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天生无命魂 > 第275章:寒山寺奇人

第275章:寒山寺奇人

小说:天生无命魂作者:枞川绿尘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6-15 17:38:38
延伸和尚迅速调查到了凌夜的信息,然后脑海中似乎有电光一闪,便决定了要留下凌夜。

        他知道凌夜也是个爱财的人,爱财还好色,却又极度会审时度势,连五斗米教道印那样,单纯从古董的角度看都能价值过亿的法器,都能毫不犹豫的无偿捐赠。

        延伸和尚决定,将凌夜引到梵灵寺,然后略施手段,让凌夜和铃木兄弟相互钳制,以便他从容得利。

        只是没有想到凌夜的道行远超他的想象,不仅铃木兄弟不堪一击,他自己也没有一丝争斗的勇气……

        铃木兄弟目前还是生死不知,不过被几百只狗魂紧追不放,估计再能打滚也坚持不了多少时间。

        铃木兄弟活不了了,他们针对那个小山村的算计,也等于是无疾而终。

        事情又回到了原点……对于小山村守护的,很可能跟山河社稷图有关的宝贝,延伸和尚再次无计可施。

        他不甘心,于是在垂头丧气往梵灵寺走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凌夜。

        虽然凌夜看起来比他还要小好几岁,可是凌夜修炼出了道火,本事是在他之上的。

        他知道山河社稷图的事,说不定凌夜也知道。

        便是这一闪念,延伸和尚立即认为,凌夜驾车数千里到这个偏僻的小镇,并不是偶然,说不定就是冲着小山村的秘密来的。

        道释儒三教的高人,都在合力搜寻山河社稷图,延伸和尚虽然自命不凡,却也知道山河社稷图不可能由他据为己有。

        他不介意与凌夜合作,共享小山村的宝贝。

        于是,延伸和尚转头,转身,准备和凌夜做一番开诚布公的详谈。

        不过凌夜感兴趣的,似乎不是小山村的秘密,而是延伸和尚是从什么地方得知山河社稷图,遗落在华夏某地的。

        延伸和尚愣了一下,随后便更加坚信凌夜知道那个小山村的秘密,甚至比他知道得更多……

        事实上凌夜对那个小山村的秘密一无所知,出手救下那个小山村的中年男人,只是缘分。

        另外,延伸和尚可能一辈子也不能想到,若是凌夜早知那个小山村,有着和山河社稷图相关的秘密,哪怕必须到梵灵寺,也绝对会绕道而行……

        捐出五斗米教法印,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可是捐出道袍和两本道门典籍,却是故意而为。目的,就是不想跟山河社稷图沾上什么关系,然后被道释儒三教的高人盯上。

        怕惹麻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凌夜天生无命魂,即便现在是人,也是一个另类……很难说道释儒三教之中的高人,没有正气凛然的高人知道后跳出来,说一句“尘归尘土归土”,然后捍卫天地正道,将他这个十多年前,就该从人世间离开的另类抹掉。

        凌夜很怕死,所以很怕麻烦。

        询问延伸和尚关于山河社稷图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是想打探一下,华夏的道释儒三教,有着那些高人。

        延伸和尚并不了解凌夜的想法,却认为凌夜既知道山河社稷图,又是道门之中的青年才俊,当是同路之人。

        既然选择了要合作,就该当推心置腹……

        延伸和尚知道山河社稷图遗落在华夏,是一个偶然……

        当时,延伸和尚还在江省佛学院读书,还是世俗之人。

        大概是与佛有缘,延伸和尚对于佛学院教授的内容,轻而易举就掌握了,多出来的时间,还背诵了大量的佛经,阅读了大量和佛门有关的典故。

        在佛学院的第二个年头,一则和佛门相关的典故,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那则典故说的是,大约在八、九十年前,江省吴越市有一个大富豪,是一个商业奇才,在短短二十年间,就从一文不名一跃成为吴越市当时最有钱的人……整个吴越市超过三分之一的商铺,都是他的。

        对于商人来说,做到这一步可谓是功成名就。

        不过,那个大商人有一个极大的遗憾,就是年近半百膝下却无一儿半女。

        他的妻子十分贤淑,四处张罗让他纳妾。可是他一心念着最初穷困潦倒时,妻子和他相濡以沫,死活不肯。

        虽然不肯纳妾,那个大商人却是带着妻子,四处慕名求医,甚至离开华夏远渡重洋。

        无奈,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说他们夫妇生殖系统没有任何问题。

        西医认为他们没有子嗣,很可能是内心焦虑的结果,嘱咐他们调整心情。

        至于中医,则是说不清楚原委,只能劝他们去看看道医,或者经常去道观寺庙烧烧香。

        华夏的各大寺庙道观,大商人夫妇俩几乎都进去过,那妇人的肚子,却依然没有半点动静。

        就在大商人认命颓废之际,他的一个商界朋友告诉他,江省境内一个不算大却有名的寺庙,住着一位奇人。

        那位奇人不知道年龄性别,见过他的人也都无法描述他的相貌特征,只是说他着一身黑袍。

        不过那人奇就奇在未卜先知,有人去寻访他,他不仅知道还清楚是为了什么事。

        若是寻访他的人,推开他禅房的门能见到他,必能心想事成,若是见不到,则事必不能成。

        曾经有人不信邪,整整三年每天不定时去推他禅房的门,却始终不得一见,然后便放言没有这个奇人,说如果有让他见到,他甘愿立即死去。

        说出那句话的当天,再去推门,便见到了一个身穿黑袍,双手合十端坐在蒲团之上的身影。

        结果可想而知,在听到那个奇人说了“何苦”两个字后,那个人当天回去之后便死了。

        大商人的朋友告诉大商人,与其四处奔波,不如去那个寺庙碰碰运气,至少求个心安。

        令大商人意外的是,当他们夫妇赶到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在山门便遇到了一个身穿黑袍,看相貌应该在八、九十岁的老妪。

        老妪告诉大商人,她便是他们夫妇要找的人,然后将他们夫妇,领到寒山寺后的一间禅房。

        大商人见此情景,内心对朋友的话将信将疑,试探着问:“大师……”

        才说了两个字,却听那老妪叹了口气,说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过,有时候命里有倒比没有要好很多……”

        大商人夫妇悟不透老妪话里的玄机,当即请老妪明言相告。

        老妪便说,她之所以出山门相迎,又以真面目示他们夫妇二人,皆因她幼年曾经得大商人照拂。

        大商人夫妇听到这句话,当时都是满脸惊讶……

        老妪,少说也有八十岁,可是他们二人尚是知天命之年,照拂幼年时的老妪,这话从何谈起?

        老妪告诉大商人,照拂她幼年之事,乃是大商人上上辈子的善行。

        上上辈子,大商人五十岁时收养了一个孤女,便是这个老妪,随后大商人活到七十三岁寿终。

        由于一辈子积德行善,大商人上辈子活到了八十四岁寿终正寝。

        这辈子依然转生为人,有五十三年寿元……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