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奇侠仁妃 > 第六十八章:醉不成欢惨将别

第六十八章:醉不成欢惨将别

小说:奇侠仁妃作者:御龙圣君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18 17:45:16
时至公元七百三十年正月初,此刻的长安城依旧比较寒冷,以致于刚刚有所好转的天气竟在突然之间便开始大雪纷飞。

        然而,即使在这变幻莫测极为恶劣的环境之下,照样能活得无比滋润的人也是数不胜数。

        上至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下至巨商富贾各界名流,哪一个不是竭尽所能地使自己在这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日子里,依旧可以“乐己所乐而不顾他人之乐,兴之为兴而不思他人之兴。”

        殊不知那镇守幽州的将士们此刻正饥寒交迫食不果腹,以致战之不胜,胜而不悦,几近城破边缘。情势危急,已是迫在眉睫。

        即便如此,那尚不知情的唐玄宗却依然安坐京城,贪图享乐,竟还借着庆祝春节这一良机大搞册封仪式。

        也正是这次册封,使得徐紫嫣一应人等终于是有了个名分。&1t;i>&1t;/i>

        尤其是徐紫嫣、杨若心、武莹敏三人,因各有其功故均被封为才人,且有了各自独立的居住之所。

        随着册封仪式的结束,紧随其后的,便是那几经周折才终于送达朝廷的一封加急塘报。

        而此物就像是一道催命符一般恐怖,以致于让唐玄宗未及细看便已是双手颤抖面色铁青。

        众人见状,皆万分诧异。皇帝这是怎么了?塘报中究竟写了什么,以致于竟令其产生此种反应?

        此时,为了稳住局面,大惊之下的唐玄宗并没有将此事声张出去。而是暂时按下心中的愤怒与悲伤,待庆典结束之后,再另行商议。

        事后,唐玄宗来到大殿之内,进而开始与各大臣研商应对之策。&1t;i>&1t;/i>

        直到此时,众人才终于得知了幽州的现状以及塘报中所言及的大致内容。

        原来,边关重镇幽州早在年前便已经陷入了与契丹的战事之中。

        面对契丹军队的多次围攻,幽州刺史也曾数度派人向朝廷报信并请求支援。

        然而,几番下来,不光是送信之人有去无回,就连幽州刺史的行动也受到了限制,以致于朝廷到现在仍然对此一无所知。

        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一份求救塘报居然顺利地送到了唐玄宗的手中。

        此事就好像是有人事先计划好了似的,故意让塘报在唐玄宗的册封大典上准时出现,以期在达到目的的同时又能给唐玄宗沉重一击。其用心之险恶,由此可见一斑。&1t;i>&1t;/i>

        事态紧急,刻不容缓。为今之计,必须派遣一得力之人前往幽州,用以整顿军务安定民心,并击溃来犯之敌。

        正当唐玄宗苦思良久而没有合适人选之时,朱靖祺的一席话瞬间使其茅塞顿开。

        那么,朱靖祺究竟对唐玄宗说了什么呢?

        原来,朱靖祺向唐玄宗保举了一个人。而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与其素来不和的死对头刘鑫宇。

        唐玄宗一听这话,心中不免有所疑惑:“此二人一向不和,乃是朝中人尽皆知的事情。此番使人前往幽州,责任何其重大。想不到他一不引荐门生子弟,二不推举心腹挚友,竟然保举起刘鑫宇来了。此中缘由,颇耐人寻味呀!”

