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有凤临门 > 第八章 安排

第八章 安排

小说:有凤临门作者:L鹿鸣M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6-03 18:57:19
齐?吓了一大跳,脸上的笑意顿时敛了。

        她诚惶诚恐地跪下,心跳得格外慌。

        “你与他见过多少次了?”

        郑姨娘单刀直入,齐?听得浑身一震,脸色煞白起来。

        那个“他”是齐?的表哥,是二舅舅家的长子,在京中青年才俊中颇有名气。

        从前她与这位表哥并不相熟,幼时见过一面也早就浑忘了,中秋节时舅舅让表哥来送了月饼和节礼,重阳节时表哥又来送了新蟹,还带了两盆开得像碗口一样大的菊花送给她。

        她从来没见过菊花能开得这样硕大又娇艳,后来才知道这是他托人从平城买来的,因着路途遥远菊花又娇嫩,特意请专人护送,轻车慢马不知多少时日才送到京里。

        齐?深知自己犯了大错,心里慌乱,但却不觉得有一丝后悔。

        谁又能拒绝旁人对自己的好呢,谁又舍得呢?

        郑姨娘听着女儿娓娓道来个中细节,听得心惊肉跳。

        齐?连着好些日子每天都笑盈盈的,她原以为是小女儿家天性使然,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的隐情。

        “那你的心思是怎样的,只是因为皓成对你好才觉得亲近吗?”

        母亲突如其来的问让齐?有些错愕。

        她愣愣地点点头,看到母亲的脸色有所缓和,她在心里松了一口气,却又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情绪从心底泛出来。

        炉火熊熊,将整个屋子烘得暖如三月,她觉得胸口有些憋闷。

        郑姨娘见过女儿之后,还是觉得不稳妥,就给自家二哥写了一封家书,佯装无意地在其中问了一句侄儿的婚事。

        郑二老爷很快就回了信来,说家里正在为长子相看亲事,看中的两户一个是式微的读书人家之女,小姐知书达理温柔可人;另一个同样是商贾,但家中男子刻苦工读,来日不可说,小姐精明能干,也是上佳人选。

        夫妻两人正在家里拿不准主意,儿子在外奔波一直推脱无瑕抽身回家,正好郑姨娘问起来,郑家二老爷就过问了一下她的意思。

        郑姨娘心中顿时不是滋味起来。

        郑昀早已长成人,也在外面奔波了许多年,他年轻又聪明能干,如今也算是个才俊。而齐?不过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男女七岁不同席,这样的道理他分明清楚却又为何装着糊涂跟齐?纠扯不清?

        家中议亲,他难道不知情吗?

        依着她的打算,齐?是庶女,虽然嫁不了高门大户的嫡子为妻,也可当庶子的正室。只要门楣够好,再挑一个能干的庶子,日后若是有能耐分了家,采办田宅当家做主,与那嫡子正妻又有什么分别?

        商贾家确实家里丰厚吃穿不愁,但败在有财无势,家中无几分底蕴总是抬不起头来的,否则大哥家的两个儿子也不会都娶的是读书人家的姑娘;精明如二哥家,议了亲,也是中意读书人家的小姐,不愿去计较妆奁多少。

        无论怎么看,齐?和郑昀都没有可能,也不应该有什么干系。

        郑昀在外漂泊看惯莺莺燕燕,被齐?的天真烂漫吸引也不足为奇。

        齐?自小长在闺阁之中,几乎没与男子有过什么交集,如今她也到了说亲事的年纪,确实也不好再关在府里了,多出去走动一下见见世面,兴许对郑昀也就看不上眼了。

        等齐?许了人家,郑昀娶了娇妻,眼下的事也就烟消云散无人知晓了。

        郑姨娘选了个时机,在齐大老爷面前提了让小姐们多出门走动的事。

        齐大老爷素来不管内院的事,那几年他外放回不来,根本无限顾及府中杂事,全权由孙姨娘操持,虽然生出一些波折倒也还算稳妥。

        只是几个女儿教养的不甚合他的心意,温顺有余,却又过于谨小慎微些,失了大家之气。

        他不由叹了口气,又想起楚氏来。

        所谓贤妻,是内能主持家事、教养子女,外懂人情世故,善于交往。精于人事的,为丈夫谋仕途也不是不能。楚氏一年连门都出不了几次,见自家人都不自在,更不用说与那些夫人们结交了。

        几位姨娘虽然精明,但毕竟身份上差着……

        “不如让齐宸出面,她是嫡女又年级尚小,就算有什么纰漏也无伤大雅,况且姐姐们还可以加持一把。”

        齐宸?

        齐大老爷不由想起那双通透如星的眼睛。

        “那就让齐宸历练历练吧,等过年开了春,让柳大娘好好教导一下齐宸怎样写信回帖。再去请个懂礼仪的,给几位小姐规整一下礼仪规矩。”

        郑姨娘心中大喜。

        她还以为大老爷会觉得齐宸年幼不堪大任,需她多费口舌,没想到这样容易就答应了。

        她回去就预备起来了。

        除了找人给小姐们教导礼仪规矩,还让人去绸布庄采办了一批布料,给几位小姐添置新衣。

        齐寰得了一匹豆青色和一匹枣红色的料子。

        孙姨娘看着生气:“裁制春装谁用这样暮气沉沉的颜色?把这两匹料子打哪来送回哪去,同她说我们院里还不缺这点东西!”

        送东西来的小厮急急把料子报下去,送回到郑氏那里。

        齐大老爷正在暖阁喝茶,小厮心惊胆战地把孙氏让带的话说了,郑姨娘默不作声,给大老爷添了杯茶。

        大老爷的眉头皱了一下,没有作声。

        郑姨娘道:“齐寰不喜欢,那就换两个颜色再送去罢。先前让各院派人来选料子,若不是她们院里迟迟不见人,也不至于拿旁人挑剩了的。”

        “她既然不缺,你就不必送了。”

        齐大老爷放下茶盏。

        郑氏忙站起身,吩咐下人将老爷的披风拿来。

        她将暖手炉递给齐大老爷,笑着道:“姐姐入冬以来就病者,身子不舒服难免脾性差了些。”

        “怕是心病吧。”

        齐大老爷抬步向外走,郑氏忙喊人打帘子。

        楚氏正忙着给齐宸缝制新衣。

        齐宸得了一匹湘妃色和一匹鹅黄色的缎子。都是十分娇嫩的颜色,用来做春裙再好不过。

        光有新衣不够,还得做几朵相称的绢花才是。

        她又赶紧让人打来箱笼,寻合适的料子做绢花。

        齐宸正在厢房的外厅里听大宝打探来的消息。

        “你是说,住在三门巷的楚之明大人同阜安门的楚家是一脉的?”

        “确实是一脉,三门巷的楚大人外放不过是前几年的事,回来便谋了通政司左通政的差事。”

        “他的夫人孩子还留在庐阳老家,这几日府里人进进出出的买办,似乎是要把家人接来了。”

        楚家在京中的大宅位于阜安门,楚之明却在三门巷买了个两进的小宅子,而且阜安门楚家的大老爷楚恪不是工部尚书吗,怎得楚之明外放回来却谋了个通政司的清淡官职?

        莫不是楚之明和楚恪私下关系不好?

        可大宝说,看见阜阳门的管事来三门巷送过节礼,两府的管事在门口攀谈,笑盈盈的样子不像是来往不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