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汉匈风云 > 第二章 危机四伏

第二章 危机四伏

小说:汉匈风云作者:江南思雨A字数:3080更新时间 : 2021-04-26 17:24:00
卫青在发火,在对麾下的将领发火,也难怪卫青要发火,本来这是接近神作的一次完美围歼,却还是非常意外地逃走了一支敌人,如果这是一支寻常的敌军也就罢了,对频临灭绝的匈奴来说或许根本起不了什么决定性作用,毕竟此时的匈奴早无还手之力,更成了一盘散沙。但现在逃走的人当中有乌稚那个匈奴世子,那情形就大不相同了,虽说伊稚斜已被汉军乱箭射死,但只要乌稚逃脱出去,他就可以继任单于,并聚拢匈奴各部,继续与大汉为敌,那么此次要灭亡匈奴的战略构想便彻底化为泡影。虽说经此打击,匈奴早已无力南下,但若假以时日,国力复苏,以汉匈水火不容的态势,强大以后的匈奴仍将是汉廷的心腹大患。

卫青那两道如刀片的光芒在众将脸上凶狠地划过:“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失着?你们知道放走乌稚的后果吗?只要乌稚逃出生天,本已成为散沙的匈奴很快又将变成一只有力的拳头,并仍将继续与我们大汉为敌,汉匈之间仍将永无宁日!李广呢,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没见到李广?”

众将却都噤若寒蝉,谁都不敢吱声。但就在这时,从帐外忽然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然后便见一个银发飘飘的老将走进帐中,来人正是卫青口中的李广。  只是李广进来时早摘下了自己的头盔拿在手里。

卫青的心头不禁拂过一丝不安,难道乌稚之所以能顺利突围出去就是因为李广?果不其然,李广一走进帐中,早躬身施礼:“大将军,末将前来请罪——”然后早哽咽着说不下去。

卫青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强压着怒火道:“是怎么回事?李将军你慢慢说与本帅。”

李广泣声道:“大将军,末将迷路了。”

卫青禁不住吃惊地看着李广,一脸惊疑地道:“李将军,你是说因为迷路,你没能率部参加会战吗?”

李广早惭愧地低下了头颅,道:“是。”

纵以卫青之能也绝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不由得呆卒在那里久久说不出话来,深感造化弄人。

当初进行军事布置时,卫青念及李广虽与匈奴征战一生,也常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称之为“飞将军”,不过李广却为声名所累,每次与之对敌,匈奴人总会抽出更多的兵力来对付李广,致使李广从没有取得像样的战绩,屡失封候的机会,以至许多年轻的将领反位居李广之上。

说句公道的话,这其实是对李广极不公允的,因为每次会战李广都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牵制了大量敌军,极大地支持了友军,也让胜利的天平更多的向汉方倾斜。卫青作为军事统帅当然知道李广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无奈刘彻从不去想战争的细节,也不去看战争的全局,总是单纯的论功封赏,也因此本是居功至伟的李广反而受了冷落。

每每看到苍老的李广还要向年轻的将领施礼,常让卫青心中感叹不已。也因此这次漠北决战,卫青才会有意偏袒李广让他深入敌后,担任最后  的封堵任务,本想让李广立一件奇功彻底改变刘彻对李广的印象,让其封候,了却老将军多年的夙愿。

卫青和李广虽属两代人,或许就因为两个人都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才更会相知相惜,虽说刘彻对李广不失偏见,可李广从无怨言,不过在李广那犹如铜铸般的表情下,卫青还是多少读懂了李广的心思,虽说他无需一个候爵的名号让自己变得尊贵,以至权势滔开。但李广太需要一个候爵的封号来肯定自己的才能了。  

没曾想老天会给他和李广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而当初的这一偏心,现在反而是害了李广!也给自己本可完胜的围歼计划留下了一个不小的败笔。只是军令如山,无论是什么原因,只要没能及时参战,那便是违抗军令,按律当斩!无论卫青心中有多么不舍,军纪就是军纪,可卫青却怎么也说不出那个斩字,犹豫再三,卫青还是狠了狠心,道:“来人,将李广收监,交由陛下处置。”

李广却摆了摆手,痛苦地道:“不用那般麻烦,老夫自知死罪难逃。”然后就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李广忽拨出腰间长剑迅捷地向自己的颈间抹去,一代名将就这样结束了他虽曾璀璨却又颇具争议的一生。

一见马儿突然向前跑去,赵君赶紧坐直身子,并扶好母亲可要她们母女就这样丢下赵实,这让赵君心中又如何舍得?只是无论赵君怎么叫唤那马儿就是不听她的,依旧向前疾驶,赵君虽知道勒紧马缰可强行让马儿停下,可她又怕那样如若马儿直立而起,又会摔下她的母亲,只好任由马儿向前跑去。

见赵君不住地吆喝马儿,想让马儿停下,回去寻找她的父亲,卫婉忽在女儿胸前叹息道:“君儿,既然是单于让你阿爸负责守护王庭,你阿爸又怎会丢下王庭和我们一起逃生呢?”