        虽然唐玄宗对朱靖祺的反常举动心存疑虑,然而仔细一想,他说的倒也不无道理。事态紧急,也就顾不了这许多了。&1t;i>&1t;/i>

        次日,唐玄宗便急召刘鑫宇入宫。待一切相关事宜都交代稳妥之后,便下旨加封其为河北道行军大元帅,统领幽州一切军政要务。并令其即刻启程,不得拖延,以免贻误战机。

        值得一提的是,为防刘鑫宇因猜疑而分心,唐玄宗并未告诉刘鑫宇是朱靖祺保举于他。

        而此时刘鑫宇的心中也是充满了疑问和不解,可是幽州情势危急,已经容不得他在此思前想后了。

        归家之后的刘鑫宇,显得心事重重的。但他并没有将这些负面情绪通通写在脸上,而是选择了以最好的状态来面对他的家人。

        少时,刚从刘若天住所回来的肖青竹便来到了刘鑫宇的身边。

        一向机敏聪慧的肖青竹眼见自己的夫君是这般模样,当即便觉得他定然是有心事。&1t;i>&1t;/i>

        刘鑫宇见状,便向肖青竹言明了此事。

        得知刘鑫宇即将远行,一向体贴贤惠的肖青竹先是对其加以抚慰鼓励,而后又亲自下厨为他做了一大桌子的菜,这其中就包括刘鑫宇最喜欢吃的鱼肉丸子。

        夫妇二人本想叫来家人与之共同进餐,但转念一想,却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于是此二人便在这一温暖而安静的环境中,在那彼此至爱的陪伴下,共同享用了这特殊意义上的最后一顿晚餐。

        当夜,月光微现,游云不见,天色看似昏沉却又暗自透着一丝朦胧的光亮。

        院中的积雪似化非化,房上的冰挂多有凝结。唯有这屋内的温暖之气倒显得十分平静柔和,并未因外界的多变而受到太大影响。&1t;i>&1t;/i>

        饭桌之上,稍显疲惫的刘鑫宇正面带微笑地享用着满桌的美味佳肴。尤其是那一整盘的鱼肉丸子,更是吃得一点都不剩。

        而一旁的肖青竹见此情形却没有丝毫的笑意,只是默默地守在一旁,时不时地为刘鑫宇整理一下衣角,梳理一下头,真可谓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然而,不知何故,就在肖青竹认真为其梳理头的过程中,她那一向熟练的动作此刻却变得毫无章法。

        不仅如此,就在将要梳理完毕的那一刻,肖青竹居然会因为双手不停地颤抖而把梳子掉到了地上。

        想是眼见刘鑫宇即将奔赴那人生地不熟的幽州之地,故而有些担心吧。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之间便到了第二天的清晨时分,刘鑫宇也该启程前往幽州了。&1t;i>&1t;/i>

        临行前,合府上下都来为刘鑫宇送行。

        此时此刻,众人皆心情沉重,尤其是肖青竹,更是哭得泣不成声。

        毕竟这是去前线打仗,而不是去游玩。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难以预测,稍有不慎便极有可能命赴黄泉天人永隔。这般情境之下,怎能不令人为之忧虑呢?

        相比之下,一旁的刘若天倒是淡然了许多。毕竟此刻的他依旧处于失忆的状态,对面前的所有人和物还相对陌生。所以,刘若天只是象征性地向刘鑫宇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之后便回屋去了。

        而刘鑫宇面对儿子的冷漠对待,也并没有生气,毕竟他现在还是个病人。

        眼看着为此几度哽咽的肖青竹,刘鑫宇急忙安慰她说:“哭什么嘛,又不是生离死别再也见不到了,不要让大家也跟着难过。待事罢回转之日,我们一家人便可再度把酒言欢,无话不谈,岂不美哉?”&1t;i>&1t;/i>

        说完,刘鑫宇便飞身上马急行而去。而站在路边的肖青竹则是一直目送着刘鑫宇,直到他的身影完全消失不见之后,才肯在别人的搀扶之下返回家中。

        话分两头,就在刘鑫宇一行人启程赶赴幽州的同时,暗暗潜出住处的梅雨晨也在茫茫夜色的掩护之下,秘密地来到了位于将军府不远处的一座别院之中。

        此地乃是刘鑫宇为了方便刘若天安心养病,并使其尽快恢复记忆而刻意安排的一处休养之所。

        平日里,除了一些家丁和几个负责此处安全的人员之外,也就只有郭念瑶经常到此了。

        毕竟此地离将军府不远,又鲜为人知,故而安全还是有保证的。即便是有意外情况出现,内中之人也可凭屋中密道安然脱身。真可谓是环境清幽且安稳舒适,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绝佳所在。&1t;i>&1t;/i>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隐秘而安全的所在,竟也能被梅雨晨探知。

