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晴空开裂 > 第496章 一张条子

第496章 一张条子

小说:晴空开裂作者:过境秋风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08 08:14:07
听他这么说,看来已经真正折服,是要认真办交代了。刘尚书一笑,和蔼地说:

        “银子自然会有,却也不会太多。北征还没了事呢。官衔倒不是虚的,也不会滥给,至多开出三个罢了。实开实授,都是有地方的现任官。至于是郡是县,却还要等到核产之后再说。”

        白思孟笑道:“这也挺好算的——本朝定制:一任官是三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不是就按这个调调儿来推算?”

        刘尚书是志诚君子,也不管他是不是随口说笑话,听了不悦,当下便板板脸,正容道:

        “怎能这样说?愚民不知可以胡说,尔等身为大员,怎也随声附和?知府一年俸禄才有多少?三年哪里来的十万两?连王公也没有这么多!朝廷煌煌官诰,更不会往那些流言蜚语上面比靠!

        “俗话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怎个货法?薪俸那都是死的,想多也多不来,至多只能讲,得能为官一任,那就是祖上阴德、君王倚重、百姓爱戴、自己才能,四者俱全,这才脱颖而出,挣了个光宗耀祖。得能光宗耀祖,那也就值的大了!”

        “是啊。”白思孟不在乎地笑着,“民多官少,于芸芸众生里,能挣出个把县官、郡守,也就好算是祖坟冒烟了。不过米家两个兄弟,都还年轻,不是做官的料,我看还是多算钱的好。就要光宗耀祖也不必忙在此一时。”

        “哦,那也好!不愿做现任,留以待选也成!”刘尚书连忙接过话茬说,“吏部还巴不得呢!实在年纪小,就留个五年十年好了。等到时候想做了,就算他一个特旨候选,送到吏部排在头一二名,有缺尽先补用,行吗?”

        居然就坡下驴,立马就打算现金改期票了,真叫人啼笑皆非,无言以对。

        眼看话不投机,说到这里,已经是口干舌燥,刘尚书便站起身来,拍拍腿、揉揉腰说:

        “走了这一路,老夫也乏了。想来赐饭还早,就到你们府后歇歇吧。”

        四人无话,一起站起陪着他走。刚转入屏风,却见费公公竹竿似的笔直站在那里,一见他们便躬身说:

        “因见大人正议着事,不敢打扰。既然刘大人要歇一歇,老汉已经看着贵府管家们收拾好了,大人便请随我去吧!”

        四人心想:你嘴好乖!什么怕打扰?只怕是从头至尾都被你听了个够!我说怎么刘大人自始至终都在打官腔呢,原来是怕你老小子回去不放人屁!

        宫中派来密探,随行监视,看来连对刘大人也不能放心,对自己四人的想法就更难说了。是不是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尾大不掉呀?

        四人都是满心的不舒服,却也无法可想。

        回到内堂,看着佣仆服侍刘尚书安歇下来,四人才告辞,走回住处,散坐在小会客厅里,边喝茶边商量怎么办。

        万时明把茶杯往桌上一顿,正要开口发牢骚,白思孟忙摇手止住他,掏了张条子出来给大家看,低声说:

        “且慢!这是刚才刘大人回送到房门口时悄悄塞给我的。你们看看,他这建议怎么样!”

        那三人伸头一看,只见上面只写了四个淡墨毛笔字:“力增总价”。

        “这是什么意思?”万时明皱眉疑问,“刘尚书是表示他会在核算中尽量帮咱们抬高价钱吗?”

        “这不明摆着吗?”白思孟用手指点着那几个字说,“力增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力挺咱们要高价吗?既然是皇上的意思,非要逼着咱们卖,却又怕咱们太抵触,就想法多给些金钱作补偿嘛。”

        “多?多到什么地步?朝廷不是早打穷了,已经没多少财力了吗?”

        “这倒不用咱们发愁。”白思孟收起条子,就手嚓嚓撕碎,扔进案头的“笔洗”里,“再没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国家总比私家大,这几个钱想来还难不倒。”

        “这可不是几个钱的事情!”万时明冷笑道,“米大姑早估算过了,她家的全部产业至少也值二百五十万两银子。盘细一点儿,说不定能算出三百万来。朝廷哪有这笔巨款!”

        三百万两?众皆骇然:“这么多?”

        “这还只是把历年置产时的一项项支出加起来算出的。要算重置价,只怕还要翻一倍。现在到处打仗,百物腾贵,物价能不高?”

        翻一倍就是六百万两,国库一年的收入也没这么多。大家都吓住了。

        “就这样还要加总价?再加,不加到一千万两去了?”小蒋嘀咕说。

        “也不一定都指的是给钱吧?说不定还要借此给米家兄弟争两个更大的官。”朱品声小心地说。“你们回忆一下,多大的官值一百万?要钱刘尚书没办法,要官的话,他倒应该有几分把握!”

        “多大的官?州牧?”万时明想想摇头,“新夏朝自古以来就没这个例!前朝战时鼓励捐资助饷、毁家纾难,捐的最大的官也就是郡丞——郡里的二把手,总不至于为了米家的大炮就破了这个规矩!”

        见万时明瞪着眼睛摊开手,不知怎么样才好,白思孟心里也不踏实了,敲敲桌子说:

        “这么说,刘老这个主意还得再掂量!我看哪,现在漫天要价容易,就地还钱也好说。就怕总价一开上去,皇上看了害怕,既然肯定买不起,脑筋一转就明抢起来。一声‘战时征用’,御口纶音,一个钱不花就弄到了手里,你还真没处伸冤去!”

        “是啊,这也不可不虑!”小蒋也惶惑了,“非要不可的东西,买不起就抢,连老百姓都敢这么想,何况是皇帝!牛劲一上来,他就是要这么干,天下人谁拗得过皇帝?”

        “那刘尚书写这几个字不是把咱们往火坑里推吗?”朱品声瞪大眼睛发急说,想了想又用力摇头,“不!不!这决计不会。他是熟悉朝政的人,又亲自参与决策,跟咱们又素相交好,决不会乱出馊主意。我看这里面一定另有深意!”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