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晴空开裂 > 第494章 挑挑都督的礼儿

第494章 挑挑都督的礼儿

小说:晴空开裂作者:过境秋风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08 08:14:07
那老者听了点点头,把头一抬,仰起下巴,喉咙里咕噜一声,傲慢地说:

        “瞧好吧!哪能由他们说怎么弄就怎么弄!咱们这老位子非坐回去不可!”

        税衙二爷连连点头,退后一步,一溜烟飞跑回去,不知送什么信去了。

        不料旁边就有那走路掉到后面的尚书随从听到了,眉毛动了几动,赶紧跑上前,倚在大人的轿前,把刚听到的对话小声禀告了。

        刘大人不动声色地听完,眉毛皱了皱,轻哼一声说:“去!不要对人说,别惹闲气!”吩咐完,眼睛复又正视前方,继续做出雍容的气象来。

        按照新夏朝廷的规矩,像一部尚书这样的中枢大员莅临地方,全城官吏都要去驿站远迎并扈从入城,但身分贵重的都督则可不同,只须在城外十里亭迎接拜见,道劳之后,便先行回府等待。

        这第二番等候就完全像主人家了,不伴送,也不在城门口再度相迎。

        特别与常规不同的是,海西这一回都督一城就有四个,气派就更大。

        想想四督齐出迎宾未免太过吓人,仪仗也摆不开,他们就自己做主,简略一点儿,就只有蒋白二位去了十里亭。见过打马回来以后,就再与朱万二位一起站在督府门口,静候尊官到来。

        这本是因为没有旧朝先例可援,他们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倒也不卑不亢,恰如其分。

        但尊官一行一路上煊赫惯了,陡然遇此,尚书当然无可无不可,那些组分特殊的从人们却不免有些不相适应。

        四督这样出迎,是不是架子大了一点儿?

        跟随尚书来到的那位户部姚司官看到这些,便一心想挑礼,还在城外,就一路上嘀嘀咕咕地对同来的一位内廷公公样的贵人说:

        “费大人!明明四位都督,方才怎的只有小白小蒋接了一接?那两位竟公然不见出来?难道病了、出去了?”

        那公公唔了一声,鼻音很重地哼哼说:“是吗?许是有事忙吧!”

        姚司官摇着头接着说:

        “不但两个没来,也不说先行告个罪,就那来的两位,礼也行得大不地道。明明两位大人同来,他们眼里却只看见兵部的,就没朝您这边多瞧上一眼,多说一句话,这不是故意马虎人么?”

        那公公将脸扭向左前方看了一眼,又看看他,把脸一扬,诧异道:

        “什么?两位大人?搞错了吧你!咱家可是陪侍刘大人来的,跟在后面,没敢与他并行嘛!”

        “那是您谦逊!”姚司官谄媚地捧屁说,“如今宫里宫外谁不知道您呀?连阁臣大人见了您老都要叫一声公公,就连刘公都对您礼貌周全,不敢马虎。何况他们小小一个都督!都督,那算个啥呀!”

        “都督可不小!”那公公仍然两眼看着天说,“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坐地开府,拥旄分符,还一起四个哪!你不知道不要瞎说,听见不好。”

        “那是那是!”姚司官赶忙连连点头。“不过那也只是皇上一时的恩典。上次在京,那般钻营运作都不曾加级,可见圣眷已经不怎么样。这次看视回去,他们四人那官还当不当得下去,还不就凭您老人家一句话?他还敢这么托大!”

        素有积怨,想进谗就进谗吧,谁拦你呢?但话说得这样就太过了!那公公不由把脸板板,佯装生气说:

        “老姚!是不是您与他四个有甚过节?不然怎么这里人人都糊涂,偏你最明白!不要再说了!咱可是什么都没看见,也什么都不知道。”

        姚司官还要戴高帽,费公公已经扭过脸去,注意地看着前面,准备好刘尚书一停轿,自己就抢先到轿前去侍候。

        姚司官讨了个没趣,知道一时说不动,仗着关系深,也不怕他真生气,当下老着脸,谄笑着退回后面。

        轿到府前,费公公果然还他此来一路伺候人的规矩,连忙提前一步下了马,小跑着赶到刘尚书大轿前,手扶轿杠,连叫小心小心,要轿车夫们轻轻放下,又伸手去打起轿帘。

        不料他对刘尚书恭谨尽礼,刘尚书却大为不安,连连小声说:

        “老哥,你这是干什么呀!轿帘是你打的吗?快放手!放手!”

        费公公却一直拉着轿帘,一定等刘尚书出轿直起腰来才放下,然后仍旧半佝偻着身体跟在后面,亦步亦趋,一声不吭。

        四都督站在台阶下,只等轿子一停,急忙一起上前,欢颜拜见,都说:

        “刘大人仆仆风尘,一路辛苦!门下们恭候多时了。怠慢怠慢。快请里面坐!”

        这时是做此官行此礼,虽然四都督一向要求诸事简约,但都督府是大衙门,仍然是仆役奔走,门庭若市,堂上一呼,堂下百诺。

        当下众人一拥进来,迎入大堂,请刘尚书上首坐了,又来招呼费公公。

        原来那费公公本是宫中侍役,这次是年高恳请,皇上亲口恩准回乡祭祖,才附车与刘尚书一道过来,并非宫中派出的信使。

        如此身份来头,不可怠慢,却也不能太过抬高,都督们便吩咐在上首旁边加了张小椅,请他坐了。四都督则陪侍在下面,吩咐看茶,又叫拧热手巾把子来,给大人擦汗。

        其它随员包括姚司员等在内,都由郡守在堂下管待,熙熙攘攘,把整个大厅都坐满了。

        这只是初见寒暄,不设筵宴,就只礼貌地坐一坐,说说碰头话,表示表示欢迎,很快就散了。

        大队人马由郡守派人相陪,分头导往住处,只有刘尚书和费公公二人留在堂上没走。

        费公公极为知机,一见众人散去,屁股还没坐热,便推说要替刘尚书看看下处,避了开去。于是偌大厅堂,就只剩下他们一尚书四都督。

        五人都是熟人。

        原以为熟不拘礼,天大一件事情,掰扯多时,一再接洽不成,彼此早都没好气,一见面就会掐起来。谁知此时闲人散去,对面坐着,一时竟冷场了,都不知话头从何提起。

        等了一会儿,见他们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一个先开口,刘尚书倒有些心中惴惴了,主动开口问:

        “四位贤契,见到滚单,心中不乐是吧?”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