        如此想来,还真是应了那句古话,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而梅雨晨究竟因何要如此不顾一切地来与刘若天见上一面,这其中的深奥缘由,恐怕就只有她本人才清楚了。

        那日入夜时分,刘若天又一次无视他人的好心劝说,一如既往地独自坐在院内的石阶上吹着冷风,全然不顾周围人的看法。

        当夜虽然天气尚好,并不十分寒冷,但毕竟也是正月里的天,说变就变。更何况他此刻还有病在身,按理说并不该如此折腾。可他偏偏又乐此不疲,而且似乎很享受这个过程,每次都是时不时地面露微笑,不知所以。

        只见刘若天用左手手指在自己腿边的石阶上捏了几朵雪花,继而放在了右手的掌心处仔细地把玩着。&1t;i>&1t;/i>

        就在那仅剩的一点点细雪即将化尽之际,此前一直紧盯着手中之雪若有所思的刘若天突然用力将其一吹,便把这最后的一丝“纯白之气”也送归了尘土。

        而后,长叹了一口气的刘若天终于站起身来,紧接着便在院中寻摸了一处制高点,而后便迅地站了上去,似乎是要借此以观外界之动态。

        站在此处向外望去,虽不能把所有景致尽收眼底,却足以达到刘若天的内心标准了。

        盼望已久的刘若天兴致勃勃地站在此处,随即极目远眺,隐隐约约地看见远处灯火通明,温润之气若隐若现。

        细看之下,则更具一番独特韵味。更有甚者,竟在不由之间使人然物外,进而生出意象。

        在那看似遥远却又像近在咫尺般的街市一侧,似有一澄澈而略显狭窄的溪流暗藏其中。&1t;i>&1t;/i>

        定睛一看,仿佛看见一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正带着一个小男孩在这溪边嬉戏玩耍。

        那小男孩的样貌似乎似曾相识,而那一旁站着的中年妇女,却始终都无法看清她的真实面目。

        正当刘若天迫切想要看清楚那妇女的面容,进而极目而视的时候,不料此意境却被一忽然传来的呼叫声无情地打破。

        回过神来的刘若天眼见有人打破了他的意想,有些生气。而后他定睛一看,面前竟是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那人便是梅雨晨,只不过此时的刘若天已然对其全无印象。

        时隔多日,梅雨晨终于再次见到了让自己又爱又恨的若天哥哥。

        此时的她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该如何向这个犹如陌生人的昔日旧爱言说倾诉,只是眼含热泪声音微颤地用自己的右手指尖轻抚着刘若天的鬓角,不时地自言自语几句。&1t;i>&1t;/i>

        而刘若天眼见此等情形,却也并没有拒绝,而是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梅雨晨,任由时间一点点地流逝。

        面对如此佳人,他竟形如呆子,枉自辜负了这一大好时光,想来怎能不令人为之叹息。

        少时,激动不已的梅雨晨擦干了眼泪,进而迅地冷静下来。

        她的心里非常明白,此地不宜久留,否则必然会暴露自己的行踪。

        就在这时,与她相对而坐的刘若天竟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毫无征兆般地紧紧握住了她的手。

        刘若天的这一反常举动着实让梅雨晨吃了一惊,这似曾相识的情景,就像刘若天第一次紧握梅雨晨的双手,为其取暖一般熟悉。

        然而,令梅雨晨感到奇怪的是,此情此景虽与前者不尽相同,但却丝毫没有了当年那种让她怦然心动的喜悦之感。

        在梅雨晨看来,此刻的刘若天不过是虚有其皮囊,而灵魂却早已消失不见。

        但即便如此,一向机敏过人的梅雨晨还是觉察出了一丝端倪。

        尤其是当她细看之下猛然现,在刘若天的脖颈内侧,竟有一个并不起眼的小红痣的时候,便更加坚信了自己的猜测。

        就在梅雨晨现此种细节之后,一切似乎瞬间豁然开朗。尤其是她临走之时的微微一笑,更是让人莫测高深。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