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王康林语嫣 > 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爱莲说!

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爱莲说!

小说:王康林语嫣作者:天香瞳字数:0更新时间 : 2020-12-28 02:53:13
光是监察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关键还是环境,有良好的风气才能影响到每一个人。

        在王康看来,永远都是环境改变人,而不是人改变环境。

        为什么会存在同流合污的情况,这就是根本原因。

        所以王康成立了一个莲阁。

        莲在古代常被诗人文士浓墨重彩描绘,莲的气度,莲的风节,都被赞扬歌颂。

        成立的莲阁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表彰和认可,对入选官员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荣誉。

        当然这有严格的标准,为官清廉,刚正不阿,高风亮节,一心为民,脚踏实地等等品质。

        其实就是竖立榜样的力量。

        王康拔高莲阁规格地位。

        入选官员可有专人将之事迹著书立传。

        这就是一种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或是求财,或是求权,或是求名。

        但相比而言,名这一字更重。

        而且入选莲阁的官员,还有很优待的福利,不说大富大贵,至少衣食无忧!

        可谓是真正的名利双收。

        不过在这个前提下,是你真的能够达到条件,做出功绩,做出实业!

        王康提出这个想法,立即在朝堂引起轰动。

        莲阁,光是这个名字,就能知道寓意。

        谁敢说自己没有名传全国,流芳百世的想法?

        而这样就成了现实。

        更何况不止是名,还有利。

        那种优待,可是实实在在的。

        反响极好。

        王康就是用这种方式来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环境。

        设想提出,很快提上日程。

        开阁当日,王康召集百官朝臣,举行盛大仪式。

        并且还亲自提词。

        在众目睽睽之下,王康执笔书写。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随着王康的书写有人轻声念出,那目中的正色也是越来越浓。

        好词,好句。

        寓意深远。

        他们从来还不知道,陛下在诗词方面还有如此造诣。

        朝中不乏诗词文章优异者,此刻也是自愧不如……

        王康所选的爱莲说,可是托物言志的名篇,当然在一些字眼上,也做了修改,而适宜这个时代。

        又过了一会。

        王康收笔,一篇文章已经洋洋洒洒出现在众人眼前。

        谁都能看得明白,这是典型的托物言志。

        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面对一众人,王康沉声道:“相信你们每个人都明白文章涵义,这是朕的寄语,更是朕对你们的期许!”

        “希望你们能明白莲所蕴含的品质,便是你们为官的道德准则!”

        莲阁正式设立了。

        而因为王康的提词,更是让它存在的意义,更加丰满。

        王康也当众宣布入选莲阁的第一位官员。

        他便是前刑部尚书杜怀远。

        这代表的榜样,是名。

        所以不论在世,去世。

        杜怀远虽然已经死了,但他的精神永存。

        除他之外,还有工部左侍郎袁华藏,作为实权品级高官,他从未有过正常的官样,亲临一线,亲自干活刨地,在他的主持之下,种植大棚成功,并且带来丰富的收成,解决很多人的吃饭问题。

        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回报。

        在粮食产出之后,便流入户部,被大肆贪污,也是在这次大清洗中,他才得到平反正名。

        类似的官员还有几位,并不多,相比较起来,是凤毛麟角。

        但每个人都有让人信服的地方。

        王康设立了极高的门槛,若是人人入选,那莲阁的地位也就降低了,也就没有了存在感。

        他就是让官员们朝这个方向努力……

        莲阁的选拔不止是在京官,还会在地方展开,这就需要时间。

        总之,一经推出,便在京都引起轰动,爱莲说更是被流传开来!

        托物言志。

        不止是能表明官员行为品质,也能表明君子之道。

        一时间,爱莲说成为书生文客最喜爱文章。

        无意间,传扬了王康的声名。

        尤其是背后的含义,更是发人生省……

        大清洗之后,王康立即运用各种方法整顿吏治,之前那种不良风气,很快消失殆尽。

        人们真切的感觉到了变化,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为此,王康还专门设立了专业的检举渠道。

        若民众发现不公之事,可匿名写信,这些信件会呈送至御书房,由王康亲自审阅。

        民众就是监督人,就是阅卷人。

        官员高高在上的局面被打破,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要尽到该有的责任……

        这种种措施,无疑增加了王康的声名,他的威望达到了顶点!

        宜安区重新换了主官,相应的措施又开始执行,街道杂乱,流民无安置之所的情况不复存在……

        宜安,开始真正如它的名字一样!

        京都整顿结束,王康又开始了对地方上的整顿。

        已经到了年底,地方官员也要来京述职。

        正式设立了京察制度。

        所谓京察,即是对官员的一种考核制度。

        民生,经济,教育,治安等相关项目都在考核范围之内,这关系到官员的升迁。

        大量的督察官员派了出去,开始审查整顿。

        同时因之前贪官污吏影响的各种建设又提上了日程。

        为了加强京都与地方之间的联系,王康大肆设立驿站。

        其实这件事情,在新朝建立初期就已经开始了,至今为止已经取得极大成效。

        这也是加强京都对地方统治的一种措施,能保证朝廷政令,第一时间送达地方。

        同时,王康在京都制定的各种政策,也开始在地方上执行……

        至从王康回京,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太上乱世开始了,但也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新朝展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

        让所有的民众都感觉到了这是一个伟大的王朝。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

        开明二年也要结束了,又是一年岁日到来,临近年末,李清曼也终于回来了,跟她同时回来的,还有她的师傅宫秋,师公云霆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