赵君却疾语道:“那也不能丢下阿爸!我已没有了阿爷和阿婆,也失去了两个哥哥,我不想再失去阿爸了!”

卫婉心碎地道:“君儿难道直到现在你还没明白你阿爸的苦心吗?他是不想见到我们娘儿俩受辱而死,到时候遍地都是大汉的士卒,你让你阿爸怎么护得了我们娘儿俩的周全?”

赵君却仍然大声道:“到时大不了一死,可即便要死,我们一家三口也要死在一起!”说着,便强行掉转马首,准备回去寻找她的阿爸,只是赵君却再也无法赶马往回走了,因为赵君忽看到这个世上最触目惊心并让她终生都无法难忘的场面。

刚刚还是空空荡荡的大街,现在早充满了逃难的人们,这些人携带着简单的包裹,都惊慌失措向自己所在的方向奔跑,在如此密集的人流中,不要说逆行而走了,那怕就是一根深埋到地下的木桩竖立在那儿,也会被人流冲击得站立不住而轰然倒下,并被人们狠狠地踩在脚下。

赵君不敢想象,如若不是阿爸当机立断,在人们还没涌进长街之际便果断地让她们娘儿俩骑着自己的战马逃生,只要稍眈搁一会,即便给她们娘儿俩一匹日行千里的神驹,在前面有这么多行人的情形下,只怕也要寸步难行。也就在赵君发怔的当口,那浩浩荡荡奔涌过来的人流眼看着就要冲到她们娘儿俩的跟前。

卫婉在女儿身前也看得心惊胆战,却也更能体会此刻的凶险,口中早惊呼道:“君儿,赶快掉头离开这儿!”

母亲的惊呼终让赵君彻底地清醒过来,当即拽紧马缰再次让马掉过身来,虽然心中依旧不舍,但也只能一夹身下的马儿,让马儿向北疾驶,赶紧与后面的人流拉开一段距离,虽然心中依旧很担心她的阿爸,却也明白此时已容不得她有任何任性了,也终于明白也许母亲是对的,既然单于临走时已将王庭托付给了她的阿爸,阿爸便已没有了退路,他的命运便已与王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荣辱与共,同生共死。赵君心中不由得暗叹一声,任由马儿向前跑去。

只是刚才那触目惊心的场景,却怎么也不能在赵君的眼前退去,如此在荒野中奔跑,一旦汉军追上还不是任由屠宰?一想到了这层,赵君忽制止了身下的马儿立在一处高地。

卫婉忙不解地道:“君儿怎么了?为什么不走了?”赵君叹息道:“阿母,我们等乡亲们一会。”

卫婉却心有余悸地道:“可是君儿,汉人马上就要追过来了。”

赵君却镇静地道:“我知道,可这些乡亲们如此逃法,一旦汉人追来,还不是仍要成为汉人的刀下之鬼?”

卫婉回身望着身后那些逃难的人们,眼中也顿时流露出忧虑的神色。焦急地道:“君儿,那你说该如何救这些乡亲?”

也就在这时,已有七八个乡亲跑到她们母女跟前。赵君早疾呼道:“乡亲们,赶快往山里跑,汉人骑马,进山不易,乡亲们,赶快往山里跑,汉人都骑着马儿,进山不易。”

众人一听到赵君的呼喊,这才猛然清醒过来,刚才只顾着奔跑,都把那些军候吩咐的话忘记了,真是昏了头了,当即折身往大山的方向奔跑,后面的人一见当即也都往大山的方向跑去。

人类一向都有从众的心理,尤其在此生死存亡的时候,更不会停下认真思考,一见前面的人都在往山里奔跑,后面的人当即也跟着往山里跑,赵君一见眼中禁不住露出欣慰的神色。

但就在这时,赵君也看到了人群后面那高高举起的战刀,也看到了在战刀落下之后,那些手无寸铁的匈奴百性在一茬又一茬地倒下,赵君眼喷怒火,目眦欲裂,恨不能拍马上前与大汉骑兵战在一起。然后便听到了母亲的惊呼:“君儿,快走,汉人追来了!”

想起阿爸的嘱咐,赵君不禁叹息一声,再次让马儿向前跑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