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宋英侠全传.燕南飞高雪莹 > 第七百二十二章 接踵而至

第七百二十二章 接踵而至

小说:大宋英侠全传.燕南飞高雪莹作者:姜凤南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4-06 19:36:06
燕南飞感到言之有理,这才逐渐从痛苦之中走了出来。然而,新的痛苦、烦恼、愤怒、无奈,却接踵而至,让燕南飞和赵香云措手不及,悲伤不已。

        其一,李纲接任丞相之后,面对内忧外患,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殚精竭虑,重整朝纲,坚持抗战,反对议和。

        首先全面整顿军政。李纲根据军政腐败,赏罚不明,强文弱武等情况,颁布了新军制二十一条。提出要严惩张邦昌及其他为金兵效劳的宋朝官员,以儆效尤。

        宋高宗迫于李纲、杨时、张浚等人的压力,只好将张邦昌贬到潭州(今湖南长沙)。不久,宋高宗又下令:将张邦昌处死。之后,又将吴拜和莫俦斩杀,威震朝臣。

        然后,李纲让宗泽在开封整修防御设施,又力主设置河北招抚司和河东经制司,支持河北和河南军民的抗金斗争,推荐张所任河北招抚使。并建议在沿江、沿淮、沿河两岸,建置帅府,统一号令,增强兵力,实行纵深防御。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卓有成效。

        然而,李纲坚持抗战,反对议和的思想与做法,恰恰为坚持议和的宋高宗赵构以及汪伯彦、黄潜善所不容。多次密谋策划,要遏制李纲的权力。

        御史中丞颜岐,趁机火上浇油,说:“皇上,李纲为金人所恶,非常不利议和,不宜为相。”

        右谏议大夫范宗尹,也趁机弹劾李纲,说:“皇上,李纲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可以为相。”

        宋高宗不便立即罢免李纲,他思虑再三,以国力空虚,劳民伤财,恐激怒金人为由,将李纲调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即为左相。另外委任黄潜善接任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即为右相,从而牵制李纲,极大地削弱了他的权力。

        黄潜善上任之后,紧接罢免了张所,立即撤销河北招抚司,彻底破坏了李纲原来的抗金部署,并将朝政全部颠覆。使李纲的所有努力付之东流,功亏一篑。

        李纲主政仅仅七十七天,从而被迫辞去丞相之职,被贬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朝政大权完全落在黄潜善和汪伯彦的手中,从而断送了抗金的大好形势,真是可悲可叹。

        不久,李纲又受殿中侍御史张浚弹劾,被罢观文殿大学士,但仍保留其提举洞霄宫之职,被迫离开南京应天府,迁居鄂州(今湖北省)任职。

        其二,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他洒脱不拘,不畏强权,直言不讳,是著名的太学生运动领袖。

        陈东坚持不懈地与蔡京、高俅、童贯、王黼作斗争,在京城第一次被围之时,他发动群众游行示威,迫使宋钦宗释放了李纲和种师道,让他们官复原职,重新主持抗金工作,从而击退金军,解了京城之围,功不可没。

        陈东听说李纲被罢免,顿时勃然大怒,立即上书请求皇上留下李纲,罢免黄潜善和汪伯彦、颜岐、范宗尹。宋高宗没有答应陈东的要求,令他大为不满。

        恰在此时,平民欧阳澈上书建议改革政治,抵抗金人,誓死不做亡国奴,并斥责黄潜善、汪伯彦、颜岐、范宗尹,误国误民,应予严惩。

        欧阳澈的上书,更加激怒了黄潜善和汪伯彦、颜岐、范宗尹,他们以此为由,大做文章,急忙禀报宋高宗。

        黄潜善故意苦诉:“皇上,陈东和欧阳澈不思皇恩,暗中扇动民众闹事,如果不赶快杀掉他们,后果不堪设想啊。”

        宋高宗听后非常震怒,他思虑再三,立即下令让黄潜善和汪伯彦,秘密将陈东和欧阳澈在集市上杀害。

        唉,一代学生运动的杰出领袖,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陈东,魂归天国!他没有战死沙场,却死在自己人的手中,令人可惜和悲哀。

        其三,杨时见赵构昏庸无能,宠信黄潜善和汪伯彦、颜岐、范宗尹等投降派,深感失望。以年事已高为由,告老还乡,回到镛州(今福建)。

        宋高宗封杨时为朝请大夫和仍龙图阁直学士,并赐他官绢200疋和白银300两,颐养天年。

        杨时高风亮节,推辞不受,诚恳说道:“乞恩惠于八闽,山无米,地无租。”高宗准奏。

        杨时临走之时,心系朝政和国家安危,又上疏请求除掉茶、盐二法,并且极力劝说赵构,不可对金国割地求和。从而表现了一代贤臣,忧国忧民的高尚风范。1135年,杨时辞世,终年83岁。

        其四,岳飞得知李纲被罢相,迁居鄂州;太学生领袖陈东被杀;杨时告老还乡,感到十分失望和悲愤。当得知赵构要采取黄潜善和汪伯彦大举南迁的政策,欲退避到长安、襄阳、扬州、杭州,企图逃避战争时。他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再也按奈不住心中的愤怒,不顾自己官小职卑,立即披肝沥胆,冒死向宋高宗赵构上书,其书略云:岳飞书法拓片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黄潜善和汪伯彦没想到岳飞不知天高地厚,竟然锋芒毕露,直言不讳攻击他们,顿时勃然大怒,决定严惩不贷。于是,黄潜善和汪伯彦不但无视岳飞的赤胆忠心,反而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为由,将岳飞革除军职和军籍,立即逐出军营,以儆效尤。

        岳飞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片赤胆忠心,却得到如此不公正对待,不由深感失望,欲哭无泪。

        王贵、张显、汤怀、徐庆、牛皋愤愤不平,他们一怒之下,纷纷辞职,愿意终生追随岳飞,继续抗金救国,收复河山。

        岳飞壮志凌云,精忠报国。他虽然被革职了,但是誓死抗金的决心并没有动摇。于是,立即带领王贵、张显、汤怀、徐庆、牛皋渡河北上,投入声满河朔,正在多方招揽天下英才,坚持抗金的张所营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