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八十年代长姐 > 第5章 个体户

第5章 个体户

小说:八十年代长姐作者:红茶椰奶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18 16:27:51
“亲兄弟明算账,既然这个生意算是交给了你,那你跟小丫头就正式合伙吧!”

        王兴发做了孩子们的爷爷,自然要替孩子们打算。

        他想的很明白,姚爱华当初相中白玫合伙,大多是出于同情,用感情维系的生意做不长久,更何况现在合伙人变成了姚爱国夫妻。

        姚爱国精的跟个猴儿似的,什么事儿事先有个明确的说法最好,免得最后出岔子。

        “小华也是这个意思,这生意本来就是白玫和小华俩人的,没有她俩就没有这生意。还是按照之前的约定,一人一半儿,白玫这孩子负责作坊,我们夫妻负责卖!”

        “中,占孩子便宜的事儿,我信你也干不出来!郑坤媳妇那个管人的活儿,我就给揽了,孩子这边儿不用你们操心。”

        俩人几句话就把事儿定下了,姚爱国毕竟地盘熟悉一些,办个体找厂房的事儿就都交给他了。

        这里不像他那个村子,一亩三分地都掌握在他手里,小白玫的作坊当初是什么手续也没办的。

        在京城做什么事儿都要正规,想要做作坊做生意,就必须先办好手续。

        两家住的地方一个是短租的,家里都是孩子老人;一家是文化人大宅子,都不适合做厂房、住工人。

        新厂房在四环外,原来是个酱菜坊,以前住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人,后来还给主家。可惜经过那场乱后,主家剩下的人已经没有做酱菜的手艺了,那家人就指着房租钱混日子。

        京城的个体工商户刚刚兴起,在四环外租房子办厂的不少。可惜,这酱菜坊住人太大,办厂又太小,上一个租户生意扩大后,这个地方就不够用了,租期到了搬走了。现在已经闲置了好几个月了,本想着冬天也没有什么人办厂,可能要等再等三个月开了春,才能租出去呢。

        姚爱国倒是看中了这个地方,四座院,一个做员工宿舍,一个做仓库兼办公,两间做工作间。

        工作间怎么做姚爱国不懂,王兴发跟着看了三四个月,没有不明白的,领着白玫去新租的地方走了一圈,两个大人就忙活起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房子牢固窗明瓦亮的,水电取暖都是现成的,只要买上桌椅板凳货架子、装好电线,人到齐了就能开工。

        王兴发和姚爱国前前后后跑了几天,就把地方都布置整理好了。

        个体户执照去工商局审批下来了,厂名就叫爱美头花厂。

        白玫就想着干脆把牌子也申请下来,免得等出了名头被别人给抢注了,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注册商标不像申请个体,必须是成年人才能充当法人。

        工商局楼上就内设着商标局,白玫跟着姚爱国就手把商标申请了交了上去。

        中英文图标全都注册了一遍,品类选了个服装和饰品两个大类,服装是她上辈子做了十四五年的,这一行她最熟悉。未来有机会,她想把这一块也做起来,特别是幼儿和童装,她家里一堆孩子,穿别人做的衣服还得花钱买,自己的眼光手艺都有,何不给姐妹几个做的同时,打了样子做个厂呢?

        白玫在京城里这么多天,每天出门除了看房子抄物价,剩下的就是看京城人民的首饰衣着,看着全民中山装大棉袄的,她确信服装生意必然大有可为。

        买房子前,一时半会儿的上不了学,干脆就抓紧时间赚钱,有爷爷和姚叔叔帮着做生意,有奶奶帮着看家,她心里稳了很多,也敢大胆的去想。

        白玫在心里和本子上做着计划,王兴发去火车站接了四个姑娘和钱爷爷去了厂里。

        钱爷爷就是白玫在老家时隔壁的邻居,几家人虽然希望孩子们能有个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相信姚爱国,想着姚爱华不会骗她们,可毕竟孩子们第一次出远门,几家人商量着就派了在家猫冬没啥事干的钱爷爷出来。

        钱爷爷年龄比王兴发还小了几岁,钱美娜是几个姑娘里最小,却是钱爷爷的大孙女,是钱爷爷的心头肉。

        大孙女出远门,钱爷爷不放心,凭着识字班认识的字以“文化人”的身份,争取来了这份差事。

        “王大哥,您怎么在这儿?”临出发前,他们在村里给姚爱国打了电话,让他们来接人的,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会是王兴发来接站。

        “说来话长,等到了地方,再跟你细说!”

        找了个地儿随便吃了口饭,就领着几个人去了厂房。

        住宿的房间是三间房,四个姑娘住在一个屋,屋里早早的烧好了炉子,很暖和。床铺物品也都是现成的,带着几个姑娘看了看房子,哪里是厨房吃饭、哪里厕所洗漱,就交个几个姑娘自己处理了。

        沙美玲是几个姑娘年龄最大,行事最稳当的,钱爷爷就嘱咐她管好几个妹妹,早点回屋睡觉。

        王兴发跟钱爷爷住在门房那屋,他本想着今天起就做个看门儿的,几个大姑娘住在这里,他可不放心。

        两个老头围着炉子烧了半斤酒,就着猪耳朵、老豆干,慢慢的喝慢慢的吃,聊着前前后后的事儿。

        “大哥,你是说,白玫六姐妹也在这北京城?”

        “是啊,孩子们躲了那个泥坑子,才能有出息。我和你嫂子认了她们几个当孙女,以后啊,我们也就不回去了!”

        “这厂子是姚爱国的,大丫头做的那些个手工头花,就是他们给卖的,生意还成!姚爱国在京城这边儿他那个高中学历工作就不好找了,他就又拉着孩子们接茬做个厂。”

        “哦,姚爱国靠谱,再加上大哥您坐镇,这我就放心啦!”

        老哥俩焖了一口酒,王兴发道:“本来呢,我想着今天不知道是哪家人来送孩子,就只是心里想想,现在你来了,干脆你也就别走了!”

        “我不走,我留这儿干啥,我这大字不认识多少,能干啥?”

        “你留下看门打更!”家里留着那六个孩子一个老太婆他更不放心。

        “你什么人我最了解,反正村里打更也是你干的,现在你回去又没什么事儿干,干脆把你那老婆子接来,让她给厂子做饭,你看门,发两份工资!”

        钱爷爷瞪大了眼睛,焖了口酒,一辈子的老农把式,还能上班得工资!老伴儿也能!

        “大哥,这事儿你能做主?”

        “这生意是我跟姚爱国合伙的,我做不了他的主?”

        王兴发早就打定了主意,孩子挣钱招人眼红容易惹麻烦,他挣钱谁有那个胆子惦记?

        做人爷爷嘛,就得替孩子们想到头里。

        “只是有一点,你给我记住了,几个白家丫头在我这儿的事儿,你可不能给漏出去,漏出去了你们全家都给我滚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