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锦衣镇山河 > 第七十七章 吴大人死了?

第七十七章 吴大人死了?

小说:锦衣镇山河作者:肥胖的可乐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07 00:38:55
裕王的人在帮李大拿,南京锦衣卫的人也在帮李大拿。

        贺六心中暗想:这私盐案牵扯的官员还真是方方面面。冯胖子对他说过,李大拿也是给东家跑腿的。李大拿的东家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够驱使裕王严党南京锦衣卫三方的人呢?或许那位东家,是丁旺一般的人?

        片刻之后,贺六想明白了:也许,三方的人帮四方茶楼,只是因为他们能从四方茶楼得到钱。有钱能使鬼推磨嘛。

        老胡问贺六:接下来怎么办?

        贺六笑了笑:咱们进盐运衙门去,会会那位王副使。

        贺六和老胡进到盐运衙门之中,递上腰牌。

        王副使见衙门里来了锦衣卫,不敢怠慢:下官见过二位上差。

        贺六朝着王副使笑了笑:王副使是户部高部堂的学生,不比寻常的官员。我到江南办差,有心结识王副使。

        王副使拱手道:上差抬举下官了。

        贺六突然问王副使:你在两淮盐运副使的位子上多长时间了?

        王副使照实回答道:整整三年了。

        贺六轻笑一声:人都说两淮盐务是个肥的流油的差事。想必王副使的位子一定是安逸的很。

        王副使道:上差有所不知。我这位子,安逸归安逸。肥的流油却谈不上。大人身居锦衣卫要职,难道不知?两淮盐运使是肥的流油的差事。副使却没有半分实权。我在这盐运衙门里,还没有六品的盐运判官七品的盐运提举们有实权呢。

        贺六道:我有一事不明。朝廷每年让两淮盐运衙门三百万担的盐引。去年盐运衙门报户部,只卖出了一百万担。那剩下的两百万担盐运去了何处?

        王副使答道:您是锦衣卫的上差。有些事我不敢,也不必瞒着您。历任盐运使,都会给朝廷报个核销。但其实嘛。。。在户部的账册上核销了,不等于盐引在江南作废。只要盐运衙门不贴作废告示,私盐贩子们将户部核销的盐引本票通过种种渠道买到手,他们手里的私盐依旧能披上官盐的外衣,在两京一十三省畅通无阻。

        贺六又问:都说盐运副使没权。我搞不明白了,堂堂正四品的朝廷命官,难道只是个摆设?

        王副使笑道:盐运副使管官盐调度,不管盐引。管盐引的只有盐运使一人。盐引是盐运衙门的关口所在。掌握不了盐引,就等于没有权。

        贺六起身:对了,刚才我在衙门口看见了一张盐引作废告示。足足有五十多万担。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王副使道:您知道,鄢懋卿大人刚刚上任,我的前任盐运使吴良庸被抓,只能由我代劳跟鄢大人办交接。我清查账目时,现了五十三万担盐引的烂账。我总不能把烂账留给新任的鄢大人。以后我还要在他手下当副使呢不是么?所以只好将这批盐引作废。

        贺六突然对老胡说:你回钦差行辕,把东西取来,送给王副使。

        老胡点头离去。

        王副使一脸疑惑的看着和贺六。堂堂锦衣卫六爷,有什么理由给自己一个没权的小官送什么礼?

        王副使道:上差太客气了。

        贺六道:官场中人不是最讲礼尚往来的么?咱们初次相见,我自然该给王副使送点东西。

        贺六和王副使闲聊了半个时辰的江南掌故。半个时辰后,老胡背着一个大包袱回到了盐运衙门大堂。

        贺六命道:老胡,打开包袱。

        老胡将包袱打开,王副使立即冒出了冷汗——那包袱里,竟是一沓又一沓明晃晃的盐引本票!

        贺六指了指那些盐引:这是五千三百张盐引。正是王副使作废的那一批。

        王副使战战兢兢的问:这批盐引怎么会到了。。。。上差手里?

        贺六笑道:因为骗买四方茶楼盐引的骗子手,正是在下!

        !看u正版%章/节上f)!&o39;

        王副使一时沉默了。

        贺六道:王副使,我们锦衣卫的种种办案手段想必你是听说过的。对我说实话,以后或许我们能成为朋友。

        王副使扑腾一声跪倒在地:上差。这批盐引是前任吴大人私下倒卖给四方茶楼的!我只是作废而已啊!我只拿了四方茶楼。。。。区区五千两银子!

        五千两的贿赂,在如今的大明官场之中根本不算一笔大钱。只是无伤大雅的一点儿好处罢了。即便是都察院的那群清流御史,都不屑于因为几千两银子而上本子参劾拿了银子的人。

        可要真按照《大明律》细究,五千两银子却足够官员掉几次脑袋的。

        毕竟,洪武帝时,贪贿六十两就要剥皮萱草的。

        贺六道:王副使。我刚到江南,对四方茶楼的事情不甚了解呢。您这个盐运副使好好给我讲讲?

        王副使骨子里是个胆小的文人,他此刻已是竹筒倒豆子:我的前任吴良庸,每年都会将二百万担的盐引卖给四方茶楼。四方茶楼的东家似乎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整个江南的私盐贩子,都唯他马是瞻。某次吴良庸喝多了酒,对我说:四方茶楼里的东家在京城为官。

        贺六道:在京城为官?吴良庸可说过他是什么官职?

        王副使摇摇头:我不知道。此人颇为神秘。我曾算了一笔帐,四方茶楼的盐引交易一年能为他赚二百万两银子。那位神秘的东家赚的钱,要比盐运使本人都多!

        王副使指了指地上的一大摊盐引:至于这批盐引,是因为被骗买。不,被上差弄到手后,四方茶楼的李大拿贿赂我,让我作废的。只要盐运衙门贴了告示,这批盐引就变成了废纸。

        贺六问:这些盐引是四方茶楼花银子从你们盐运衙门私下买入的。作废了他们岂不是要血本无归?

        王副使招认道:这倒是不难。作废了还可以再补。四方茶楼手眼通天,想必鄢懋卿大人上任之后,能给他们补。

        贺六道:这么说来,想查清四方茶楼的幕后老板,就只有让京城里关着的吴良庸招供喽?

        贺六正说着,门外跑进来一个他手下的力士:大人,有京城的飞鸽传书。

        力士将一个纸条交给了贺六。

        贺六看后脸色一变。老胡问:怎么了?

        贺六道:前任盐运使吴良庸。。。。在诏狱里死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