江巡抚,目的在于看住胡宗宪。他是严嵩安插在胡宗宪身边的一枚棋子。

        浙江巡抚郑必昌南直隶巡抚赵贞吉,二人统归浙直总督胡宗宪统辖。然而二人一个是徐阶的学生,一个是严嵩的铁杆,他们向来是水火不容。

        贺六受命来江南查抄前任两淮盐运使吴良庸的宅邸。那位吴良庸吴大人,既是郑必昌的好友,又是郑必昌的儿女亲家。

        贺六朝着码头上的官员们拱了拱手:贺六何德何能,竟劳得诸位大人亲自到码头迎接?

        胡宗宪摆了摆手:老六,你受得是皇命,办的是钦案,是朝廷委派的钦差。江南的官员们来此迎接你,也是照朝廷的规矩办事。你就不要过谦了。

        郑必昌一脸媚笑:胡部堂说的是。贺大人,我们在扬州汇春楼上为你摆了接风宴,还请赏光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