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锦衣镇山河 > 第六十七章 都指望这笔银子呢

第六十七章 都指望这笔银子呢

小说:锦衣镇山河作者:肥胖的可乐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07 00:38:54
胡宗宪是那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人。此刻听了贺六的话他却急了眼。

        把脏银送到京城,再等皇上批折子从京城运回江南?老六,一趟运河是一月行程。一来一回就是两个月!戚继光俞大猷军中,已然连三五天都等不了了!军饷可以拖一拖,他们手下的弟兄都是忠义之士,能够体谅朝廷的难处。可断了军需粮草,弟兄们就得空着肚子跟倭寇血战!那是要出大事的!

        贺六知道胡宗宪这个浙直总督是千难万难。他问胡宗宪:胡部堂,你的意思是?

        胡宗宪道:脏银暂缓二十天启运。你先从脏银里,划拨给我七十万两——要现银。同时我给皇上写奏折,求皇上恩准,从脏银里划拨七十万两给戚家军俞家军。皇上是古往今来第一圣明的君主,一定会恩准的。到时候,你再将剩下的二百一十万两银子运往京城。

        老胡在旁边插了一句:胡部堂,属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胡宗宪道:请说。

        老胡道:这样一来,我们贺大人就要提部堂您担天大的风险!无论皇上准不准您的奏折,我们贺大人都会犯锦衣卫的家规——没有将脏银及时启运京城。如果皇上驳回了您的奏折,贺大人没有旨意便给了你七十万两银子,他就成了欺君大罪!是要问斩的!

        胡宗宪叹了口气:是啊。老六如果替我办这事,的确要担上天大的风险。可戚家军俞家军的两万儿郎正在血水里打滚。我现在只有这一个办法救他们的命!换句话说,戚俞两军两万儿郎的命,全系于你贺六贺百户一念之间!

        胡宗宪走到贺六面前,又道:老六,我代戚家军俞家军的两万儿郎,跪下求你了!

        胡宗宪总督浙江南直隶两省军务民务,是威震一方的封疆大吏。锦衣卫地位再显赫,贺六也只是个六品百户。他怎么受得起胡宗宪的如此大礼?更何况,胡宗宪不是什么贪官墨吏,他是朝野上下公认的国之柱石!

        贺六连忙搀起胡宗宪:胡部堂快快请起。东南抗倭是军国大事。为了戚家军俞家军的那些同袍弟兄,我愿意冒风险!跟抗倭的大事相比,我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锦衣卫当中,多是粗人。我们这些粗人常说一句话:脑袋大了,不过碗大的疤。若是我贺六的脑袋能换得戚将军俞将军在前方高奏凯歌,也是值了!

        胡宗宪凝视着贺六:老六,想不到你是如此深明大义的忠义之士!

        贺六道:这样,您立即派总督府的亲兵,到吴府去搬七十万两现银。同时您赶紧上奏折,请求皇上恩准,拿出吴良庸的部分脏银购买军需粮草。

        胡宗宪道:事不宜迟,那我马上去办。

        胡宗宪风风火火的走了。

        ku看”yi正y,版{章/节上r

        老胡叹了口气:唉,胡部堂几句漂亮话,你贺六脖子上的脑袋便悬了!

        贺六道:胡宗宪是好官,我该帮他。我总不能像个守财奴一般,守着近三百万两银子,眼睁睁看着戚家军俞家军的两万儿郎在前线挨饿受冻。

        老胡道:延期二十天启运,你想好理由搪塞6指挥使了么?

        贺六道:我出京是接了钦命的。我既是锦衣卫的百户,又是钦差。我现在得给内阁上一封折子,再给6指挥使一封信。给内阁的折子里,就说天寒地冻,运河扬州段结冰,需等二十天。给6指挥使的信,则不必隐瞒,实话实说就是。我了解6指挥使的为人。他亦佩服那些为了朝廷拼死亡命打仗的前方将士。他会体谅的。

        老胡笑道:运河扬州段结冰。。。老六,你这理由啊,怕是连鬼都糊弄不过去。如今京城里虽是隆冬时节,可江南却是四季如春的地方——唉,只盼着内阁的严阁老小阁老他们别找你的碴儿!

        五天后,京城,裕王府。

        裕王徐阶高拱正围炉而坐,讲经论道。

        张居正兴冲冲的走了进来:王爷,有好消息!

        裕王苦笑一声:如今的朝局,倒是鲜有什么好消息。说吧,什么事?

        张居正道:锦衣卫的贺六真是个能干的人!到江南,花了九天时间便将前任两淮盐运使吴良庸的脏银全都给挖了出来!

        高拱道:抄家用了九天么?那贺六不是能干,而是饭桶。抄个宅子竟用了九天。

        张居正道:高部堂,你知道贺六花了九天时间,抄出了多少脏银?

        高拱问:至多几十万两吧。他吴良庸一个正四品官,再能刮又能刮多少?刮来十两,还要拿出五两孝敬严嵩父子,拿出一两二两去堵他属下官员的嘴。。。。。

        张居正笑了笑:几十万两?高部堂,几十万两只是个零头!贺六一共抄出了二百八十万两脏银!

        徐阶和高拱俱是眼前一亮。高拱道:查抄丁旺的那一千多万两银子全部进了内承运库。想让皇上拿出来是不可能了。现在戚继光俞大猷正在东南跟倭寇血战,军需粮草接济不上。北直隶的灾民又嗷嗷待哺。。。。到处都要用银子,国库又是空的——只能从吴良庸的二百八十万两脏银里打主意了!

        徐阶接话:皇上派鄢懋卿南下巡盐。鄢懋卿一到江南,便召集江南盐商们给北直隶的灾民捐银子。已经筹措到了六十万两,送到了北直隶。北直的燃眉之急已解。若是这二百八十万两银子上缴到国库,肃卿(高拱),你这个户部尚书倒能过上一两个月不犯愁的日子!

        高拱冷笑一声:鄢懋卿筹措了六十万两银子赈济灾民?呵,我听说,鄢懋卿这个南下巡盐的钦差一共在江南派出了三艘运银子的银船。一条船去了北直隶,一条船去了严阁老的老家江西分宜,另一条船,去了他鄢懋卿的老家江西丰城!

        裕王摆摆手:肃卿,这些没有实证的话,以后还是不要乱说。

        张居正道:王爷,浙直总督给皇上递了奏折,请求从吴良庸的脏银中截留七十万两,用作戚家军俞家军的军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